冷风淡雨迎清明,未到坟前泪滢滢;遥想当年伤心事,满腔愁绪步难行。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它曾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怀土之情,已成为千古绝唱。在这个既断魂又值得回忆、怀念的日子里,我的思绪又一次在这浩瀚的时空中遨游……
清明节扫墓。千百年来,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本来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带着世俗常有的心态到墓地缅怀先辈,尽一份孝心。蓦然间,一阵寒风把我的思绪曳回现实,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令我眼花缭乱,不堪深思。因为它会让你触目惊心,顿生人生如梦的虚幻感、失落感。
常言道:父子是骨肉,兄弟如手足。对于还生活在这个世上的父母都不肯扶养;对于同在这个本已冷漠世间的同胞兄弟,都不能相亲相爱,相互照顾。你想,一个连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爱;一个连有手足之情的同胞都不顾及的人,会对逝去已久的先人怀有感恩之意,这岂不是值得我们怀疑?这一切皆流于一种世俗的形式,你看:平时争执不已、勾心斗角,相互讥视的同宗兄弟,却摆着一副悲天悯人之脸,在那里大演“满堂和睦、相亲相爱”之戏,大唱“团结就是力量”之歌。这除了让先辈灵魂在天不得安宁,令旁观的人作呕外,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此怪现象分析,我想不外两种心态:其一,是世俗所趋,随大流,人云亦云。其二,是高官厚禄,怀着衣锦还乡、荣宗耀祖之心,利用这个机会到生他养他的地方风光风光,让人们深刻地理解“非昔日吴下之阿蒙”这个成语,还有“士别三天,应刮目相看,”这个典故。而从现代人喜欢攀比的心理来看,怀着第二种心态回乡祭祖的人居多。
作为一个穷困不堪、落拓半生的我,又何必去揍这种热闹,到那种地方自我寒酸、丢人现眼呢?这并不是我没有缅怀之意,而是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节日所蕴藏的内涵。我们应该把对逝者的缅怀之心,转化成对活者的敬爱之意,对活着的长辈存有敬爱之心才是最重要的。节日的含义就是告诉我们要做到:“还将缅怀情,怜惜眼前人。”就是对生者要常怀感恩、报恩之心。而对于远去的先辈,我们只要在灵魂的深处有一种烙印,在记忆的深处有种难以言说的思念情结足矣!
如今社会上却出现一种缕见不鲜怪现象:父母在生之日,多兄弟的他们是多么的仁让,把扶养父母的权利礼让。最后结果是三个兄弟的家庭,父母每逢大月必有一天得念弘一大师修炼的律宗。更怪现象的是这样一毛不拔之家庭,在其父母百年之际,却大花其财,把出殡的场面搞得轰轰烈烈。大发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感慨。那一副假猩猩之面具,真令人深恶痛绝。
父母在生之日,百般苛刻,死后却大花其财。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挖掘其内涵,捕捉其中精要、深刻的灵光,把它编成乡土教材,通过各种宣传,深入民心。不要把作为一种传统的、记念性节日的缅怀变成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天上先祖更断肠;当年传世因相爱,却教子孙悠怨长”。
-全文完-
▷ 进入地狱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