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温岭又发生了一起杀伤医生的恶性事件,引起了全国性舆论的轩然大波。许多有识之士和无知之人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医者仁术”这是古人说的,“救死扶伤”“白衣天使”,这是现代人说的,可为什么眼下的医患关系扭曲到这种程度?执刀杀人的凶手可能只是个例,但旁观者的议论却暴露出了我们社会的严重疾病。
“医生的态度不好,就该被捅!”这是一个老奶奶围观当场时说的话。
“现在的医院就知道赚钱,肯定是医生把人家逼得没有办法,人家才会杀人。”这是另一个人说。
“杀死一个医生,下次来看病,服务态度肯定就好了.。”这是一个患者说的。
事发后,类似这样的叫好声在网络上也不鲜见。据说,2012年3月哈尔滨杀医案发生后,网上调查的结果是65%的网民对医生被杀表示高兴。
我不是医生,我却常常去看医生,我有时也生某个医院和个别医生的气,譬如,我不过是感冒发烧(自己也知道的),他们给我开药前却一定要先开上一大摞化验单,让我花足了钱;有的甚至公开问我“身上带了多少钱?”那意思是钱多开贵药,钱少开便宜药。遇到这样情况,我不过在心里骂一句,然后摇摇头。但看到前边所引述的那些冷眼旁观人的话,我不寒而栗了——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社会显然是有病了。
这社会的病,是现行医疗体制造成的。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或者干脆说失败)造成的;利益的机制没能得到有效的理顺。政府倒是投入了一部分钱,什么这保那保,希望能减轻百姓就医的负担,同时却继续把医疗机构推向了商业化、企业化,自谋生路,自负盈亏;医院自己去赚钱,去建房扩大,去购置升级的设备。医院的钱,只能向患者要。医院与医院之间也有个竞争的问题,既然要竞争要发展,便只好向属下的科室层层规定利润指标,完不成指标就没奖金;再加上药商的搅混水,所谓“医药代表”的腐败剂腐蚀剂无孔不入,于是重复的多余的检查,高价值的药方便成了惯例。患者喊“就医难”,医生也喊“没法干”!就拿诟病不断地“医药代表”来说,你要抵制他不理他吗?那你就进不了有效的好药,没好药患者就不再信任你,从医生到医院就降低了声誉,就立不住脚不景气,有名堂的医生或许会跳槽或者走穴,医院越发没了“客户”。
反之,医院一心赚钱,医生热衷于开大方贵方子,又加重了患者的负担;而且培养起一个观念:患者和医者,不过是金钱的交易;我花了钱,你就得给我治好病;你治不好我的病,白赚了我的钱,你就得付出代价。
——一个恶性的循环!
一个在医院工作了解内情的人对我说:
“很多器械、药品出厂价并不贵,用到病人身上价格却很高,其实大部分被中间商挣去了,医院是冤大头。举个例子,进口心脏支架,到岸价760美元,约合人民币6000稍多,但用到病人身上却是2万元,病人及全社会骂谁?当然骂医生。实际上呢,中间商批发给医院要19600元,医院只挣800元,然后哪个医生收进病人就给200元。
“有时,做这类手术的医院技术条件不够,就得外请专家,外请专家也是要付出高额费用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得患者买单。”
一个层层加码的链条,挨宰的是患者,挨骂挨刀的是医生!
血案发生了,不止这一起。于是,加强医院安保的主张出现了。据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曾经已发了一个“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提出除了实现警医联动以外,还要医院配备一定数量的保卫人员,要求医疗机构按照不低于在岗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的千分之3的标准配备的安保措施。这真是个聪明的好办法!不知再下去,是不是所有的门诊室、病房都需要配上门岗?医生每人是否要配上保镖?那样,大概温岭式的血案就不会发生了,但那保安的成本,大概还是得由患者承担。
治病讲究治标和治本,不知这“指导意见”是治标啊还是治本,即使治标吧,能治得了吗?
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那才是本!
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医改,全社会在翘盼。
-全文完-
▷ 进入江楼望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