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一时瑜亮天龙飞天

发表于-2013年10月19日 下午5:47评论-8条

——闲话三国(8)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真的好伤心!

当然,我不是因为自己而伤心,也不是因为他人而伤心,而是因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伤心。某些人为了团体结社,而盲目的效仿“桃园三结义”的一己私义,以致结局互相残杀,兔死狗烹;某些人为了维护反动的封建正统,却不惜肆意歪曲作品的本意,以致混淆视听,流毒千年。我总是在想,某些人可不可以,放下自己的一己私利,从作品的原意出发,从作者的本意出发,去切切实实的理解一部旷世经典;对于一部传世作品,可不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己私心去研究,而切切实实的从原著的观点,从学术的观点去研究。

提起周瑜,在现实生活中,好像早已,成了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代名词。理由好像也很明确:“因为《三国演义》塑造的周瑜,明明就是一个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形象,而《三国演义》一经问世,一路畅销,以《三国演义》为剧本的三国戏又层出不穷,几乎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演三国的程度,如此深入人心的作品,有谁不知道周瑜是什么人!如果有人,以为扭曲了周瑜,那不归罪于《三国演义》,又能归罪于谁?”

后来也有些历史学家,大概不满意《三国演义》塑造的周瑜形象,用“史实说话”,说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实际上是一位有才华、有度量、长得帅、品质又很好的人。对于历史学家替周瑜的翻案,我打心眼里表示感激。好意诚然是可贵的,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历史学家的枯燥解说似乎不大感兴趣,总不像文学那样深入人心,少数历史学家的努力,好像并不能扭转嫉贤妒能的历史潮流。

对于文学作品本身而言,为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其主旨,做到“知人论世”,考证考证作者的出身背景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某些人挖空心思的找线索,寻资料,掘历史,不惜捕风捉影,穿凿附会,非得钩沉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形方可安心,且美其名曰“原形探秘”。有些人甚至还不甘心,认为文学形象就是影射了生活中的谁谁谁,不把二者之间坐实,不把二者之间划等号,那如何能证明文学作品源于生活,然后才能高于生活?

当然了,以某些人的逻辑看来,文学中的曹操=历史上的曹操,这样的“文学曹操”才更具说服力,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上的曹操是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的大活人,是一个有血有肉,能说话,会办事,有感情的真人,而一旦文学中的曹操=历史上的曹操,这样的“文学曹操”才叫做有血有肉的人,才叫做有感情的真人,这远比某些文学家瞎编乱造甚至鼓吹自己为虚构的更具说服力,这哪里是影射,这简直就是事实,“用事实说话”难道还不比你“瞎编虚构”更具说服力的多?你看数学公式2=2多么稳当,非要虚构一个2=3的公式,是谁看了都别扭。

对于某些历史学家的“用事实说话”,我以为还可以商榷。以众所周知的鸿门宴为例,其中有一个已经被约定俗成的成语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迁把原文写的相当精彩,可是项庄怎么舞剑?司马迁又不在场,司马迁看到了吗?司马迁又不是项庄本人,项庄舞剑其意在不在沛公,司马迁怎么知道?看来,即使历史,也难逃“瞎编虚构”的嫌疑。

对于历史学家探究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我很尊重。但是阅读文学作品,不能以“史实”为依据,坐实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更不能以“史实”为依据,来否定或歪曲文学形象。文学以形象思维为基础,文学的创作靠意象,人、事、景、物都是意象,意象虽然源于现实生活,但是,一经作者构思,加工创作,便成了艺术形象,不再是“生活中的原形”。因此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必须以文本为基础,从“艺术形象”出发来解读作品,来揭示生活的本质与规律。万万不能把“艺术形象”等同于生活中的原形,肆意的捕风捉影,暗示某个具体的人,影射某个具体的人。艺术中,孙悟空能够七十二变,生活中谁能?

对于很多人,其中不乏历来研究《三国演义》的大专家,把周瑜这个艺术形象,解释为一个“嫉贤妒能、心胸狭窄” 的人。我确实感觉很伤心,且非常很痛心。有时候,我甚至以为,到底是不是某些专家故意误导大众。要扭曲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你也要扭曲的有理有据,何以某些自以为资深的研究专家,惟独对周瑜的形象却一直“执迷不悟”。因此,我真的很怀疑某些人读书,是不是在用心去读。

我记得在学校时,老师们曾一再苦口婆心的劝告我们说,读书要精读,细读,要理解文本的意思,不要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只求一知半解。当然不要把我这里的读书误解为看报纸,听新闻式的获取信息。我这里讲的读书是指“研究书本”。可是,据我看来,某些人对《三国演义》的周瑜形象确实一知半解。为了还《三国演义》以公正,为了还周瑜以清白,我今天就只从《三国演义》的文本出发,来告诉我亲爱的朋友们,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艺术形象。

在前面几篇“闲话”里,我曾一再强调,诸葛亮是作者所倾心塑造的一号主角,诸葛亮的观点态度最能代表罗贯中的真实意图。因此要想知道罗贯中究竟把周瑜“塑造”为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我们可以从诸葛亮的角度出发。

我们先把周瑜和诸葛亮比较一下。

一,诸葛亮精通古曲,如他爱好《梁父吟》,周瑜也精通古曲,周瑜素以“曲有误周郎顾” 而闻名天下,看来两人的音律水平不相上下,两人在音律方面不愧为一对“乐府双壁”,是切切实实的知音。

二,两人政治与军事才华本在伯仲之间,要说诸葛亮比周瑜“高”,恐怕也就是在军政才华比周瑜稍高一筹,但两人的人品绝对是等量齐观的。以罗贯中的设想,要把诸葛亮倾心打造为“男一号”,因此,诸葛亮总得有“高于”周瑜的方面,那么,在军政才华方面只好委屈周都督了,因此我们会看到,在赤壁之战期间,周瑜所定的计策屡屡被诸葛亮识破,赤壁之战后,周瑜也一再败于诸葛亮之手。不过赤壁之战后,周瑜屡屡败给诸葛亮,也有客观原因,我在后文再分析。但是,在人品方面,罗贯中绝对没有因为诸葛亮而贬低周瑜,而是让两人的光辉人品互相映衬,这一点我也在后文分析。

三,两人的理想相同,也就是“治国平天下”。我在前面《三才之道》与《何为正统?》两个篇目里,曾详细探讨过《三国演义》的主旨,我得出的结论是:《三国演义》表达了“为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这一主旨也是与罗贯中的英雄主义的历史观,以及儒家宣扬的建功立业、展现人之为人的价值观相统一的。这一主旨不仅在诸葛亮身上得到集中体现,同时在其他主要人物的身上也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郭嘉,荀彧,程昱,庞统,刘备,孙权,曹操,赵云,马超,关羽,张飞,周泰,丁奉,张辽,张颌,徐晃,司马懿,姜维,钟会,邓艾等等。我以为罗贯中的设想,是把诸葛亮打造为“男一号”,而把周瑜打造为“男二号”,从“外治内修”两方面综合考虑,除了周瑜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其他人物在不同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

先说诸葛亮。诸葛亮治理蜀国的历史事件,可谓家喻户晓。诸葛亮六出祁山,出师北伐,在其最初呈给刘禅的(前)《出师表》里说的明白:“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当然“兴复汉室”只是政治上的口号而已,只是政治手段而已。连鲁肃都能看清“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的天下形势,诸葛亮岂能看不清?其目的还是要“定中原,平天下”。而诸葛亮为了“治国平天下”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什么精神?这正是一种:为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自强不息的英雄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好体现在周瑜身上。

周瑜为了孙氏基业,为了平定天下,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孙策平定江南的过程中,周瑜鞍前马后,可谓战功赫赫。小说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一回中,周瑜刚场时,与孙策曾有一段“龙虎风云会”:{(以下中括号的文字为毛宗岗的评语)。(孙策)行至历阳,见一军到。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见了孙策,下马便拜。策视其人,乃庐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孙策是小霸王,此人亦小范增也。】原来孙坚讨董卓之时,移家舒城。瑜与孙策同年,交情甚密,因结为昆仲。策长瑜两月,瑜以兄事策。瑜叔周尚为丹阳太守,今往省亲,【不但同年,亦且同志。】到此与策相遇。策见瑜大喜,诉以衷情。瑜曰:“某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策喜曰:“吾得公瑾,大事谐矣!”便令与朱治、吕范等相见。瑜谓策曰:“吾兄欲济大事,亦知江东有二张乎?”【一人荐出二人。能成大事者,必能得士;能助人成大事者,必能荐贤。】策曰:“何为二张?”瑜曰:“一人乃彭城张昭,字子布;一人乃广陵张纮,字子纲。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吾兄何不聘之?”策喜,即便令人赍礼往聘,俱辞不至。【有身份。若呼之即至者,周瑜亦不荐之矣。】策乃亲到其家,与语大悦,力聘之,二人许允。策遂拜张昭为长史兼抚军中郎将,张纮为参谋、正议校尉,商议攻击刘繇。} 周瑜与孙策原本就是“铁哥们”,且“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这里的“共图大事”指的是先平定江南,再图天下。接着周瑜又为孙策推举“江东二张”,招贤纳士。为了表彰周瑜的功绩,孙策封周瑜为建威中郎将,并赐给周瑜最为丰厚的待遇,“吴中皆呼之为周郎”。孙策临终之前,曾托孤孙权给周瑜、张昭,说“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周瑜“闻策已亡,星夜来奔丧。”顿首曰:“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接着周瑜又向孙权举荐鲁肃,并亲自请鲁肃辅佐孙权。周瑜为了孙氏基业,为了平定天下,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赤壁之战一开始,孙权犹豫不决,也正是周瑜代表主战派,安定了孙权力主抗曹的决心,且看他怎么说:“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余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奈何降贼耶?且操今此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蒿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屯夏口,为将军破之!”周瑜为孙权详细的分析了当时的局势,首先“长自己志气”,认为,就凭“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余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的优势,正是“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的大好时机,怎么能够向“贼”屈膝投降呢!这无疑是先给孙权吃个“定心丸”。周瑜称曹操为“汉贼”,意味着,曹操此次南征在战争性质上属于“侵略战”,而我们为了保卫江东万千生灵,属于“正义的保卫战”,义不容辞。“横行天下”即平定天下,我们“江东自开国以来,今历三世”,所奋斗的理想不就是平定天下吗!怎么能够一旦废弃我们千辛万苦挣来的“三世基业”呢!显然,“治国平天下”是周瑜一贯的理想,且胸有成竹,信念坚定,趁着孙权犹豫不决,趁着内部战和不定,正好可以把“人间正道”摆给大家听听,以“稳定军心”。接下来,周瑜又灭曹操威风,认为曹操此次南征,多犯兵家大忌,一者,曹操有马腾、韩遂为其后患,大后方兵戈不断,曹操岂能安心。且曹操又疲于征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二者,曹军不熟水战,与深谙水站的江南水军相抗衡,根本讨不到什么便宜!三者,时值隆冬季节,曹军兵缺寒衣,马缺草料,军需物资供给不足,与战不利。四者,曹军不服水土,必然多生疾病,届时曹操军中瘟疫盛行,不战自退。曹操如此多犯兵家大忌,表面上号称百万之众,实际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纸老虎”,根本不足畏惧。一席话慷慨陈词,令孙权精神抖擞,当即表示“孤与老贼,誓不两立!”,且拔剑砍掉案角,封周为大都督,以表示抗曹的决心。此后周瑜与诸葛亮两人,通过“群英会,草船借箭,黄盖诈降,阚泽献书,火烧赤壁”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话剧”,联袂主演的一场曹操并非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确立了“天下三分”的政治格局。

四,两人为了“治国平天下”理想,所实施的策略也相同,也就是“先取荆州,再取西川,然后平天下”,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在诸葛亮看来:“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意思再明显不过,不能与曹操争锋,孙权可用为援而不可图,那么,诸葛亮要想帮助刘备“成帝业,平天下”,只能先取荆州,再取西川,采取“西进路线”,至于能不能“平天下”,那是最高理想了,可能他诸葛亮终其一生是看不到了,但是“天下三分”确是诸葛亮确确实实亲身经历的事实,《出师表》开头就讲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及存亡之秋也”。在周瑜看来:“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 不能与曹操争锋,周瑜心里当然清楚,而刘备力量薄弱,却野心勃勃,实在像寄寓于身边的猛虎,养虎终成患,岂能让他不断的发展壮大,必须把他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方能解除后患。而孙权曾采纳鲁肃的建议:“昔汉高祖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可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 鲁肃的这一建议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早,看来鲁肃的见识可以与诸葛亮平分秋色。当时荆州为刘表所据,所以鲁肃说“进伐刘表”,意即取荆州,鲁肃与诸葛亮都以“(汉)高祖之业”为喻,那意思,必须取西川再“图天下”,这就是鲁肃给孙权建议的“先取荆州,再取西川,然后平天下”的“西进路线”,也成了东吴的的“国策”和奋斗目标。周瑜本来就一心想剿除刘备,对这一国策岂能不在思想上相当共鸣?以周瑜的才气,我甚至以为,周瑜早就看出了天下大势,只是他表面上没说而已。赤壁之战后,周瑜打了荆州,又打西川,可谓坚定不移的奉行“西进路线”。由以上看来,在推行“西进路线”方面,周瑜与诸葛亮的想法确实是完全相同的。两人又是两大势力集团起中流砥柱的人物,政治上的“嗅觉”、敏感性、警惕性远远超乎常人。两个人凑在一块,彼此的想法岂能不心知肚明?

了解过两人的基本情况之后,问题就好解决了。

我们先看“三气周瑜”的故事。

周瑜气诸葛亮吗?气,是当然气。但绝不是因为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我们看,周瑜每次“生气”后所说的话,都是从东吴的大事着想,和嫉贤妒能根本无关。试想,处于两个利益集团的人,又不在一起共事,谈得上嫉贤妒能吗?周恩来比基辛格才华高又贤能,难不成基辛格气的吃不下饭,恨得咬牙切齿?倘若周瑜真的嫉贤妒能的话,他当初断然不会派诸葛瑾,劝说诸葛亮归顺东吴,且看他怎么说:“令弟孔明有王佐之才,如何屈身事刘备?今幸至江东,欲烦先生不惜齿牙余论,使令弟弃刘备而事东吴,则主公既得良辅,而先生兄弟又得相见,岂不美哉?先生幸即一行”。大家仔细想想,他若是本来就嫉贤妒能的话,怎么可能又请个能力高于自己的,一起共事,是你,你会这么做吗?而这个例子也正好说明了,周瑜宽宏大量,志向高远,只要能为国出力的,并不在乎与能力高于自己的,一起共事。程普以年少欺周瑜,而周瑜却不与之计较,也可佐证。周瑜确实宽宏大量。

周瑜之所以请诸葛亮,是因为两人志同道合,是知音,他看出诸葛亮是“王佐之才”的人物,希望与诸葛亮联手,一起平定天下。可是诸葛亮有自己的打算,诸葛亮既然已经选择了刘备,有感于刘备的三顾之恩,在那个年代,以他这样的人物,怎好半途失节。当然,也可能东吴人才济济,诸葛亮自觉在那里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彻底的重用,也有可能诸葛亮认为刘备才是自己心目中的有道明君,只有刘备才能让自己施展抱负,但不管怎么说,既然今生认定了他,就海角天涯跟着他。

而周瑜之所以气诸葛亮,也正是因为两人志同道合,是知音。两人的理想相同,那就是“治国平天下”,并且,两人所定的策略也相同,就是“先取荆州,再取西川,然后平天下”。因为刘备一直无立锥之地,所以赤壁之战后,趁着曹操元气尚未恢复之际,诸葛亮急需取荆州,然后定西川,而这正是周瑜担心害怕的地方。诸葛亮生怕周瑜取了荆州后自己进退失据,周瑜生怕诸葛亮取了荆州后迅速壮大,养虎为患。所以当周瑜一旦要打荆州与西川的主意时,诸葛亮第一个就要站出来,百般破坏周瑜的计划,大家想想,一个百般破坏自己好事的人,是谁谁不气?上文讲到,两人是两大势力集团起中流砥柱的人物,政治上的“嗅觉”、敏感性、警惕性远远超乎常人。两个人凑在一块,彼此的想法(推行西进路线)相互之间心知肚明。因此,周瑜邀请诸葛亮归顺东吴,一方面,周瑜确实欣赏诸葛亮,希望与诸葛亮联手,一起平定天下,一方面也想把诸葛亮“圈在东吴”,以免他将来破坏自己的好事。可是诸葛亮偏偏不能答应周瑜的邀请,这样一来,周瑜岂不要先下手为强,早早对诸葛亮下手,所以还在赤壁之战时,很多人以为,周瑜不顾“孙刘联盟”老是“暗害”诸葛亮,好像不顾全大局,就铁定以为周瑜心胸狭窄。很多人认为周瑜心胸狭窄,是因为一贯站在刘备的立场上考虑事情,是因为“孙刘联盟”对刘备集团特别重要,倘若不施行“孙刘联盟”,刘备集团必然全军覆没,那一颗心全部向着刘备说话去了。其实从东吴方面来说,以刘备当时的实力,“联刘”的重要性根本没有那么强烈,甚至认为根本不值得“联刘”。 特别对于周瑜来讲,江东子弟多才俊,地盘广袤,又有长江天险,而曹操率兵南征多犯兵家之大忌,周瑜也都看到了,以当时东吴的实力,周瑜自觉稳操胜券,成竹在胸,把曹操都不当回事,就刘备的那一小盘力量,周瑜哪会把“孙刘联盟”放在心上。周瑜不怕曹操南征,就怕刘备养大,而诸葛亮又是刘备集团积极推行“西进路线”的人物,所以周瑜邀请诸葛亮不成,肯定会对诸葛亮每每暗下杀手,岂能等到刘备集团有喘息的机会时,坐看诸葛亮破坏自己的好事?

诸葛亮当然明白周瑜为什么会“暗杀”自己,一个将来可能会竭力破坏人家好事的人,自己心里怎么会不清楚。但是,将来的事,现在毕竟不好说,再说,推行“西进路线”又属于两家的政治机密,即使两人心知肚明,也绝不会在口头上说出来。因此周瑜要“暗杀” 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借故向人说:“恐公瑾心怀妒忌,又要寻事害亮。”从而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机。这不是诸葛亮的真心话,只是诸葛亮掩饰心机的政治套语而已。可是,居然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拾个话头当话柄,不分青红皂白,一口咬定周瑜就是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小人。说句良心话,我真的很“佩服”某些专家的读书本领,不仅能够误读书本,歪曲事实,而且还能混淆视听,遗毒千年。我真为《三国演义》感到伤心刺骨的悲哀。

赤壁之战后,表面上,周瑜进攻荆州屡屡败给诸葛亮,好像周瑜才华稍逊一筹,其实也有其客观的原因。

一者,赤壁之战后,三分天下的局势渐趋明朗,以周瑜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可能逆历史潮流而动?

二者,赤壁之战时,与曹操正面作战的,主要是东吴的兵力。周瑜派出火烧赤壁的水军,数量较少,而派往乌林,黄州,合淝,彝陵,汉阳等旱路的兵力较多。也就是说,在赤壁,虽然因为火烧曹操的主力而使周瑜的水军实力得以保存,但是,乌林,黄州,合淝,彝陵,汉阳等地,驻守的主要是曹操的后续援兵,而周瑜向这些地方大量派兵,势必互有损伤。可以说在正面战场,周瑜大量损兵折将是必然的。从曹操三笑,我们可以知道,那时曹操已经是穷途末路,而关,张,赵云所带之兵却是刘备的主力,曹操三笑时和关,张,赵云根本没怎么打过。因此赤壁一战孙权方面大量损兵折将,而刘备方面却基本上毫发无损。

三者,由于赤壁一战,曹操铁定以为败给东吴,所以战后,曹操几乎任刘备发展壮大,却多次兴兵东吴,以报赤壁之仇。在没有周瑜的帮助下,孙权几乎没有讨到任何便宜,这也给周瑜形成掣肘之痛。一面是孙权对抗曹操,一面是周瑜对抗诸葛亮,这样的两线作战,使得在战时本已损兵折将的东吴方面疲于奔命。

由上述可知,赤壁之战后,周瑜屡屡失利是有其客观原因的。而某些专家站在刘备的立场上不惜对周瑜冷嘲热讽,我实在不明白,某些专家居心何在。

其实罗贯中本人对周瑜的评价极高,也就是借诸葛亮前往东吴吊孝而对周瑜一生进行“定评”,这才是罗贯中本人对周瑜最为本心的态度,表达了罗贯中对英雄周瑜的爱慕与敬仰。而某些专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心为刘备挣“正统”而奴颜婢膝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甚至为了维护这种反动的“正统”地位,而恬不知耻的以研究三国的专家自居,把自己捧上研究三国的经典的神坛地位。为了毁灭某些专家不可战胜的神话,我就把诸葛亮吊孝的一段文字全部引述下来,然后详细解读,以期,还周瑜以清白,还《三国演义》以公正。

引文【孔明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读祭文曰: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民。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孔明祭毕,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

诸葛亮“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读祭文”,是因为两人是真正的知音,志同道合,惺惺相惜,英雄爱慕英雄,英雄敬仰英雄。在《三国演义》一书中,诸葛亮从来不曾为第二人“亲自奠酒,跪于地下”,诸葛亮从来不曾为第二个人“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的读祭文”,就连刘备去世,还没“享受”过诸葛亮的如此“待遇”,诸葛亮可是罗贯中的化身唉!诸葛亮对周瑜“亲自奠酒,跪于地下”,就相当于罗贯中对周瑜“亲自奠酒,跪于地下”,罗贯中对周瑜的态度还不够明显的吗?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一开始,诸葛亮就表达了对周瑜的无限惋惜之情,情辞恳切,催人泪下,痛彻心扉。

“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民。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这一段总述周瑜早年的经历。周瑜幼学向来是天下闻名的,况且自小就具备“仗义疏财,让舍以民”的品质,稍微年长一些就能具备定建霸业,割据江南的本事,再加上风度翩翩,气概非凡的气质以及万里鹏抟的志向,简直完美!

“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这一段极度赞美周瑜在赤壁一战的文韬武略,丰功伟业,想当年那个“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翩翩少年郎君犹在目前。雅量高致的意思是宽宏大量,志向高远,这是诸葛亮对周瑜的评价,也就是罗贯中对周瑜的评价。我实在想不明白,某些研究《三国演义》的专家是不是被屎粪蒙蔽了双眼,竟为了给刘备争取所谓的反动的“正统”,不惜昧着良心,歪曲罗贯中的本意,疯狗一样的,咬定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某些人自恃聪明,还把此归罪于《三国演义》,对《三国演义》指手画脚,自己没本事,应该把自己的手脚都剁掉,凭什么对人家随随便便就指手画脚。

“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这一段主要评价了周瑜万古流芳的英雄气概,以及一时瑜亮互为知音,诸葛亮表达了对周瑜仙逝的无比的伤心与哀痛之情。在整个一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从未向第二人表达“从此天下,更无知音”的惋惜与哀痛之情,这也说明,诸葛亮相当赏识周瑜,敬佩周瑜,可谓知己难求啊!

从诸葛亮这段祭文,也可看出罗贯中对周瑜的评价:勤奋好学,仗义疏财,风度翩翩,气概非凡,宽宏大量,志向高远,文韬武略,丰功伟业,万古流芳。这才是罗贯中对周瑜最为本心的评价,这才是罗贯中塑造周瑜的真实形象。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天龙飞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点墨岁月精华:理野
☆ 编辑点评 ☆
点墨岁月点评:

一时瑜亮,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玩味的成语典故!
孔明、公瑾,在罗氏《三国》里面,更像是两个正面人物在历史中的反面衬托,因为情节需要,以及当时所处的时代,大众不仅需要羽扇纶巾的帅才,更需要通宵天文的神仙;所以,与其说是神话诸葛,还不如说是“还原周瑜”,即使神话得过于虚幻,且还原得过于失真,我们往往都有内心自我的分寸。
作者对于《三国》的分析,史料详实,观点全面,感情不可谓不真挚!观此,我们可以更加完整的了解,在那个时代,评判历史人物的结构和人们所预期的差距。后人也有很多关于人物的评述,但只要是基于历史的分析和时代背景的考量,我们会有相对一致的认知!
一句话,诸葛太远,公瑾很近!感谢作者!辛苦了!

文章评论共[8]个
点墨岁月-评论

天龙好笔墨!学习了!at:2013年10月19日 晚上11:05

天龙飞天-回复谢谢墨兄辛苦点评,问好! at:2013年10月22日 晚上8:01

呆贝贝-评论

瑜亮之争,不过是旁人看书的结论。历史到底如何,恐怕谁也无法说清。能得出自己思考的结果就好。问好天龙。(:012)(:012)at:2013年10月20日 上午10:37

天龙飞天-回复谢谢贝贝姐提示!问好! at:2013年10月20日 下午5:48

何音-评论

一时喻亮的情况还是有的,但这的确和人个素质没多大关系,而是和恐惧有关。就如当今足坛上的梅西和C罗,因为这背后是集体利益,而对方很有可能是终结者。周诸二人都很清楚,联盟是暂时的,机会到了,双方一定会血拼以消灭对方,而面对诸葛亮,东吴有多大胜算,一直都很自信的周瑜恐惧了,不自信了,这样一来,人就难免失去理智。同样后三国中,诸葛亮对司马懿的做法也很下流,比周瑜还不如,同样也是因为恐惧。从人性上说,人只喜欢宽容比自己差的人,就如周瑜宽容程普,诸葛亮宽容李严,因为你永远赢不了我,对你我没有恐惧心理,人就乐得宽容大度。at:2013年10月20日 上午10:48

天龙飞天-回复是啊,和集团利益有关,也和人性有关。谢谢朋友光临,问好! at:2013年10月20日 下午5:55

玟冰-评论

诸葛亮的吊丧,确是对周瑜最好的盖棺论定at:2013年10月20日 下午6:28

天龙飞天-回复是啊,欢迎光临,问好朋友! at:2013年10月22日 晚上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