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天生我在黄梅乡临江花仙子

发表于-2013年10月14日 早上9:04评论-4条

天生我在黄梅乡,不会唱戏也会哼。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呵呵。

安庆的男女老少,大概人人都会哼唱几句的吧?正如黄土高坡上的人都会吼几句秦腔、东北那嘎达的人都能扭个二人转、小桥流水人家处处流淌着评弹。其余还有上海的沪剧、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总之就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也孕育了各色地方小戏。 

只是黄梅戏从田间地头唱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并且唱出国门,走向世界,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这段满工对唱堪称经典,已经成为最古老的情歌之一而传遍大江南北。

每当清晨、黄昏抑或节假日,就有爱好者三五成群地自娱自乐。无论莲湖菱湖,林荫漫步,耳边隐隐传来悠扬婉转的优美旋律,就显得那么的和谐、惬意!

当年还在兴运商场的时候,录音机正大行其道,书柜也有大量的盒带出售,黄梅戏的盒带销路很好。每天从早到晚都放盒带,什么《小辞店》、《砂子岗》、《打猪草》、《皮瞎子算命》等等,反反复复不厌其烦,致使很多折子戏从对白到唱段我都能背下来。有一天我就在家里把小侄子抱在腿上,给他绘声绘色地表演《皮瞎子算命》,把一旁坐着的老父亲逗得哈哈大笑······

1992年10月,安庆第一届黄梅戏艺术节举办,同学是礼仪小姐之一,使人觉得安庆的舞台也很大,艺术是如此零距离地贴近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时真可谓是万人空巷观看花灯游行。第二届艺术节儿子刚三周岁,听他用稚嫩的嗓音,口齿不清地学唱“胖子来看灯,挤得汗淋淋;瘦子来看灯,挤成一把筋······”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呵呵。一眨眼的功夫,怎么就过去了二十几年了?

戏剧舞台是很让人着迷的,尤其是古装。绝美的舞台布景、珠光宝气的头饰、五颜六色的服装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悠扬的曲调、优雅的唱词、精彩的对白让人听来口角噙香、余音绕梁······幼时就爱画古代仕女,笔触虽然拙劣,却幅幅都夸张地强调了美丽的头饰、长长的水袖和飘飘的彩带。

时值国庆假期,又逢黄梅戏展演周。我和老公乘一路公共汽车前往黄梅戏校。途中一大型货车左转,差点和公交车亲密接触,真是惊心动魄。下车顶着烈日步行半个多小时才找到戏校。校内学生放假回家,让我们得以悠闲地游览一番······

提起黄梅戏,就不得不提严凤英。而如今把黄梅戏发扬光大,韩再芬是功不可没。

公园里重修了黄梅阁,以纪念大师严凤英。“十年落花无数,何来锦囊、亦无埋花处。花在泪中难为土,举起招魂幡,犹有伤心处。春满江淮花起舞,燕子已归来,君在九天碧落处。”一支《落花曲》,唱不尽思念遗憾和酸楚;一曲《天仙配》,隔不断天上人间心一处。

俱往矣,阴霾随风散;

看今朝,黄梅再芬芳······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临江花仙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冲冠为红颜点评:

黄梅乡无疑是中华文明的一朵文艺奇葩。
能生活在黄梅之乡,能哼唱几首黄梅戏,
无疑是令人向往的。

文章评论共[4]个
曲径幽通-评论

欣赏朋友佳作,祝秋安!(:012)(:012)at:2013年10月14日 中午2:31

临江花仙子-回复谢谢抬爱!祝健康快乐! at:2013年10月15日 早上8:38

文清-评论

拜读佳作,带着午茶来看望朋友,问好并请茶!at:2013年10月15日 中午12:47

临江花仙子-回复谢谢朋友,祝健康快乐! at:2013年10月17日 下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