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教师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反应在课堂教学上,同时也反应在教师对学生各种行为评价的变化上。从以前的“差生”到今天的“学困生”的提法的演变上,反应出我们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我们教师已经能够更加理性的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终身教育,能够运用方法与智慧去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矛盾问题。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有些人提出的“学困生”的提法不够。我认为学困生的提法过于注重从学业成绩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功课学习,不能全面反映我们教育教学中所有的学生问题。一个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能不孝顺父母,可能不爱劳动,也可能打仗骂人损坏公物。那么,这种学生又该怎么称呼呢?每个学生在成长的不同时期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就是在每天解决学生们的各种矛盾问题中,提高着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呵护着孩子们健康成长。所以,出了问题的学生叫暂且称为“问题学生”不知是否妥当些。
乐观的讲,“问题学生”给教师提供了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水平的鲜活资源。然而,现实思想教育工作中,转化“问题学生”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看看发生在身边的问题学生事件,以及媒体中报道的众多的严重的学生事件,就可以知道处理问题学生有多么困难。我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处理“问题学生”有些不成熟的思考,说出来,以供关心孩子成长、关注教育发展的同仁探讨商榷。
批评学生时要学会肯定优点与长处,从而化批评为鼓励与动力。
这种做法不新鲜,教育学心理学中多有论述。这里我想说具体工作中,一些教师遇到突发的问题学生事件时,往往受情绪左右,容易忽略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认同,希望别人给自己留面子的心理,过多的批评指责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工作越做越糟,从而导致教育工作的失控。我看到这样一件案例:一位年轻教师上课时发现两名男生打闹起来了。很生气,就严厉的训斥他们。但是这两个男生不服气,就说自己没有闹。当堂和老师顶起来了。老师的课没法上了。年轻老师气呼呼的找到我。我当然也很生气,先安慰了老师,之后也在思考该怎么办。我把两个淘气的学生领到我的办公室,还是心平气和的问:“你们两个平时很懂事的孩子,怎么让老师生这么大的气呢?”两个家伙顿时低下了头。看,一句“懂事的孩子”的定性就使惹事学生不在顽固到底了。“那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的事情呢?”我问道。其中的一个男生说:“老师,是我们错了。上课时我不小心碰了前桌一下,他以为我有事,就小声问我干什么。我就开玩笑的说:‘好好听课,不许回头。’顺势把他的脑袋搬了回去。这时就让老师看见了。”“那老师批评你们不对吗?”另一个男生说道:“对道是对,就是老师说话我们接受不了。”“为什么不能接受呢?”我问。两个学生沉默了一下,说:“老师说我们没教养。恶习不改。”“就算如此,就算老师气头上有些话说的严厉了些。但作为一个学生,也不能当堂顶撞老师啊。更何况有错在先。有哪一个家长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吵架呢?老师不也是如此吗?你们这样不尊重师长,多让老师寒心啊。自己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啊?”“老师,我们认识到自己错了,我们保证以后认真听课学习。请老师原谅,给我们一次改过的机会吧!”他们说的特诚恳。我看他们可以去见年轻教师了,就说:“好样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这话你们应该知道去和谁说吧。去给老师和同学们一个交代吧。我希望你们今后能表现的更好,学习有更大的进步。”
事后,年轻教师和说:这学生就听主任的。我说:关键是“理”在你那里啊。但是我暗想:一个老师,更要理解“情”啊。道理几乎人人都懂,就动人之“情”难以把握。动情方能入理,达人先要自达。自己内心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人,去理解、去尊重、去走近,放下师长的高居于上的心态,亦师亦友式的去关心、去交流、去激励。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把老师的批评化做积极的动力,从而满怀激情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给机会改过才是批评的目的,抓时机谈心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荣辱之心,人皆有之。有些问题学生之所以什么都不在乎了,是因为屡批屡教惯了的结果。探究其内心,他们也想学习好,想上进,想得到表扬,想有人拉一把,打打气。这样的孩子多数有些叛逆,别人越是轻视他,他越是“表现”给别人看。对待这些比较特殊的问题学生,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把他们当作正常的学生,同样的表扬,同样的鼓励。而且,要更多的化关注为关心。因为造成他们落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全是孩子的错。谁能说这个社会、家长,学校、老师,媒体、电视,就没有责任呢?这样的心更需要温暖。若能抓住有利时机去温暖那些尚且年幼的心灵,也许就为社会输送了一个人材,也许就造就了一个和谐的家庭。有些老师对待学生有些求之过急,要求过高。看到一个学生考试总不及格,就义愤填膺,怒气冲天,大声呵斥不停:那个题我没讲过吗?我们做几遍了?脑袋都想啥吗?下次考试能不能及格?能考某某分吗?某某分怎么样?如此等等。学习本身就非一日之功,况且学习这件事情是光靠努力就能高分的吗?如若如此,世上岂不人人是硕士、博士了?能说想及格就及格?想考多少就考多少的?那他一定是神童或天才了。
教育之道,不能急功近利。“百年树人”,可见教育是终身之事。“终身学习”,可见学校教学只是一个阶段。“育人为先”,可见文化知识教学并非教育的首要。对待那些特殊的问题学生,要不停的给机会改正过失,不能揪住不放。我们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转化他。抓住有利时机与合适的环境,谈心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如运动会上跑出了好成绩;劳动中干了许多重活儿;还可能放学途中帮人推车;拾金不昧,孝敬父母等等好的表现,教师要在全体学生面前真诚的表扬他:特长突出了,勤劳能干了,乐于助人了等等优点。随后,要单独找他谈心,再次给予他勉励与支持。往往,这样一个举动,就能调动起诸多的积极因素:老师在所有同学面前表扬了我;老师知道我行。老师知道我能做那么多的好事。也许,一个充满信心的新我就出现了。
把握脾气做到区别对待,全面了解采取重点突破
识人之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不了解这个人,就不能赢得这个人。教育人,也要有一颗慧眼。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取得成功,就要全面了解所教的学生。至少我们要了解要做工作的学生的脾气秉性。不同的家世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年龄阶段,会造就不同的性格及做人观念。例如对一个家教很好的学生,平等的交流就会收到效果;对一个心胸狭隘行为极端的学生,谈话谈多了都可能被误会。有位教师批评一个捣蛋的学生:你父母是怎样教你的?这个学生正好是单亲家庭;你以为你给我学的,给我念的啊?这个学生正好不想念了。背起书包就走了。老师本意是开导他,没想到把学生做回家去了。教师本人的威信也受到了损害。反之,如果谈心前我们对所做工作的学生了解的较全面,工作中就会得心应手些。
有个新转来个学生,年龄稍大些,学习为人都不错,就是脾气粗暴。虽然很少去招惹别人,但是,别人不小心碰他一下都不行。所以,来到新学校没几天,就动手打了两个同学。接着又打伤了平行班的校友。经学校调查,也没什么矛盾过节。可为什么这个学生总是为一点小事就动手打人呢?经过与他父母及本人的沟通交流后,我找到了原因:孩子的父亲是个煤矿的代班井长,家里有点钱,有些惯孩子。一有点事儿就涌来一群矿工助威壮场面。家长的理念是只要别人惹咱,就别怕他,用片刀抡他。孩子秉着这种理念对待他人及学习生活,怎么能不出事呢?一再转学,陪人不少的钱也就是情理之中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知道想转变这个学生的突破口在他父母身上。我就和他的父母郑重的交谈:“你们把孩子送我这来,我真想把他带好。但不知你们是否相信我,是否支持我?孩子爱动手打人的毛病不是小问题,可能断送孩子一生的前程。”我举了近几年发生在周遍区域的影响较大的典型的学生伤害事件。委婉的告诉他们爱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得当,是导致孩子遇事冲动、不管后果、一再伤人的根本原因。不能让孩子有“我爹是李刚”的错误理念,“孩子有依仗,什么也不怕,对什么都没有敬畏之心,怎么能听进老师及他人善意的话呢?请你们仔细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的?这个孩子挺优秀的,如果你们能全力配合学校与老师,我相信他会慢慢的改正过来的。当然,你们还可以继续给孩子转学,那样我们的工作压力也就小些了。”学生的父母还是通情达理的,赞同我的看法。我与学生的父母约定好,家里的教育工作父母做,在校时必须听老师教育引导。
一段时间过去了,这个爱打人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他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还在班里担任了学生干部。在选举新团员活动中,还获得了高票。并且满怀热情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谈话语言讲究艺术与技巧,处理问题讲究方法与策略
老师,从某种程度说,是靠嘴与脑去工作的。面对千差万别的问题学生,谈话语言是否讲究艺术与技巧,处理问题是否讲究方法与策略,直截关系到思想工作的成败。具体工作中,我们教师有时要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不容其逃避问题;有时则要旁敲侧击抛砖引玉,使其道出实情;有时须欲擒故纵欲扬先抑,慢慢的束其就范;有时则须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引其共鸣;有时要旁征博引引喻说义;有时须点滴渗透循序渐进。谈话语言到位,往往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力量。然而,有时遇到突发事件,哪还有谈心的时间与环境?如师生发生激烈冲突的地点往往是教室,那么我们处理时若能缓些,把学生带到办公室或安静处再交流,事情也许就平息了。因为走路的过程就是减压的过程,师生都会利用这段时间调整一下心情。一般情况下,当学生单独面对老师时,也会平静下来接受老师的教导,不会像在全体同学面前那样顾及面子而装硬气。那么,老师的面子是不是就没了呢?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和一个学生顶到谁也下不来台时,最没面子的还不是老师吗?当然,有时会遇到调不动的学生,那么不妨就顺势说:好吧,你我都平静一下,让我们想想今天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让人不愉快的事,好不好?等下课了,再找他谈,冲突起来的可能性就小多了,效果往往也就不一样了。
教育的力量从哪来?只能来自于一个人赤诚的本心。让我们用高尚的人品与渊博的学识博得学生的敬重,用真诚的态度与踏实的行动取得学生的信赖,用博爱平等之心与学生建立心灵上的沟通,用情与理去引导感化,用表扬与鼓励促其奋进。把教育当作艺术,教育人也就有了艺术的人生;把问题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也许,我们就找到了处理问题学生的理想方法。
-全文完-
▷ 进入炎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