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把关注化做阳光撒进孩子心灵炎武

发表于-2013年10月11日 中午2:09评论-2条

从以前的“差生”到现在的“学困生”这一说法的演变上看,我觉得教育人有很强的理论创新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充分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伟大的进步。因为把学生分为优与差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歧视。教育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的表现是不会相同的;影响一个学生学业成绩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人的智力生长发育的快慢。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决定他成材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一个人的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情商。今天的学困生,也许明朝就会成为学优生。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中,首先要转化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更新了,工作时的思路与方法也就改变了。

道理都会讲,可在具体工作时,有些人还是很难拗过这个劲儿来。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当然谁都喜欢,对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当然也要努力转变啊。教育要全面发展,就需要我们把学困生的学业成绩提上来。转变来转变去,很多情况却是与我们的预期背道而驰。我曾经也是怀着这样简单的心理去工作。不过,随着一批批学生走向社会,反馈回来的信息却深深的教育了我:一个人到了工作岗位后,学生时代课业成绩的好坏已是不足为凭了,许多当年的学困生、淘小子,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上杰出的人才。

偏科的学生同样可以成功

我教的一个学生叫迎春,上学时爱好文艺,文科不错,在数理化学科是学困生。当时他觉得考学无望,就想弃学回家务农。我特喜欢他的口才与文才。就极力的挽留他。告诉他除考高中外,凭艺术才华同样可以走出农村。这样,他毕业后就去学了英语和播音主持专业。通过近十年的打拼,现在一家市级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开办了颇具规模的播音辅导学校。他成为了同届学生中的佼佼者,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他经常和我聊上学时的往事。说:如果当年不是感到老师对自己没有一点看不起,也许早就不念了,也就没有了今天!

不爱学习的孩子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成为出色的学生

我有个学生叫社强,上初三前还不喜欢学习,然而,一次平常的作文课后,他却突然爱上了语文课,爱上了写作文,我却感觉意外。一次交流后,方知原来有节作文课,我让他朗读了他的作文,并且表扬了他。这是他上学八年中头一次得了范文!我陷入了沉思中,那堂平常的作文课被我重新忆起:我批改时,认为他的作文像是抄袭作文。课上让他读也非范文之意,是想当场批评,警示其他同学。不过,在当时我先问了一句话:是自己写的吗?他坚定地回答是,我想也许是我记错了,就顺势赞扬了他。谁知以后日子里,他的作文水平竞不断提高,还获得了好几次区市级的奖励。虽然他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也不知道他现在做什么,但我知道,他现在已经能够满怀信心的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平常的孩子被鼓励也会转化成优秀的学生

我教的一届新生中,我发现一名女生很文静,也很专注。凭经验,我断定她语文学的一定很好。我便确定她为语文科代表,可是小考、月考过后,我知道我错了,她语文程度很差,汉语注音规则都不甚清楚,组词造句更不必说了。但选定的“干部”不能说换就换啊。于是,我找她分析原因,指导学习方法,并真诚的勉励她一定要相信自己。一晃四年过去了,初中毕业前她一直是我的科代表,语文成绩已稳居优秀之列。她的名字叫孔云。而且她已经考上市重点,继而考入名牌大学,并且满怀信心和理想地去挑战新的人生目标。

闲暇时候,我回想反思:我对这几名学生做了什么呢?我看算是一种赞赏,一种积极的暗示。但不全面,更是一种充满善意的关爱,温暖了那些年幼的心。

要给需要监护着学习的学生以更多的改正机会

我还带过一个学习一般的学生叫江鹏。学校刚举行完月考,他的成绩很糟。数学、英语都是120分的题,他这两科加在一起还不到60分。可是,他对自己的妈妈却说都过百分了。他的妈妈高兴地和我交流这份喜悦。当时,我是又生气,又觉得好笑。现在,有很多心里要强行动上又缺乏自制力的学生,都这样和家长谎报学情,以求苟安。怎么办呢?直截拆穿肯定解气。但结果可能是家长气晕,孩子挨批后也许会放弃学习。于是,我说:“江鹏开学以来很贪玩。这次考的不错,任课老师都感觉意外。您可以鼓励一下他,但要更加严格的监督他学习,每天抽时间检查他的作业。”之后,我找到江鹏,不露声色的说他妈妈来了。孩子马上就哭了。我接着平静的说:“你妈妈还不知道实情。你看我是不是该告诉你妈妈?”小家伙抽噎着说:“老师我错了,给我一次机会吧。”“可我不能再对你妈妈撒谎啊?你打算怎么办?”我说。江鹏马上说:“老师,我以后一定努力学习。不会再让你失望的。”我说:“好样的!但你能不能把数学、英语卷子重抄一遍,只抄题不写答案。我再考你一次?若能超过你告诉你妈妈的分数,就算你过关了。”他当然欣然的同意了。

虽然我不知道这样处理会对他的学习有多大的效果。但我想,保护一颗稚嫩的心灵总比再次的去伤害要好吧。 

大家都熟悉达尔文与牛顿的故事,前者小时侯除了喜欢小动物外,其他课程学都不好;后者小时候在手工课上是个特笨拙的小孩。这要是在我看来,就是所谓的学困生,可是这两个人,一个提出了被恩格斯称为二十世纪三个伟大发现之一的“进化论”,一个是提出“相对论”的现代物理学奠基人。可见,名人小时侯也多是平常人,现在的平常人不见的将来也平常。

这些事例,不但教育着我,也引发了我对教育最终目的的思考: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多考几个学生呢,还是多考几分呢?从人的终生发展中看,费尽心思的去把所谓的学困生转化成学优生有多大意义呢?两千多年前的孔圣先师说过: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就是告诉我们要认识到学生间的差异。有些数学学的不好的学生,可能美术好。我们可以引导他去发展美术。假如数学老师认为:考试总不及格不成了我教学科的“差生”?说什么也要把他整及格。这样转化下去会是怎样一种效果呢?我认为,一般情况下,想把这样的学生转化成数学的优生可能性不太大。而且,当学生把老师这种格外的“关注”理解成是不依不饶的管束,压力,甚至是找小脚与责备时,学生还会接受吗?我们的教育能达到预期目的吗?很显然不能。

尽管目前我们的教育仍然是选拔式的,热衷于功利的,但是,教育终会回归本质,那就是教育的目的是关注每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而我们对待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要更多的把那份特别的关注化为特真诚的关爱,一种平等互重的博爱。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换真情,学生才会真感恩,真的接受我们的关爱。当一个人找到他个人在群体中存在的价值时,就会快乐的勇敢的去面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在乎的就是老师的那充满爱心的话语!在乎的就是老师的没有把他遗忘! 所以,把关爱的阳光洒进每个学生的心灵吧,尤其要去温暖那些躲在角落里的学困生,换来的也许就是学生个体成长路上的百花齐放、春色满园。这样,我们的转化工作才会成功,也就应该是成功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炎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月光下的贝壳点评:

文章读罢,很高兴这些孩子遇到作者这般优秀的老师,同时也向作者表示敬意;现今的教育问题有目共睹,虽不乏有识者声嘶力竭,但是却不能有一丝改善,不禁让人无奈,现在教育的程式化和功利性尤为突出,分数成为了真理,不管那些“学困生”和优等生将来谁更有成就,我们的教育都应该一视同仁,希望像作者这样的老师越来越多。

文章评论共[2]个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编辑点评[月光下的贝壳]点评:文章读罢,很高兴这些孩子遇到作者这般优秀的老师,同时也向作者表示敬意;现今的教育问题有目共睹,虽不乏有识者声嘶力竭,但是却不能有一丝改善,不禁让人无奈,现在教育的程式化和功利性尤为突出,分数成为了真理,不管那些“学困生”和优等生将来谁更有成就,我们的教育都应该一视同仁,希望像作者这样的老师越来越多。[删除]at:2013年10月11日 下午3:32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再来欣赏,问好作者,祝写作愉快。at:2013年10月11日 下午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