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黄帝之血脉(1),光环闪耀;以后稷为始祖(2),周人诞生。夏初以方国而立,商初因扩张而兴。及至文王(3),邦归附而拓域,势力强盛;围商都之形势,纣王受惊(4)。战黎城而大败,囚于羑里(5);演《周易》而占卦,赎出牢笼(6)。封姜尚为太师,付翦商为行动(7);连年获胜,命归垂成(8)。武王继位,由其二弟为辅佐(9);合力伐纣,承其父志而开弓(10)。观夫周公,天资聪颖而仁德,勇担道义;多才多艺而无私,卓越俊英。
得助手于股掌,武王有幸;会八方之诸侯,孟津观兵(11)。牧野誓师,誓词乃周公之《牧誓》(12);痛斥暴君,杀敌乃受之于天命。纣军溃降,纣自焚于鹿台之上(13);巨桥发粟(14),赈饥民而善道之行。令纣子为殷侯,治理殷土(15);设三监于王畿(16),监视武庚。分封诸侯,大赦天下;周室初立,定都镐京。周公受封鲁国,伯禽就任;要求礼贤下士,父教三重(17)。周公吐哺,兆民归心;胸怀浩荡,气贯长虹。既而拟设东都(18),武王劳瘁;华年崩殂,其子继承(19)。
成王童稚,周公抱之而摄政;管叔流言,周公远之以自清。昔武王病,周公为文告天,愿以身相代;今成王惑,金匮雷闪藏册,乃奸良辨明。三监叛乱,联东夷而图复辟;成王悔悟,接周公而亲相迎。而乃王命神圣,周公东征(20)。视点一致,统臣民之阵线;事前占卜,发《大诰》而息争(21)。威武周师,所向披靡而无畏;震溃三军(22),一举克殷而平定。挥师攻九夷(23),艰难作战;北上打奄国(24),凯旋声声。既乃营建洛邑(25),以作新都,迁殷之顽民于此;屯兵八师,严加管控,居周之疆域于中。
局势趋稳,周公大行封建;表彰康叔,报信平叛有功(26)。封赏卫国,辖殷民之七氏;制作文告,为施政之纲领。告诫康叔,纣王溺于酒色而残暴,乱朝纲而国灭;良君必然爱民而勤政,尊贤老而公平。谆谆《康诰》(27),均头头是道;明德慎罚,惟先王是听。森森《酒诰》(28),禁祭祀外之饮酒;教导庶士,戒道德外之纵容。《梓材》善言(29),重教化而造福百姓;广施仁政,邦国贡而态度谦恭(30)。康叔躬行践履,受人爱戴;斯民安居乐业,景象繁荣。
为长治久安而制订礼乐,为四海祥瑞而朝野推崇。礼有尊卑之分,人有贵贱之类;国有宗法之制,胜似宝塔之形。凭礼仪成秩序,等级森严;以血缘为纽带,一脉相通。田地不鬻(31),普天之下皆王土;天子之令,举国之内皆遵从。敦睦夫妇之伦,行周公之礼(32);世风硗薄之忧,束男女之情(33)。
成王弱冠,周公还政而无犹豫;尽心尽职,成周之美而多效忠。之前,公作《无逸》(34),告之禁荒淫而知稼穑之劳累;以此为鉴,循之不享乐而知庶民之苦衷。伟哉!危难时期,不畏艰险而举王帜(35);步入正轨,不求名利而退轻松。幕后著典章,完善礼乐;就事论英雄,推贤举能。三载之后,丰京养老而得重病(36);葬于洛邑,姬姓邻冢而得善终(37)。
至若求鬼拜神,乃上古人类之俗念;敬德保民,乃以人为本之开宗。辅国安邦,周公竭其所能而被入典.;身教言教,仁杰竭其所诚而受誉称。是以广收弟子,孔府聚之一堂而传道;克己复礼,孔子求之一生而落空。然则儒家学说,主宰千古而留余韵;正统主张,标榜万世而流遗风。噫嘻,今朝百官谁堪与比?全民不忘恩来周公!天苍苍而地茫茫,人间沧桑走正道;心傥傥而情幽幽,阅尽世微此独钟(38)。官吏效之,则房梁正而屋不倒;民众仿之,则风气正而春意浓。嗟夫(39)!古今周公,山青青而水漫漫;朗朗周天,月溶溶而日融融。
注释
1、黄帝:华夏上古传说时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生卒于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史载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共得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这些后裔大多脱离黄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和部落,有了独立的姓氏。后来,周武王(姬发)从陕西东进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姓国53个。
2、后稷:周的始祖名弃,出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母为帝喾高辛氏元妃有邰女姜嫄。
3、文王:姬姓,名昌(前1152~前1056),周王朝的缔造者。家族世系,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姬轩辕)—少昊(本名姬己挚,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姬夋,又名姬夒)—弃(后稷,姬弃)—不窋(kū)—鞠—公刘(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姬类)—古公亶父(姬亶)—季历(姬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霍叔,八子卫康叔,共十八子(长子伯邑考早卒)。
4、纣王:帝辛(前1105-前1046),是中国商朝末代君主。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殷都朝歌。
5、战黎城:纣王有两个主要对手,一个是西部的周方国,另一个就是东部的夷人部族。纣王曾在山西黎城与文王恶战一场,把文王打得大败。文王被俘、囚于羑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若不是来自东夷的军师姜子牙在商王国东部策反东夷作乱,恐怕姬昌早被纣王处死。
6、周易:姬昌被囚七年,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著成>一书。周人以宝马、美女贿赂商纣,求得释放文王。
7、姜尚:姜子牙, 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也称吕尚。汉族,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
8、命归垂成:在即将胜利的时候死去了。
9、武王:即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二弟:即指周公。
10、开弓:比喻既然已经开始,就要继续进行下去。也形容做事勇往直前,决不后退的精神。
11、孟津观兵:周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发动大军由镐京出发,载文王木主进入今河南境内,到达古渡孟津。表面上是军事演习,实际上是试探伐商。其时,八百诸侯不期而会,要求立即伐商。但周武王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乃率军返回镐京,等待新的机会。
12、牧野: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决战。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古代战争,标志着殷商555年历史的终结。《牧誓》:是周公所作,全文分二段。痛斥商纣王暴虐百姓,导致天怒人怨。申明自己是躬行天罚,宣布作战纪律,鼓励战士勇猛杀敌。
13、鹿台:商纣王所建之宫苑建筑,地点在商都附近。周武王伐纣,纣王发兵拒之于牧野(河南新乡)。纣兵战败,纣王逃至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
14、巨桥发粟:《水经注》载:巨桥东畔建有巨桥邸阁,史称巨桥仓,为中国第一仓。商纣王时期,巨桥为殷都朝歌、邯郸、沙丘间御道中心城邑,建有离宫别馆。周武王灭纣后,散发巨桥仓的粮食,赈济饥民。
15、纣子:武王封商王纣之子武庚于商都。
16、三监:周武王灭商后为监管殷遗民而采取的措施。武王将商的王畿分为卫、鄘、邶3个封区 ,分别由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统治,以监视武庚,总称三监。王畿:指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
17、三重:犹指多遍。
18、既而:用在全句或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之后不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19、华年:青春年华,指青年时代。《魏书·王叡传》:“渐风训於华年,服道教於弱冠。” 崩殂:指帝王之死。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其子:指成王。
20、而乃:表示承接,犹然后。 汉 王充《论衡·初禀》:“当汉祖斩大蛇之时,谁使斩者?岂有天道先至,而乃斩之哉?勇气奋发,性自然也。”周公东征:约前1045年周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杀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霍叔被废,彻底平定了三监及武庚之乱。同时消灭了包括殷、东、徐、熊、盈、攸、奄、九夷、丰、蒲姑、淮夷和东夷诸国等参加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
21、《大诰》:是周公相成王时,管叔、蔡叔、武庚联合淮夷作乱,周公率兵东征,出师前,以成王的口吻发表诰文,申述所以东征的理由。
22、三军:古代指前、中、后三军。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兵种(骑兵、步兵)。后军负责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当时负责军队的一切杂务都是民工,当兵员不够时民工也要打仗的)。
23、九夷:古代对东方的九种民族,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江苏、安徽一带的诸少数民族的泛称。
24、奄国:是商末周初其国都为山东曲阜的一个小国。后为周成王所灭,据传其残部逃到江南,重新筑城,仍然称“奄”。
25、既乃:犹于是。
26、康叔:姬姓,又称卫康叔,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分封在中原地区的康地(今之河南禹州市西北),他最先得到了武庚发动叛乱的消息,一面部署兵力,防止叛军南侵;一面派人快马加鞭赶往王都镐京,报告武庚发动叛乱的消息。公元前1039年,周公姬旦奉成王之命率师平叛,康叔参加了这次平叛行动。
27、谆谆: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反复告诫、再三叮咛貌。《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康诰》:西周时周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旧地民众的命令,实际是周公所作。
28、森森:威严可畏貌。清 施润章 《重刻<何大复诗集>序》:“李空同虎视鹰扬,望之森森。” 《酒诰》:是中国最早的禁酒令,由西周统治者在推翻商代的统治之后发布。周公旦封小弟康叔为卫君,令其驻守故商墟,以管理那里的商朝遗民。
29:《梓材》:原意指优质的木材,比喻治国若作梓材,要勤政爱民、量才施用。也是周公作为法则送给康叔的告文。
30、贡: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如:纳贡,进贡。
31、鬻:卖。明·刘基《卖柑者言》:“人争鬻之。”
32、敦睦:使亲厚和睦。敦睦夫妇之伦:为整饬民风,周公制定礼仪,从婚礼入手,对当时男女乱交的状况进行了大幅度调控。他把男女从说亲到嫁娶成婚,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并且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化,作了具体细致的规定,合称“婚义七礼”。敦睦夫妇之伦,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其仪式为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之理,於是阴阳和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行周公之礼:规定男女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才行。
33、硗薄:比喻人情或风俗浮薄。叶文玲 《小溪九道弯》二:“这世道越来越不公,人情也越来越硗薄了!”束:约束,管束,制约。
34、《无逸》:出自《尚书》,集中表达了禁止荒淫的思想。无逸,不要贪图安逸,“君子所其无逸。知稼樯之艰难”,这是全文的主题和论述的核心。
35:举王帜:即举起大王的旗帜。周公称王,为了周朝的安全稳定考虑,也冒了被说成是篡权的风险。
36、丰京:周文王伐崇侯虎后自岐迁此,与镐京同为西周国都,在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河以西。《诗·大雅 文王有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武王虽迁于镐,而丰宫不改,仍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37、洛邑:西周时期的东都,东周时期的国都,也称成周。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武王伐纣取得成功之后,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两年之后,武王疾殁,成王(武王之子)继位。接着,周公奉旨东征平叛,营建洛邑。姬姓:黄帝之姓、周朝的国姓,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共祖轩辕黄帝。邻冢:周公死前说:“我死之后一定葬在成周,示意老天要臣服于成王。”死后葬于文王墓地毕,成王说:“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为臣。”
38、傥傥:舒闲自适貌。《关尹子·一宇》:“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傥傥而无羁乎,物迭迭而无非乎。” 幽幽:深远貌。冰心《寄小读者》二九:“你觉得这一种‘冷处浓’的幽幽乡情,是异国他乡所万尝不到的!”阅尽世微:微指精深、精妙,如微妙。指看尽了世上的精深奥秘。
39、嗟夫:表示感叹,相当于“唉”、“啊”的意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嗟夫,身与时舛,志共道申。”
-全文完-
▷ 进入玖阳梅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