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山火是公元前636年的春天,在晋国绵山上烧起的。广袤的绵山,被从三个方向同时燃火,火龙窜跃,烈焰熊熊。吐翠青枝,化为灰烬,苍藤老树,焰中蒸腾,万千兽类,狼奔虎突。大火过处,留下的是一片焦土,一片炭黑,处处狼烟。
咋能不烧山呢?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的公子重耳,如今已经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该是让您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了,您却没有像陶壶叔那样主动请赏,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报着不与奸贼同朝的胸臆,背着您的母亲,隐居到了这座荒无人烟,古臻苍莽的绵山。国君在分封了各位有功大臣后想起了您,几次招您而不得见面,来到您的住所,只见门户洞开,不见您的人迹。几经寻找,才知您隐居到了这座山上,派人唤您,您誓不下山。还是听了别人的建议,国君才下令从三面放火,留一面出路,放火的目的是让您出山。
当年为了避灾逃难,包括您在内的五位大臣跟着公子重耳流亡它国,从狄国到宋国,从宋国到楚国,辗转数千里,流离十九年。其中有的人动摇过,思迁过,但您一直忠心耿耿,丹心一片。流亡途中,每遇到艰难险阻,您总是献身在前,用您的智慧,化艰难为坦途,竭尽犬马之劳。您始终认为公子重耳才是国家的希望,国民的福音,所以,当一个动摇分子偷光了您们逃难的资粮后,是您割下自己臀部的肉,熬成肉汤供养重耳,解救了公子重耳的饥饿危难。在重耳落难之时,您能如此肝脑涂地,实属难能可贵。
然而,您的气节使您在荣华富贵即将来临的时候隐居了。虽然大火逼您下山,但您却没有下山。大火过后,人们在一株老柳树下,发现了您和您母亲的遗体,在您用身体挡住的身后树洞里,人们发现了您用血写的遗言,只愿公子重耳做一个有为的国君。所以,后人有诗赞您:“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就连惜墨如金的司马迁在他的辉煌巨著《史记》中,也对您有了传世的记载。
为了记住您的恩德,公子重耳把您殉难的柳树残木,做了一双木屐穿在脚上,每看到这双木屐,他都要叹息“足下,足下”,他下令,把您蒙难的绵山改为介山,把您蒙难的地方改为介休,他下令把大火燃烧的三天,也就是您蒙难的那几天,命名为寒食节,把寒食节过后的一天命名为清明节,这些天他要人们用不动烟火吃冷食、插柳祭祀的方式来缅怀对您的思念。
虽然您的身影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渐去渐远,虽然那把烈焰蒸腾的山火熄灭已经2600年了,但人们忘不了您,就因为有了这把山火,才有了寒食节清明节。历史延续到了今天,在寒食清明节来临的时候,写这篇短文纪念您。因为我相信,您身上那种轻生死、重名节,轻功利、重义节,轻物欲、重气节的价值观,对今天的社会还是有益的;您那忠孝清烈的品质,您那高风亮节的人格,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永远光辉的一页。年年有寒食清明节,年年就能思起您的英名———春秋时期晋国的义士——介子推先生。
-全文完-
▷ 进入南山孤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