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慕武当山道教圣地,名胜古迹中外闻名。一直未下决心前往 瞻仰,碰巧机会来了,老婆单位组织员工到武当山二日游,可以半费带家属。机不可失,果断请假,随妻与同事们一起到了武当山。哇塞!只见山区:奇峰妙岭,古树乌鸦;自然造化之神奇;琼楼玉阁,金殿玄宫,人类文明之瑰宝。如此众多精妙绝伦的宫阁庙宇,建筑在远离城镇层峦叠嶂之巅,难以想象当年建筑场面多么的浩大,当年建造工匠多么的艰辛,多么智慧。而一代代道人,为了一个信仰一个信念,在这里过着寂寞简朴艰苦的生活,守护着全人类的古代文明。实在可敬可佩可圈可点,感谢道人们!
跟着导游梁女士,过太子坡,瞧南岩宫,望飞升岩;美景在眼前,美人在身边,这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接着要到一处尚在修复的‘玉帝殿’参观。那是要先下坡后返回的处所,同行有年长者已驻足不前,休息等待。尽管我也感到腰酸腿胀,但不可不去,好不容易来一回,不看,岂不辜负人类文明的愿望。一行人顺序而行,沿山坡拾级而下。忽然,前面行人谈笑声嘎然而止,脚步也缓慢起来,‘哇’,前途一位汉子,柱着一双拐杖徐徐移动,山道狭窄蜿蜒,不便超越,转弯处,路较宽敞,汉子让道立在路边,唉….
一条腿,一脸歉意,四十岁左右年纪,衣衫陈旧.众人默默的从他身旁经过.
我靠近他问:“ 要帮助吗?”他摇摇头,微笑:“谢你,我行。”我曲臂握拳翘起大拇指:“加油,给力”!
返回是上坡,身上的疲劳感消失怠尽,可是前面行人又缓慢起来,并且逐个让到路边,一队民工驮着一包包五十公斤的水泥(粘性干灰)拄着丁字型木拐,一步一步的,低声哼唷,哼唷的从我身边经过。
我估计机动车道离玉皇殿,大约两千米山路,这些建筑材料一件件搬运进去,够辛苦的,导游说:建造武当山中的庙观宫殿,在明朝永乐年间,征用民夫三十万人,历时十四年,永乐皇帝集中了天下的建筑师,风水地理师,天文星象师,美术画师,能工巧匠等等人才,终于创造出世界奇迹。我们趁兴登上乌鸦岭,岭上路较宽。导游说,乌鸦孝道,反哺之恩,为人感动,所以叫乌鸦岭。路边一民工将一包沙放在丁字木拐上,手扶沙包坐在大理石栏杆上稍息,我冲他说:“辛苦了。”他笑道:“要生活,习惯就好了。”是的,习惯就好了。夜宿乌鸦岭客舍。
次日清晨,一轮红日在山岚飘移中时隐时现。推开客舍的玻璃大门,骇人!你吓我!门外台阶上淡绿色的大头蚱蜢,象蝈蝈,密密麻麻拥挤着瘫卧着;有的一动不动,有的奄奄一息。问服务员说:夏天常常如此,店内服务台夜晚通宵亮灯,它们是冲灯而来。我恍然大悟。这些在城里难得一见的渺小生灵,可能是为了躲避长夜里蛇鼠地捕食;也可能为了温暖为了光明,本能的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地冲击人类文明所造就的玻璃门------一道无色透明屏障。演出了一场生得 渺小,死得其所的悲剧。
早餐后,乘车到天柱峰索道下面站,体会了坐缆车约三十分钟被悬在空中而不能脚踏实地的忐忑不安的空虚感。太和殿,古铜殿,紫金城一路出入,行至金殿。环顾四周,阳光下群峰含翠,众宫泛金。自然心旷神怡,豁然开朗。时值正午,山上游客好多,熙熙攘攘,喧哗喊叫, 热 闹非凡, 导游介绍金殿材料结构工艺以及里面供奉的神像,据说神像是依照永乐大帝朱棣面貌塑造的。一台长方桌正当殿门,门边桌边一小道士伏案瞌睡。我笑对妻说:“看看他闹中取静,神游太虚。”
妻说:“他们不容易。”是的,‘致虚极,守静笃。’(1)山中的生灵都不容易。面对山外的游客,面对山外人类社会科技文明的日新月异,他们过着习惯的生活,守持信仰,守护历史的辉煌。
多少年后,我忘不了武当山偶然碰到的一个人,一条腿柱着双拐杖的汉子游山的形象,望不了那一群民工……
注(1)见《老子》
-全文完-
▷ 进入德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