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圣域贤关,穿越时空的对话窗外槐花香

发表于-2013年09月20日 上午10:21评论-16条

圣域贤关——曲阜 , 世界四大圣城之一,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耶路撒冷”,这里是“文圣”孔子的出生、立教和一生主要的传教之地,亦是儒学“亚圣”孟子的故乡。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古称鲁县,是周朝时期鲁国国都。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国学大师柳翼谋曾说“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钱穆认为“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宋儒朱熹更是叹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后辞官曾率众弟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十四年,其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教育和古籍整理上,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去世后,汉平帝始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元时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初被推崇为“万世师表”。孔子被尊为“至圣”,曲阜自然被视为“圣地”。汉高祖刘邦开帝王亲祀孔子先河,此后,汉明帝刘庄、唐高宗李治、宋真宗赵恒、清圣祖玄烨、清高宗弘历等10余位皇帝先后到曲阜祭孔达19次,遣臣代为祭祀196次。而来祭孔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不可胜数。司马迁、郦道元、李白、杜甫、高适、苏轼、司马光、顾炎武、纪昀、康有为等,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

“五四”运动以后,儒家思想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地位产生动摇。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对孔子采取了不加分析一概否定的态度,孔子从神坛上被拉了下来,坟墓被掘,碑林被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等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句,简洁精炼,含义深刻,能净化心灵荡涤浮躁,曾经影响深远。但是在多元化的时下,一个被神化的后来又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人,他的警句,他的思想,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

孔子去世已经2500多年,我们渴望还原孔子,希望看到一个丰满和立体的人,我们想用自己的视角去端详孔子,把今天纷繁复杂而又多彩的世界与孔子进行链接,寻求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这座东方圣城像磁石一般,每天都吸引着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信仰的人前来拜谒,思古幽情。9月初,与几位同伴开始了山东之行的第三站,与孔子的家乡曲阜来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这是一次怀揣简单至纯的精神与千古圣贤进行一次跨越时空、跨越心灵的对话,那一刻的心情,如同虔诚的穆斯林去麦加朝觐般的神圣。不论是神化的孔子还是妖魔化的孔子,对我们来说,他是我们无法越过的,无法回避的,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缺少了他,就会留下很大一片空白。如果说孔子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那么我们就是山上的一块石、一棵草、一片叶。如果说孔子是浩瀚的海洋,那么我们就是海洋里的一艘小船、一朵浪花。

孔庙、孔府、孔林是每一个外地人去曲阜必看的三个地方,孔庙、孔府、孔林1994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置身这些地方,宛如穿越时空隧道。在雄伟壮观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历代帝王对孔子的一种至高褒奖,孔子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成为膜拜的图腾。走近曲阜,走近孔子教学、生活以及埋葬的地方,我们小心翼翼地触摸历史,生怕惊动沉睡中的先贤。

孔庙是祭祀孔子、表彰儒学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完成于明清时期,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为孔庙的本庙。本庙以孔子的故居为基础,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世界上两千余座孔庙中最大的一座,位列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孔庙占地14万平方米,三路布局,九进庭院,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作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包括五殿、一阁、一坛、两堂、17座碑亭,共466间,分别建于金、元、明、清和民国时期。主体建筑大成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为东方三大殿之一。1200余株古桧明苍翠欲滴,庄重威严,自然天成。汉以来的历代碑刻1040多块,还有大量书、画、牌、匾等珍贵文化遗存,这些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镌刻了中华文明的沧桑足迹。

孔林是孔子的墓地,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孔子逝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缅怀,其弟子有的庐墓,有的“各持其方树来种之”,奠定了孔林文化园林性质。其后,随着孔子地位提高和孔氏子孙繁衍,在历代帝王优崇下,孔林面积不断扩大。孔子后裔不断提高墓葬规格,树碑立碣,建牌立坊,镌造石仪,名士显宦纷纷篆额题文。后人还不断地栽植佳树名木,使孔林最终发展成一个占地183.33公顷、保存树木42000余棵、坟冢十余万个、碑刻4003通的大型人造园林。

孔府是孔子嫡系长支世代居住的府第,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筑群,有“天下第一家”之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为显赫的贵族府第。孔子去世以后至宋代以前,长子长孙依庙居于阙里故宅,看管孔子遗物,奉祀孔子,称“袭封宅”。历代帝王在尊崇孔子推行儒家文化的同时,对其子孙一再加官封爵,赐地建府。宋宝元年间,首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兼曲阜县令,并新建府第,改称衍圣公府。明洪武十年,重建府第,府内始设置官署,后经历代扩建,达到现在的规模。

孔府现在占地12万平方米,按明代一品官府第形制,以明清建筑为主体风格,三路布局,前堂后衙,府第功能分区明确,建筑排列有序。中路前为官衙,供衍圣公处理公务及宗族事务;后为内宅,是衍圣公饮食起居之所。东路前为东学,供衍圣公读书励志、接待官员;中部为家庙,供衍圣公奉祀先人;后部为一贯堂,供衍圣公次子、奉祀子思的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使用。西路前为西学,供衍圣公学诗学礼、诗文会友;后为花厅,供衍圣公闲居。衍圣公的主要职责是护卫孔子林庙、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孔府因此保存了众多的祭祀礼器,最为著名的是清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分别颁赐的中和韶乐乐舞具和商周十供。衍圣公世代恪守“诗礼传家”的祖训,着意收集历代礼器法物,藏品达10万余件,尤以孔子画像、元明衣冠、衍圣公及夫人肖像著称于世。

孔府最著名的珍藏还有明清文书档案,是孔府400多年各种活动的实录,共有30多万件,是中国数量最多、时代最久的私家档案,对于研究明清史特别是明清经济史具有重要价值。

拜谒完孔庙、孔府、孔林后,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去了大型儒家文化主题公园--孔子六艺城。孔子六艺城是一座复古的建筑群,以孔子一生崇尚和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题,运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技术手段,借助音乐、美术、建筑等表现形式建造的一座集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历史性、趣味性及购物、美食、旅游、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城。六艺城独具东方特色的建筑风格生动再现了鲁国民居风貌和民俗文化,让人仿佛置身于2500年前的鲁国都城,大量的史实资料,丰韵独特、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古鲁时期的历史画卷。行走中,追思先哲,参与中,体验民俗,娱乐中,回味历史。

孔子虽然当过几天小官,但他的终身职业是教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认为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孔子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创立和传播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历代帝王尊孔就是这个原因。

今天,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实际工作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我们对儒家思想和孔子的重现,并不意味着要将孔子放回原来的圣坛上。而是"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儒家文化的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服务现实。

孔子提出的"德政"思想,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境界的根基和出发点。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以民为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 。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儒家的"德治"思想,表现出它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当确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神圣观念,并以之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具本质意义的特征和要求。要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人和核心,人民支配权力而非权力支配甚至主宰人民。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chan*]党则须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心处理一切党务和政务,将使人民当家做主作为其执政的实质,积极组织和领导人民行使权力,使人民群众逐渐掌握自己管理自己和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实现权力体制的民主化。

同时,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要真正获得人心即赢得民众由衷地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时刻把民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一切为了民众,一切依靠民众,一切服务于民众。而这些都绝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空话、套话,不能只是将之作为标语口号,而应该并且必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以行动实践和实实在在的成效表明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领导干部确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如此方是以诚信为本而行亲民之道。 

曲阜之行我们找到了答案,孔子的理论和思想没有过时,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乃至世界。今天,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教授中文传播中华文化,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的国力昌盛,说明孔子的影响还在扩大。

曲阜之行,感慨良多,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写,都写不出当时的心情,因为自己所掌握的国学知识少的可怜。我相信,每个去过曲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窗外槐花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四大名捕点评:

对孔子的出生地以及其家世和思想的论述,让人认识到孔子思想的重要性。

文章评论共[16]个
呆贝贝-评论

编辑点评[四大名捕]点评:对孔子的出生地以及其家世和思想的论述,让人认识到孔子思想的重要性。at:2013年09月20日 中午1:40

窗外槐花香-回复这篇文字写的有点冗长,也有点啰嗦,我自己都感觉不满意。本来想写成游记的,却加了太多的叙述。谢谢您的点评。 at:2013年09月20日 中午2:28

呆贝贝-评论

过节了,贝贝送祝福来了!(:012)(:012)(:012)(:012)at:2013年09月20日 中午1:41

窗外槐花香-回复谢谢惠顾 at:2013年09月20日 中午2:29

今日无言-评论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一般人不敢触及,佩服您的勇气。at:2013年09月20日 中午2:43

窗外槐花香-回复献丑了 at:2013年09月20日 下午3:56

绍庆-评论

晚上来拜读佳作,送去迟到的祝福,祝全家团圆,阖家幸福。(:012)(:012)(:012)at:2013年09月20日 晚上9:21

窗外槐花香-回复您好,谢谢您的祝福。 at:2013年09月21日 下午6:02

忘想者-评论

孔孟之道,有其可取之处,但毕竟是巩固统治阶级的产物,有太多局限性。个人比较倾向于“老庄”,修身养性,顺万物自然。问好作者。at:2013年09月21日 中午12:17

窗外槐花香-回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老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当下,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我都喜欢。 at:2013年09月21日 下午6:00

窗外槐花香-回复谢谢您的点评。孔孟思想和老庄思想,都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我都喜欢。 at:2013年09月22日 清晨6:56

今日无言-评论

最近看你在这个网站挺活跃啊,这个网站我从不在上面发东西,没啥意思,编辑写的东西即使狗屁不通,也能获得其他编辑的吹捧,他们相互之间吹嘘,其他普通作者都成了看客。网站也不是几个编辑办的,我们都不在上面发东西,看他们还自我吹嘘不。at:2013年09月22日 下午5:46

心无垠-评论

(:025)(:011)游记多多写点碰撞的思想火花会不会更耐读?大段百度来的东西是不是千篇一律?好多角度。但愿别把它写成重复或众知的东西就好~~直言了朋友~~但你一定还是花费了好大的力气写来了~~认真就好~~赞!加油!at:2013年09月23日 晚上7:58

窗外槐花香-回复这篇文章原打算写成游记,后来却弄成了杂文,有点画虎类犬的味道。孔孟的儒家思想,博大如海洋,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写,都把握不到点子上,因为自己掌握的国学太少太少。至于百度的东西,我承认,有,是投机偷懒的思想在作祟,谢谢您的直言,以后一定杜绝。写文章与做工程一样,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害人害己,还会贻笑大方。 at:2013年09月24日 清晨7:33

东海连云-评论

篇幅太长,不知所云。at:2013年09月26日 上午10:38

窗外槐花香-回复谢谢点评。 at:2013年09月26日 下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