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思念其实也是为了心灵的一种满足心灵苦渡

发表于-2013年09月17日 晚上11:59评论-1条

我已经记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心理学的。只是当年渴望能够看进别人的新房。觉得学好了心理学就能知道大家在想什么。第一次购买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还是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新华书店里。那可是全国著名的大书店。今年去北京,走在王府井大街,过去的模样早就已经不存在了。可是那座新华书店还在。我知道这是刻意留的。要是让开发商们去思考,这地方恐怕都没有保留的价值了。可毕竟是首都,就是装点门面,也得有个放书的地方。毕竟一个民族是不能只凭钞票就可以延续下来的。

那时候第一次走进王府井书店,让我惊讶了。五层高的大楼,竟然全是书。要知道当初我从小县城出来的。我们县的书店小的可怜,柜台大概也就只有三四个。而且不是开放性的。想看什么书还得让服务员去拿。很不方面。当时王府井书店已经是开放性售书了。我喜欢书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当时都有些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现在回想起来很多事情真的就是一种偶然。尽管后来读了哲学,知道偶然也是隐含在必然之中的。可当初真的就是因为一种偶然,让我一生都喜欢上了心理学。当时那么多的书架,那么多的书。我也不知道怎么一下子就走近了心理学的那个书架。看到那么多名目的心理学,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选什么书。最后随便就拿了几本,心想回去先看看。说不定这几本书就能让我看透世界,看透人们的心。

可谁想,我当时拿回的几本书竟然都是巴浦洛夫的研究成果。竟然说的都是动物的条件反应学说。当时我还不理解,心理学应该是说人的。怎么会是说动物的。甚至于我发现巴浦洛夫铁笼子里竟然关着的是一条狗。可怜的狗竟然被打碎了头骨,装上一块玻璃,能够随时观看大脑的各种变化。

再看那些书,几乎全都是一些枯燥的理性术语。反正第一次接触所谓的心理学竟然是是从巴浦洛夫的狗开始的。想想很有点意思。当时我都有些想放弃的意思。觉得如果心理学是从狗研究起来的,那不是说人都有了狗性。不过那时候我心气很高,觉得既然自己想学习心理学,就不能轻言放弃。再说了,既然王府井书店的书架上能放上这些书,那也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于是我就硬着头皮读起来。可是还别说,读过几本书,我便发现,生命的本质在世界的领域里竟然都是一样的。

狗怎么啦,狗在世界里其实也是一种生命。它体现生命的本质价值显得更为的真实。慢慢的我佩服巴浦洛夫了,他大概觉得如果用人来做研究,首先就得规避那些由于社会带来的无耻和不真实。用狗起码不会出现那些不真实。后来我又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知道了原始生命力的伟大。慢慢的我发现,其实要研究生命和社会的自然规律其实根本用不着去研究所谓的心理学,只要能够掌握生命的自然规律,就能够知道生命在某些事物的显现中会出现怎么样的反应。

大今天我知道了人的心理反应其实是包含两个方面的。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精神和物质基础。因为物质基础所派生出来的东西似乎是恒定不变的,可是由于精神世界的不停的变异,所以想从中获得所谓的真理,就有些困难了。所以我现在已经放弃了对心理学的进步一步研究和思考。我只是觉得,对于生命的本质而言,展现过程是非常的重要。所以现在我们没有必要去看人们心理的社会属性,只要看看巴浦洛夫的狗,就能明白,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其实就是生命存在的理由。

不要把社会的属性强加给生命。其实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很多生命的现象其实都是短暂的一现,根本没有所谓的思想过程。不过没有人把这一切说成是条件反射,更没有人愿意把这说成了生命的本能。让我说,今天我们不管是谁,在大脑中产生的原始现象都应该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不管和社会中所谓的高贵生命,还是所谓的低贱生命。他们存在的理由其实都是想保住生命生物属性的存在。要不然,没有了生命,一切关于生命的论证都可以说是伪科学的。因为没有自我的体验,没有自我的证明,谁又会知道最后的一瞬间是个什么样子呢。

就像现在总有些人在思考,死亡是个什么滋味?其实让我说,这就是个不可知的命题。因为死了就不可能存在,既然不存在了,谁又能知道死亡的味道呢?可有些人不愿意承认这点,总是想把死亡的味道真实的表述出来。想想也真的是滑稽可笑。所以说,我们理解心理,很多时候是不用去考虑所谓的社会属性的。因为社会属性体现的是一种统治者的意志,和生命的本质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啦?从那天中午我突然在梦里看见了离世的父亲,最近我的心里总是在思念他老人家。有人说这是因为中秋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我怎么觉得这和中秋没有关系。中秋为什么会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我不知道,也没有认真去深究过。也许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肤浅吧,大概觉得中秋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大最圆的时刻。用圆来标示一种圆满,用圆来表述一种希望。可我想,对于生命的过程有时候我们不该想象的那么草率。不该认为生命的寄托就可以用世界万物来进行比拟。

从父亲去世,我一直没有勇气走进父亲曾经居住过的房间。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害怕父亲房间里的东西勾起我的回忆。快一年了,我还一直纳闷,为什么我就一直不能在梦中看见父亲呢。谁想一个不经意的时间,白天里似乎也没有什么引发的诱因。我竟然用一个完整的梦境和父亲做了最经典的印象交流。开始我还想从心理学里寻找一种答案,可后来我放弃了,因为我知道,这样寻找下去是徒劳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过去我总认为,白有所思,夜就有所梦。可是这次的梦境几乎颠覆了我所有的心理学理论。因为在梦中我看见父亲,就知道他是从那边来的。我们交流也是在论说阴阳之间的差距和优劣。我走进餐馆明明是在白天,可是一碗凉皮还没有动筷子,父亲就来了,这时候我在看外边,天突然就黑下来了。特别是父亲走的时候告诉我,让给他准备点吃的,第二天他来取。我知道父亲已经走不进家门了,所以我就问他老人家我在那里等?他说了个地方,竟然是我天天都要经过的地方。

第二天我没有按照梦里父亲说给我的地方去等他老人家。而是早早的准备了祭品就去了他老人家的坟地。跪在老人家面前,我一边烧纸,一边就对老人家念叨。我知道老人家一定是在那边想儿子了。这么久了,整天总是忙,所以一直也没有来看看老人家。荒郊野外,坟地里显得很凄凉。尽管这里还有爷爷奶奶,还有很多亲人。尽管我知道父亲在那边不会寂寞的。可我想,父亲能托梦给我,说明他老人家真的是想念儿子了。尽管是有我的大脑细胞来完成了梦境中的一幕,其实我知道,这就是生命传承留下来的一种必然。

这几天,也不知道怎么啦,只要大脑一空闲下来,我就想起父亲。特别是从昨天上午开始,我忽然也想儿子了。我知道儿子现在很好,正在做走向工作单位最后的准备。他几乎天天都给他妈妈打电话报告自己的感受。因为儿子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比预想的好出很多来,所以全家人包括儿子都是满心欢喜。可不知道为什么,思念父亲,想儿子却成了我这几天大脑空闲时候交替展现的主题。

昨天下午开会,会议的内容我觉得无聊,就想着给儿子发个微信,看看他在做什么。微信发出,很快儿子就回过来了。说正开着空调在宿舍里看电影呢。听说他现在去的地方条件出奇的好,环境好,吃得好。甚至于都有些奢侈的味道。大概儿子也有心灵感应。很快他又回过一条信息,问我有什么事情?大概儿子觉得我平日里很少给他发这样的没有实质内容的信息。所以也就追问了一句。

我说没事,就是想儿子了。结果儿子回过一段话来。说他很好,一切都好。让我放心,让我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别为他操心。看来儿子到底是长大了。因为是在开会,我也不能全身心的和儿子交流。话语也就到此打住了。今天忙了一天,晚上回家没想到没有电。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啦,我们这里总是停电。说是更新换代。我也听喜欢了。前几年已经更新换代过一次了。原来说最少保证用五十年,可是现在似乎还没有五年就有更新换代了。也许这就是社会的特色。生命的轮回是上帝给的。所以更新换代总还有个谱儿。可现在社会里的很多事情更新换代就不一样了。说不定一秒钟能换出十几代来。

忙碌了一天,有点累。躺在沙发上,因为没有电,我又想起了儿子。于是我问妻子,今天没有和儿子联系。妻子说没有。我说那我就给发个微信吧。过了一会儿,儿子把电话打给了他妈妈,问我发微信有什么事情?他妈妈说我想他了。结果儿子说这不对呀,他老爸可不是这么一个卿卿我我的人,这么多年了,他读大学那么辛苦四年都没有给他打过一个电话。怎么这两天总是想他呢?是不是真有什么事情。我从妻子手里接过电话,对儿子说,想他是生命原本就有的。好好学习,最好准备,走上工作岗位就成了社会中的一员。人生的路就得自己去走了。

儿子答应着,让我放心。就在我正要放下电话的时候,儿子说他昨晚梦见他爷爷了。爷爷给他送来很多好吃的。我问都有什么?他一口气说了很多。当时我惊呆了。怎么他爷爷送给孙子的东西正是前几天我送给他老人家的东西呢。难道生命真的就和我的梦一样,没有阴阳之隔,生命的传递就是这样的神奇让人留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心灵苦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精华: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是的,思念其实也是为了心灵的一种满足
思念虽然会有痛,但亦如人生有痛亦有梦
都只图个圆圆满满地真实的释放
一脉亲情,无价亲情,凭什都无法代替
生命的传递就是这样的神奇让人留恋……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秋节将至,提前祝朋友中秋节快乐!at:2013年09月18日 中午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