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论读书(三)童话恋情

发表于-2013年09月14日 下午5:33评论-5条

1977年的中国好似没有冬天。

那一年的一切都像春天一样赋予新生充满希望。

而1978年的春天来得更早。

那年3月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基本上都是靠人多力量大那种愚公移山似的的笨方法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直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成功后,生产力才得到空前的发展,而且这时候生产力的发展一年胜似千年。

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靠的不再是人多力量大愚公移山似的笨方法,而是依赖于科技。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

可是,中国的教育在十年文革浩劫中被摧残得很惨。

虽然文革是一个遗憾的时代,也是一个悲剧的时代,甚至像邓小平后来总结文革历史教训时所说的那样:“‘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令全国人民追悔莫及,但值得庆幸的是文革时期那种所谓的“读书无用论”随着“四人帮”的收监候审宣告结束。

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明确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于是,读书有用成了新的共识,复习参加高考上大学成了全中国人最时尚的选择。

恢复高考后,很多在文革中耽误掉的学业得到了很好的补救,很多早早丢下课本参加劳动的学生重新拿起课本,重新学起。那时候有很多人在十年文革的耽误下,早已增了年岁,甚至早已为人父为人母,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复习知识参加高考,有些人可能一边带小孩一边学习,而有些年纪稍大点的,可能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参加高考,甚至父子成了同窗,哪怕跟儿子一起读书都乐意。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上正常发展道路。

中国历经了十来年的突击教育,中高等教育卓有成效,社会上稀缺的知识分子科技人才得到了很好的补充。中国又开始变得人才济济,中国的经济文化又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是多么欣慰的事情。

可好景不长,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读书无用论”又冲击着读书群体,又出现很多中途辍学的怪现象。

改革开放后,农村包产到户,城镇发展私有制,转眼间,“姓资”和“姓社”都是亲生儿子。中华大地被改革开放的春风轻轻一吹,不管是沿海还是内陆很多地方很多政策都宽松了,原本死板的计划经济也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一切以市场为主导,而私有制经济也逐渐出现,特别是从那时候开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许多没有读过多少书、又没有进入国营事业集体等等所谓“单位”的人,首先进入了个体户的行列而勤劳致富。由于体制等原因,教授、医生、教师、公务员、工程师等依然在单位拿着固定工资,而那些个体户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率先成为先富起来的人。

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读书无用”,他们的眼睛里只有钱。那时候,有句很经典的口头禅就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人的眼睛一旦被眼前诱人的利益迷惑就很难有清醒的头脑。于是,很多莘莘学子离开象牙塔义无反顾地辍学回家,有的进了工厂,有的摆起小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中途辍学开始所谓的创业。

没几年,刚刚好转的高等教育又陷入僵局,“读书无用论”又重新抬头。

如果,科学家都不造原子弹去卖茶叶蛋,医生都不拿手术刀改拿剃头刀那也不是办法,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随着那些变态的口头禅的传开,“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死灰复燃。

眼看教育陷入僵局,读书成了最奢侈最失败的投资,这可麻烦了。于是,有关部门又想了一个高招。各行各业评职称什么的都开始跟文凭挂钩,只要没有文凭的,哪怕你再有能力,提干都靠边站。

加上那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实现“精兵简政”,各行各业大量裁员,员工纷纷下岗。各行各业在谁走谁留的关键问题上,文凭一时间成了硬性指标,倍受欢迎。

于是,那些出去打工了好几年的人开始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知识还是不行的,于是工厂里面上了好几年班的人又纷纷辞职,重新参加高考,重新进校学习。即使为了养家糊口一时半会不能辞职赋闲的人也到各大书店买来比人还高的专业书籍,没日没夜地自学苦读,各大考证机构忙得不可开交。

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幅提高,各行各业发展更加迅猛,更加迫切需要各种人才。人才稀缺时,不管学校好坏,只要有一张大学毕业证书,都被视为栋梁之才,都被高薪聘进各行各业。一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拼命的读书,都打算靠文凭实现一个华丽的转身,即使不能裂土封侯,至少也要衣食无忧。

那时候有一个很时髦的词叫“考文凭”。

社会上急需有文凭的人才,各大高校开始抓住机遇,一而再再而三的扩招,让更多的人进了高等学府深造,让更多的人拥有一张文凭,以满足社会上人才的紧缺。

那些年的大学生相当的吃香。很多高校学生甚至还没毕业就被各行各业早早预定完了。

包分配,铁饭碗,成了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读书有用,知识改变命运又不知不觉间成了时代的主旋律,真是令人欣慰!

童话恋情,于,厄瓜多尔

2013-09-12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童话恋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精华: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作者通过中国现代人们对读书的认识的一些反复,写出了论读书系列好文。
此篇从1977粉碎“四人帮”后开始写起,写到读书有用成了新的共识,复习参加高考上大学成了全中国人最时尚的选择。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读书无用论”又冲击着读书群体。到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读书的重要性。虽然对读书的认识在反反复复,但最终回到了正途。
只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真正因为喜欢读书而读书,而不是为了一张文凭而读书。这样读书产生的作用才会更加的强大。

文章评论共[5]个
呆贝贝-评论

童话的此系列为杂文带来了关于读书的一些思考,可以让读者在回顾历史的同时,看到读书的作用。问好童话!at:2013年09月14日 晚上11:50

童话恋情-回复谢谢贝贝! at:2013年09月15日 清晨5:05

空浪-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作者,请午茶!at:2013年09月15日 中午1:25

童话恋情-回复谢谢空浪留评! at:2013年09月15日 下午3:04

点墨岁月-评论

文革让中国人才储备断层10年,而这10年让中国的发展滞后30年。可悲啊!学习了!at:2013年09月15日 晚上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