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个人行为,它不该附着于某个圈子的某些人;当他完成一首诗,这首诗就已经有了它自己特定的命运:它要么飘落到河里,被一股萍藻所吞没,要么幸运地找到了一方沃土后生根发芽抽枝。真正优秀的诗总能找到适合它的土壤,尽管它一时半会儿被吹落在沙地里;即使被萍藻裹挟着的诗,萍藻也能在沉默中体认到它的不同;惟有那些经不起时间检验的诗,才会被萍藻所吞噬,或蜕变成它们的同类。
写诗是个人行为,但不意味着诗的内容也围着个人打转,为自己生理构造中简单的情绪起伏去制造那些激素。诗人往何处去,诗就往何处去。诗人有时会在诗中去寻找答案,而诗也会反过来拷问诗人;它会将一段记载的历史串联起来,以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类型,让诗人去自我判断。这时,诗人需要听到别人的声音,他需要得到别人的意见,这时写作已不是个人行为,它亟待评论家去点评它作品的价值和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如果这时有善意或恶意的回声,都会多少影响到他对他自己作品的态度,尽管他会否定这一点,他会说,诗有它自己特定的命运。这是幌子。他要活着看到自己的成功。他希望有更多的善意的批评,他要伪善,善于与人应酬,才能得到这些。
他想要一群人,读者和评论家,但读者在哪里?读者在当代基本也是写作者,他们的作品同样也需要他人的眷顾。于是乎一些有趣的现象便产生:甲明知乙的作品不行或不符合他的审美观,但由于对方的热情或别的用意,也礼尚往来地回以热情。时间一长圈子便形成,责任便形成:你便腾不出时间来忙于自己的写作,你必须挤出一部分时间来“参预”到群体中去。于是最“热情”的人的作品被公认为最出色,谁也没有异议,心存反对的人也将在某一天得到他的褒奖后改变想法:诗坛需要这些人,一些热情的活动家,既然活动家也扮演着诗人的角色,既然诗人们都那么自恋和冷酷,那么剩下的他们——活动家们,就该理应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享受保留或剔除天才的特权。这是多么符合逻辑的怪诞事情。
活动家们要组织一群忠实的喽罗,活动家们把持着诗坛的走向、动向和规划。评论家为活动家们所钦定的诗人服务,他们首先接受的不是你的天才,而是你的为人,他们常常把做人第一挂在口边,你愈孤僻,愈不迎合他们,你愈不是人。
我渴望确有才华的敢于毛遂自荐的诗人更多的出现,因为那些人总比干等着被他人收买的人来得强。他们拒绝合作,在诗的内外艰难地跋涉,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他们能成为任何人,能生活在他方,用天赋异秉的眼睛观察着社会,用超群的想象力来营造一个神奇的世界,如兰波和坡那样天才纵横、无可比拟。天才只凭感觉做事,他若赞美你,就是赞美你,他若批评,就是批评,没有别的解释。
我渴望大群的诗人被饿跑,但不要饿死,社会没有喂养诗人的义务。一个连自己也养不活的人被饿跑,跑到现实中去提炼真实的生活素材——如果这群没有想象力的诗人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和实在不自信的话,被饿跑是很好的下场。只有真正的天才会留下来,生长在又跑进来的和衣食无忧的一直在此的一批人中间。这中间端坐着能使你的作品收进纸刊和网刊的庸人,他们现在是皇帝。但天才仍旧独来独往。
向何处去?所有的链都可以少掉天才。流水线业已形成。写完诗的人一会儿工夫就得穿上评论家的外衣,客串一下伪道士的身份,对你说:“做人第一,写诗第二”。你一旦也掌握了这套伎俩,就可以在不会评的状态下去干涉诗以外的部分,而且在任何场合下也不会犯错。尽管谁也看不到谁,除了面对文字,我们还能看到什么?!
在这个习惯把生人煮成熟人的诗坛,你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熟悉人的面孔,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妥协和屈服。我们的风格就是集体的风格,也就是丧失了个人的风格后,形成的风格。
赵阳 于2006-5-15草
-全文完-
▷ 进入石子赵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