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对人来说是一种情结。尤其对男人来说,更是一种象雾又象梦般的遐想。
最近去参观了成都车展,近距离地与各种名车亲密接触,那里人山人海、熙来囊往的热闹景象,就象农村过大年逛市场,到处都是人头,到处都是熠熠如锥又缭乱迷离的眼神。车,对普通民众来说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是走进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代步工具。
记忆中最早对车的印象是在年少时,那时我们山区偶有拖拉机光临,我们几个伙伴就抢着爬到驾驶位去按喇叭,更有趣的是在拖拉机启动后,一众小伙伴争光恐后地从后面去追,跑得快的就抓住货箱架,吊在上面得意洋洋、大呼小叫,追不上的只得在后面望车兴叹。从此在心中默默地树立了一个理想: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拖拉机师傅!
读初中时,自行车在农村已经得到了大量的推广使用,我们家的第一辆自行车是从亲戚那借买来的永久牌加重自行车,这种自行车轮子大、座位高,而且车身三叉戟处有一个很长的横杠,使得矮小的我们只能单脚踏在脚踏板上滑动,根本无法真正的骑上去。但是,我们却觉得它是我们家最现代化的用具,只有收音机能与它媲美。那时,公路(严格来说是机耕道)还只通到村大队,我们家离村大队还有好几里山路,每次外出归来,都要杠着自行车爬坡上坎的回家,从那时我们就深刻的体味着“自行车骑人”的艰辛与无奈。记得,当时书本上常读到的一句最神圣的话是“到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我就认为,迫切实现不让“自行车骑人”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之一。直到我高中毕业,我们仨同学周末仍然从50公里外的县城扛着自行车翻山越岭回家,其中的甘苦乐趣值得一辈子回味。
我的初中学校座落在一个火车站旁边,周末回家必须要走很长一段铁路,尤其要经过一个隧道,胆小的人根本不敢一个人走。那时站在山顶上看见一列列很长很长的火车,从隧道这头钻进去,然后又从隧道那头钻出来,象极了在菜叶上爬行的毛毛虫,觉得很新奇,很想亲自坐上去体验那种爬行的感觉。于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神往。
第一次到成都就是从初中学校旁边的火车站乘车到成都北站的,一出站台,就看见很宽很大的北站广场,广场旁边的柏油马路上,穿梭中来来往往的人力三轮车,而公路两边还有更多的三轮车在一辆一辆的排着候客。看着陌生的人流,繁华的都市,当时有种朦胧的冲动,心里想:要是我能在这个城市立足,当一名三轮车车夫就知足了。
后来,历经周折,自己有了点小事业,终于有了第一辆属于自己的的汽车—长安牌面包车,那个车牌号至今仍记忆犹新。到90年代末又真正的拥有了自己的轿车---桑塔纳,那时汽车绝对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一项投资和资产。可以没有房子,但不可以没有汽车。
现在,换车频率似乎快了些,而理想中爱车的目标却永远是那么的朦胧与遥远。
看见车展上各种品牌各款型式的豪车(和靓女),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失落且失败,有句广告语说得精妙:男人选车就象选对手,至少得跟自己一个量级。不禁扪心自问,我现在能选择哪个量级的车呢?
呵呵,“i have a dream”。
是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一个拥有豪车的梦想,意气风发的我们难道真的就甘心让它仅仅是一个梦想吗?
-全文完-
▷ 进入万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