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来临。偶尔去了一趟苏州的观前街,顾不上逛商店,却被路上千姿百态的女性着装大大吸引。而吸引我的,还不仅是婀娜多姿的身段和流光异彩的服饰,更有几个妹妹的大胆超前意识让我一惊:一个穿着厚底牛皮鞋,牛仔布低腰裤,露着一截腰腹,厚棉布t恤,热得可以;一个低胸白色棉内衣,镂空手织红外衣,惹得路人目光不由自主。
着衣的轻松,是和思想里的自由开放一脉相连的。宽松的社会氛围对思想开放的年轻女人是一件幸事,也为心态年轻的年长女性了却生不逢时的缺憾。而这不仅增添了人们赏识的素材,也给女人展露美丽,男人“顶礼膜拜”拓宽了无限的空间。女性永远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小家碧玉”定格了苏州城市的风韵,这与古城风貌相得益彰;上海的小资来自上海女人于街头的一抹高挑的眼神。而服饰更是各地风情之所在。
谈及服饰,我便思及唐朝女子的模样和装束——我的最爱。面如满月,额上贴着花黄,云髻高耸,用刨木花水把头发抿得光光的,然后穿上轻罗薄沙,手里拿一柄团扇,在宽敞的楼台亭榭里走来走去,或者倚栏观鱼,扶门赏花。衣服飘飘扬扬,宽袍大袖,里面是或霞绯色或湖兰色或银紫色抹胸,露出白白一截胸脯,却不觉得色情;贵妇人还会在臂上挽一条长长的带子,纯为装饰之用。如此细碎的装饰,道出了那时生活的悠闲,是今非能比的。
还喜欢红楼里女子的着装,觉得她们穿得特香艳。下雪天黛玉一身衣裳让人着迷:“……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髦,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涤,头上罩着雪帽。”一个细腻精致的贵族小姐跃然纸上。而凤姐的装束就表明了她的身份是一个粉光脂艳、不怒而威的当家少奶奶:“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如果无权无势无靠山,哪里敢穿得这样耀眼华贵。
比起这种描写,后来高鄂对女子们的着装写得就粗疏得多了,也难传神。“黛玉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头上绾着随常云髻,簪上一支赤金扁簪,别无花朵;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棉裙。”读起来也就是一件衣裳,没有灵魂。
对女子着装最有研究的是张爱玲。她笔下的女人如此传神,都与那些“女人”服饰的丰富有关,而正是这些服饰的搭配透露出了各自的性格和地位。张爱玲还写到女子服饰和社会观念及文化程度的关系。往往社会越开放活跃,女子着装越大胆创新,例如唐朝;社会越愚昧落后,女子着装越谨慎小心,例如明清以后。直到最后,女子们讲究笑不露齿,行不动裙,里面小袄,外面中袄,最外面还有大袄,就像《橘子红了》里面的大奶奶与三奶奶,低眉顺眼,被衣裳压得抬不起头来。
写到此,我便觉当今的女人是幸运且幸福的,世间多少的衣裳等着你来穿,多少的饰品等着你来带。“世上无丑女”,有的只是千姿百态、独具一格的你。
附:苏州三条著名的街:
1.观前街:姑苏著名的步行街。从观东的醋坊桥起,有始创于清康熙二年的陆稿荐肉铺,
创建于道光八年的金铺恒孚银楼,始创于清同治年间的巨成祥腿栈,采芝斋,
黄天源糕团店(《红楼梦》第11回曾写到的枣泥山药糕即为其名点之一),
松鹤楼,太监弄与北局,以及玄妙观。
2.十全街:享誉中外的工艺特色街。女性服饰小店为街中别致一景。另做一广告,我的
老家南通的蓝印花布在亦有门面。
3.虎丘“婚纱一条街”:无数女子向往之所。将婚纱一条街置于风景点虎丘,独享清闲。
街中经营各国婚纱,即使一览,亦会倾怜。
-全文完-
▷ 进入榆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