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苦涩童年覃海波

发表于-2013年08月30日 下午5:23评论-1条

想起童年,除苦涩这两个字以外,川似乎找不到更适合形容自己童年的词语了,“苦”和“涩”已构成为冰川童年时代的全部。

尤其让冰川记忆最为深刻的一次是他小时候,不喜欢吃洋芋,具体不喜欢到什么程度,可用一个“怕”字来形容,那时不比现在城市里的小孩,对吃洋芋却成为一种时尚和渴望。

说起洋芋,川还深刻地记得,那时候因为家里穷,每年阳春三月以后,家里昨年所生产的大米和玉米就被家里人吃了过精光。于是,每逢这个最繁忙的农忙季节便才成为川最难熬的日子,也是他父母最为难的日子,当然也包括当时大部分农村老百姓。虽然没有大米和玉米填肚子,但地里的活还得干,干不好来年会过得更糟、更艰难。为了能让生活过得好一些,川的父母却是想方设法去亲朋好友家借上一点包谷抑或谷子来,混着洋芋、四季豆、豇豆等菜食当饭吃。那个时代,当然也不止川一家差米饭吃,是大多数人家都差,即使有小部分人家不差饭,但都是吃两造饭,甚至三造饭。

那时候借粮食是要算利息的,当年借100斤包谷次年还100斤谷子、借100斤谷子还150斤谷子,次年不还者实行利滚利,以此类推。借粮食虽然要利息,但借粮食还得讲关系,还得提前预约,否则即使需要利息,你已未必能借到粮食。因为当时没有饭吃的人家太多,其次是有粮食人家还要看你的还账能力和在当地群众中的信誉度,再次是借出户粮食其实也并不充裕,只是他们省吃俭用从嘴里腾出来的。

就这样,粮食不够吃的人家就是越来越差粮食,到了最后,哪怕能借上粮食也未必敢借的地步,只好用杂粮抑或菜类充饥,童年的川家就属于此类,也因为如此,童年的川是多么地渴望能吃上一碗白生生的米饭。

有一次,因为川家里连续五天没有包谷和大米吃,唯有的就是洋芋,朴素的父母为了让洋芋吃起来能有滋有味些,他们改变着方式吃洋芋,今天吃水煮洋芋,明天糖精洋芋,后天水煮洋芋片,就这样变换着吃,直到第五天,川因为实在哽咽不下太多的洋芋而饿倒下了,白天哪里也不去,只能和弟弟瘫软地睡在由一块块宽而薄的石块铺就的街檐上。

看到此情此景,川的父母可是记在心里,苦在眉宇,忙翻箱倒柜从家里的柜子角找来10来斤谷子晒在簸箕里,这可是川家里唯一的一点粮食了,为了不让家禽和飞鸟吃粮食,父母让川坐在街檐上看谷子,那时候的家禽与飞鸟可是分外的饿嘴,严格来讲,也不能完全怪它们,到处都无多余的饭粒落下,它们能不饿吗?

由于家禽与飞鸟不停地向簸箕里抢食少得可怜的谷子,由于长时间的饥饿,川实在没有力气支撑起自己的身体,每当用双手支撑起身体不到数秒钟,他还没有来得及起身就又倒下了,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来抢食。

这是冰川童年记忆里尤为深刻的一次,也是因为他不喜欢吃洋芋饿得最老火的一次,他也是家中唯一最怕吃洋芋的一个,他家有姐姐弟弟各一,但他们都相对要好一些,由此,饥饿也成为川童年时代的代名词,渴望能吃上一碗米饭甚至包谷饭,特别是每年的阳春三月后,成为川童年最为深刻的记忆。

川家里穷,但他家可还有一个更为穷苦的伯父,他家可是有时连洋芋也供应不上,川父亲是一个最够哥们义气的老实人,每当这时候,他都会主动为川的伯父家免费提供一些洋芋送去,让他们也能顺利度过难关。

对于这样的事,川的弟兄姊妹们都不能理解父亲,说自己都在死亡边缘线上挣扎,干嘛要去帮他们。最让川弟兄姊妹不理解父亲的是,川家和伯父家打伙修房子,当房子修造结束后,一账算下来,伯父家应拿出八百元给冰川家,川的父亲在未征求家人同意的情况下,却一个人自作主张就送给了他哥哥家。对于当时来说,八百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还有一次更不可思议的事,现在说来其实也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而应该叫助人为乐,沿河县官舟镇有五个外出务川厂矿背煤炭的大男人,回家途经冰川寨上时,因为天已大黑了,五个大男人在寨上一路沿路问了数家人户借息,没有一家愿意为他们提供方便,所谓借息,实际上就是免费提供食宿,在那个年代,人人都不能自食其力的日子,借息却成为天大的困难,但川家房屋坐落在公路的下方,距公路大约100米,根本不顺路,寨上人都知道川的父亲是极好的良心人,于是就跟五个男人说,你去马路下边那家吧,他们肯定借息。

当五个大男人哭丧着出现在川家门口时,川父没有任何思索地答应了,并忙煮来了洋芋给五位素不相识的过客吃,还安排好他们的住宿,川父母的被子也被用来让给了客人睡,而他们自己却只有睡稻草和包谷壳。

川家虽然穷得连饭都供应不上,他的父亲并没有忘记很早地将孩子送到学堂上学,川可是寨上同年孩子中上学最早的一个,那年,川刚好七岁,背的书包跟现在乡村干部挎的“雷锋包”极其相似,只是川的书包稍稍小一点,上面没有雷锋的图像,颜色更深绿些。川在寨上也可是最听话的孩子,寨上的父母常以他为榜样教育自家的孩子,他不爱说话,但只要是老师和家长安排的事,他都会不打折扣的百分之百完成。他每天上午,天刚蒙蒙亮就悄悄起床,脸也不用洗,牙也不用刷,就牵着家里的黄牛到公路沿线,让它吃马路边的青草,有时候川手里还要捧上一本书,当牛在低下头吃青草时他就看看书,快到中午时分,他才将牛匆匆赶回家,吃完午饭后再背起书包到学校上课,上完一天五节课后,下午放学回家,他再次将牛牵往山涧、田野抑或公路边,将牛看饱了才回家,不去看牛时,就和弟弟在家里刮洋芋,不会煮饭时,就等爸妈抑或姐姐干活回家后再煮饭,会煮时就自己亲自动手煮饭,当他稍稍大一点时,早上望牛就改为上山打牛草,这样就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帮助家里干活,川的小学生涯几乎就是在这样一种轮回中度过的。

那时候的川最渴望赶场,但他几乎没有去过,让他记得最深刻的一次赶场是在他读二年级的时候,他与父亲一同去赶场,父亲给他买了一个馒头,他刚吃上几小口,由于从来没有吃过馒头,实在太好吃了,他舍不得吃,于是悄悄地将馒头塞在裤兜里,等上一会儿再分下一点塞到嘴里,他记得那是他一生中吃馒头吃得最香的时刻,一直到下午回家,那馒头都还有大半个没有吃,这也是他儿时记忆里唯一的一次赶场。

川的父亲还经常教育他要好好念书,只有念好了书长大以后才会有出息,才不会淘气,川父亲还经常向川讲述他祖宗的一次不幸,就是因为当时川祖父的父亲正富不识字,被他的干爹将所有有用的土地字据作为己有,将没有用的字据让他好好保存,等到时过境迁后,突然向正富提出要收回他家的土地,正富听后大吃一惊道:“这可是我祖宗遗留下的田土啊!怎么成为你家的了。”

在那个时时处处都以字据为凭的年代,正富与他平日里最亲近的干爹没有经过几个回合的唇争舌战后,正富就败下阵来了。

为了不留下后患,正富干爹还请来专业杀手追杀正富全家,于是正富全家在一阵凄风楚雨中,家败如山倒,被他的干爹赶出了祖祖辈辈都未曾离开的岩后。

为了生存,正富全家老小经过徒步前往务川,在一个远离乡村的五面茅山建立了新的家庭,定居不到十年时间,因为水土不服等原因,正富家十口人死了六口人,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生存下去,正富之妻田氏再次将全家迁回阔别十年的故土,方才勉强将田氏所生的三个男孩顺利养大成人。

每当说起这些,川父的眼睛都会潮湿好一阵子,为曾经祖宗因为不识字造成的不幸而难过,并以此来鼓励孩子一定要好好珍惜难得的读书机遇,要以祖父的父亲正富引以为戒,切莫重覆旧辙,只有读饱了诗书将来才会有出息,才能不会被人欺负,才会光宗耀祖。

每当这时,川的心里就会堵得异常发慌,愤怒难平,有时他还会狠狠的骂上几句“真他妈的没有良心”,方才解恨。

据说正富的干爹家到现在已是人才两空,也得到了上苍应有的惩罚。

每当川想起父亲的教诲,他读书却是格外用心,每天只要有空总是书不离手,他想永远告别那段曾经的血雨腥风,更不敢重覆旧辙。特别是川晚上学习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煤油照明,于是父母就从川的姑爷家的松树林里捡拾些松油来当煤油用,川每天就在那微弱的灯光下学习。

在上学中,川同样遇到了不少麻烦,特别是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因为家里没有钱报名,开始都是先欠着,等父母找到了钱后才给学校送去,由于欠费时间长了,学校的老师就会不高兴,苦于没有钱及时上交教办,于是学校老师找学生要学费却是常有的事,开始时,老师每天放学的时候都要念上一遍,谁欠学费,差多少钱,点一下名那并不算那样,最没有面子的是,学生差钱被老师强制赶出教室,要家长把学费交了才可继续上课。

每每这时,川并不能理解父母的难处和苦衷,甚至为此生过父母的气。当川一个人静下来思考时,寨上同年的孩子都还在家里玩泥球时自己却开始上学了,一想到这些,他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至少比起同年的他们来说他是幸运的。不过说来也是,在那个生活都难于解决的时代,愿意将孩子送往学堂读书的父母是不多见的,更何况川家那么穷。

“只有鼎罐里煮漭漭(饭的意思),哪有鼎罐里煮文章”在那时农村最流行这样一句话,说的就是有吃才是硬道理,就像邓小平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一样。

在穿着上,川记忆最深刻的是在炎热的夏天,能拥有一双凉鞋多好,这个梦想一直到川读完初中都未能实现,那就更不消说拖鞋什么之类的,川的童年的夏天是裸着脚走过来的,脚底上有数不完的老茧,具体老茧老到何种程度他可以用一个故事来告诉你。

据说川读三年级的秋季学期的一天,川的脚底不知道是何原因,莫名其妙地肿了,肿到脚不能落地,当然也不可以走路去读书。经过川母亲多次寻找病因,都没有查明具体原因,最后终于在一天下午,病因在川母亲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原来是川的脚底下有黄豆大小的石子陷入皮肤里,当把病因去除后,川的脚不治而愈了。

很难想象,一颗黄豆大小的石子陷入了川的脚底,他却丝毫不知,可以想象川的脚底究竟坚硬到何种程度,但这种坚硬他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常年累月裸脚走路带来的直接结果。

对于炎热的夏天,谁都希望有一双鞋穿在脚上,一是走路方便,不用担心踩到蛇虫蚂蚁,更不担心地上的石块、木刺、玻璃之类的东西划破皮肤,其次是没有鞋穿面子上也过意不去。

川因为没有鞋穿就遇上了这样的尴尬,他还深刻地记得,那就是他参加小学毕业考试那回,因为要到镇上去参加统一考试,为了障于面子,同学要求川穿他弟弟的凉鞋去参加考试,由于同学弟弟的鞋太短,最终川还是裸着脚到泉口参加了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

就是到了中学时代,川的脚上穿的仍就是一双又旧又破的解放鞋,一直到川进入了中专后,川方才与解放鞋依依惜别。

这就是川的童年,也是七八十年代边缘山区农村大多数孩子最真实的写照。(覃海波)

2013-8-28 于德江钟鼎山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覃海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流水宛延点评:

川的童年也是那个时代农村很多人的童年,对很多人都是最深刻的记忆。有的村里是只吃土豆,有的村里是只吃红薯,我们现在把这些东西都当好的了,但是经历过那样时代的人现在看到这些仍然不吃。有时候记忆是顽固,它可以让你保持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本篇小说是对特定时代真实的写照,推荐了。

文章评论共[1]个
月下的清辉-评论

淡淡的日子淡然地过。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时间久了,也就淡了。at:2013年08月31日 晚上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