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莎车
——《丝路觅宗》系列纪实散文之一
地址:南疆莎车县
地理坐标:经度77°13'51.1" 纬度 38°22'32.9"
海拔高度:1246米
这是塔里木河上游的干流叶尔羌河,也是南疆最大的冰河。她发祥于帕米尔高原的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之间。一路飞流直下,冲出万山之后,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端,以雪水滋润出南疆第一绿洲——莎车绿洲。
南仰昆仑,北出瀚海。这是莎车的大气魄。
此刻,我伫立在叶尔羌岸边,新兴的莎车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在南疆诸县城中,算得上最繁华的县城之一了。而眼前的繁华,却是源于两千多年以来的文明滋养——于是,一袭对于遥远莎车的怀念与追思之情,便油然而生。
莎车,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475-221年成书的《逸周书?王会解》,到了两汉时期,莎车国凭借莎车绿洲居然发展成为可以左右西域局势的强国,以莎车王延、儿子康和其弟贤都先后得到朝廷的册封为证。汉光武帝刘秀甚至还任命莎车王贤为大汉西域都护,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由西域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该职。
——这个夏日,一阵从北面的大漠吹过来的风拂过我的脸颊,热热的,像远古的骆驼的脊背。我看到那些从中原西来的商队,穿过鄯善(今罗布泊东北)穿过于阗,正朝着我走来。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自鄯善傍南山,陂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可见,莎车,就是丝绸之路南道在翻越帕米尔高原之前的最后一站。
迫不及待回到下榻的宾馆,打开地图——其实南疆的地图我早已经了然于心——非得要以实物证实自己的猜测:是的,汉代的丝绸之路南道,从于阗到莎车以后,并不是像今天的多数学者认为那样,经疏勒(今喀什)然后翻越葱岭。那样走至少多走了500里。古老的丝绸之路南道,其主体部分,应该是出莎车,即西南行,沿着叶尔羌河北岸,经喀群进入库斯拉甫到大同两河口然后沿塔什库尔干河溯流而上经石头城再经达布达尔到瓦罕古道进入克什米尔地区最后分别进入南亚和中亚的。
也就是说,从莎车到帕米尔高原石头城的300公里古道,是被今天的史学界忽略的丝绸之路。以央视近期播出的纪实大片《新丝绸之路》为例,其中的第九集《十字路口上的喀什》中,就做出了“丝绸之路的南道与北道,交汇于喀什”这样一个错误的结论。——人们忽略了一段重要的史实。
而我发现的这一段路程,恰恰是自公元前二世纪以来古老丝路上最关键的一段,因为它是丝路南道商队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后,翻越葱岭的唯一捷径。
——夏日的月亮从窗外明晃晃地照进房间,正契合了我无法成眠的心情。窗外,新莎车建高楼的塔吊们还在忙碌着,而我分明看见一支骆驼商队,在月光下,沿着叶尔羌河,溯流而上,朝着葱岭,艰难前行……
不,我不能呆在这豪华的宾馆里,任先人们在自己的目光下,艰难跋涉。我得去追他们。我必须追赶他们。这是我的职责。
我再一次展开地图,用粗笔把明天的行程勾划出来:莎车——喀群——霍斯拉普——库斯拉普……
如果说,随着时代的变迁,道路可能被遗忘,而作为一段连接地球上东西方两大辉煌文化体系的历史,却是不容遗忘的。
太遥远的莎车古国,极艰辛的丝绸之路,既然今夜我发现于斯,就是接受了某种庄严的嘱托。我决定重走两千年前的先人们无数次走过的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丝绸之路。
明天。
(说明:本篇开始,连续10章,关于丝绸之路南道考察的纪实散文首发烟雨,请勿转载。谢谢。)
2013年8月7日
-全文完-
▷ 进入致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