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文字 零碎多少记忆冰山雪峰

发表于-2013年08月22日 晚上11:31评论-5条

每一个文字就像富有感情的一张脸,在你最美的心情里摇曳芬芳。当你纠结时它陪你郁郁寡欢,当你忧郁时它陪你黯然神伤,当你崩溃时它陪你潸然泪下,当你高兴时它陪你雀跃欢欣。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它陪你豪情万丈、霸气冲天。当心情沉重抑或轻盈时,文字就是最好的佐证,它会不失时机地绽放出娇艳的色彩,或许是黯淡的愁云,或许是天堂的虚幻,或许是地狱的黑暗。有时文字也会主导着你生活的航向,主宰着你生活的命脉,左右着你的人生轨迹,甚至跌落在你记忆的长河中,沉淀在你往昔的故事里。文字记述着岁月的年轮,零碎着朴实的生活,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与低迷,一迹墨痕,回味流年。

记录人生浮沉的文字,有华章,也有败笔;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失忆,也有义气;有单纯明净,也有繁杂阴郁;有真情热烈,也有寡欢郁郁。看着那些曾经记录着自己心情的文字,翻着还是小学时期的歪歪斜斜的日记作文,忽然间翻腾出诸般感慨。细细咀嚼,朦胧间却发现时间在企图逃离,文字在和我挥手道别,那些泛黄的记忆承载着流逝的岁月,瞬然间太多的感慨铺天盖地扑面而来。轻轻折叠记忆,在每个夜静更深的日子里,文字就像我最忠实的粉丝,在万籁俱寂时会聆听我的绵绵心语。每一次潜行在文字的瀚海里,习惯了在别人的故事里沉浸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回味咀嚼……细细品味时,偶然间感觉到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中,有那么多的不堪回首,那么多的难以忘怀。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文字,喜欢用稚嫩的笔、幼稚的眼,童稚的心记载着那个特殊时期的点点滴滴。如今,当再度打开之时,却不愿再去回味那艰涩的岁月,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在我还上二年级的时候,四清文革期间,无辜的父亲被冠以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为此而无端受累,被批挨整。放眼望去,满街都是声讨父亲的大字报,父亲帅气高大的身材被一帮无知的红色当权派们肆意折腾着,他们让他头戴用报纸糊成的高帽子,并被红卫兵簇拥着批斗游街……万般无奈的父亲在极端悲伤和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趁着深夜逃跑了。

父亲一走,他的妻儿却成了替罪羊。性格坚强的母亲忍受着屈辱,带着我们哥俩承受着常人难以经受的歧视和苦难,当时的境遇真可谓是如履薄冰、举步维艰。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特别时刻,我只能用小学二年级的文化去看满墙的大字报,从中寻找父亲的名字,去领会那些“铿锵有力”的文字和“义愤填膺”的怒吼,回来后便将自己的痛苦和辛酸用幼稚的文字一一记录下来。善良的母亲目不识丁,可心里牵挂着远遁他乡的丈夫,更密切关注着当时的政治运动新动向。可是,要得知这些,唯有等我去大街上偷偷看完回来细说给母亲听,母亲的心里才能明白几分。幼小的我,深知母亲带着我们哥俩生活的艰难和苦涩。每次只能在大街上行人稀少时,顶着朔风,在灰暗的天空下一人踽踽独行,生怕看到别人鄙视的目光。为了尽量减轻母亲的痛苦,我常常都是报喜不报忧,我不想看到母亲凄苦无助的眼泪,不想听到母亲无可奈何的叹息。而无奈的生活,总是让母亲悲多喜少,每次读着母亲的辛酸和眼泪,小小的我常常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让凄苦的泪水打湿我歪歪斜斜的文字。现在还依稀记得我的日记里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娘,半夜又听到你哭了,我躲进被子里,我也在哭,可是我很小,打不过他们,等我长大了,娘,我一定会给你出气的。”

翻着泛黄的稿纸,还有那褪了色的铅笔记忆,一丝烟雾笼罩着我的双眼:“娘,对不起。我不偷钱了,我看到你流泪,我好害怕,娘,我错了。”一次,爱书心切的我,背着娘偷偷地拿了娘的钱溜到街上去买了几本小画书,什么《游击队》、《民兵连长》、《苦菜花》……在那个一切都非常贫乏的年代,我实在受不了那迷人的连环画的诱惑,才会有这样“铤而走险”的举动。得到这些小画书之后,我如获至宝,反反复复地翻看着,直至全部被翻破了,翻烂了,最后能够倒背如流、熟记于心。因为就当时而言,我实在是太喜欢文字,太爱看书了。这些岁月的印痕必将成为我心灵深处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其中,有母亲那举到半空却舍不得落下来的手,满含忧郁的眼神,还有母亲最后抱着我流着泪说的那席话:“孩子,娘知道你喜欢书,可是娘没钱,咱家……”母亲哽咽得泣不成声。那时我对天发誓,并用文字郑重其事地记下这段话语:“娘,将来我一定给你很多的钱花。”幼小的我当时根本就不知道很多是多少,但我能够想象得出当时是多么地无奈和纠结。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各地语文课本普遍的选文标准是“以毛主[xi]著作为基本教材,选读文化大革命的好文章和革命作品”,教育管理部门发布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活学活用毛主[xi]著作,无限忠于毛主[xi],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毛主[xi]革命路线,牢记毛主[xi]‘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分清敌我友、从小懂得爱什么、恨什么,树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不断批判资产阶级、为在地球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而努力奋斗”。

时间在苦难的长河里慢慢地流逝着,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课中开始设立作文,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形势,我们的作文都是围绕着毛主[xi]所写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些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著作和当时竭力推崇的英雄人物而写,如: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献出了年轻生命的欧阳海;为保护乘客、列车以及他视为生命的钱塘江大桥的安然无恙,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年仅18岁的蔡永祥;为解救六名儿童,自己却身负重伤,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1岁的刘英俊;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而英勇献身的向秀丽;为保护战友而光荣献身的雷锋。

记得我写的一篇学习毛主[xi]著作的心得,竟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用红笔把作文中许多好句子都画上了波浪线,还在班上作为范文朗读,当时的我激动万分,起伏的心潮难以平静。我悄悄把那篇作文珍藏起来,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也许就是这篇作文,让我与文字初次结缘,并对文字情有独钟,自此而一发不可收拾。至此,文字就是我的挚爱,写作成为我苦难岁月的精神依托。从那以后我作文都特别认真,每次写好的作文都能在班级作为范文朗读讲解,还经常被拿到学校的各个年级去读。当时的我,曾因此成为学校的“名人”,确实很风光,这也让我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即使高年级学生都对我刮目相看。在他们的眼中,我就是文字的代表,就是一个“作文小超人”。

社会的浪潮随着一波一波的政治声浪更加高涨。文革鼎盛时期,我由于文笔较好而总是作为学生代表写了许多大批判的文章,并被学校选派在全县的大批判会上发言。只记得当时卯足了劲,声音洪亮、掷地铿锵、神采飞扬、激情四溢。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更加钟情于文字。而我文字的“鼎盛”时期,就是高中一年级写的批判林彪孔老二的诗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竟然被河北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中出版了,而且还参加了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教育局在秦皇岛举办的《诗歌儿歌经验交流会》,我当时的作品还记得几句:“红小兵,斗志昂。扛起红缨枪……”这更让身在农村的我出了名,成为小有名气的“作家”。为此我便成了学校校刊的主要作者、编辑。那些流淌在记忆中的文字记录着我成长的故事,我的家庭所经历的各种潮起潮落,太多酸楚,太多辉煌,还有那个特定的环境下太多的无可奈何。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文字,喜欢军人,身着军装是我这一生梦寐以求的愿望。文革后期,父亲也被解放,家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此时,我毅然报名参军,为的就是脱离农村。十五年的军旅生涯,历练男儿本色。从军期间,我用我执着的文字,记录着我在部队成长的点点滴滴。抗洪抢险奋战一线,经受灵与肉的考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历经血与火的洗礼……那些用青春激情和满腔热血谱写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雕刻在我青春的年轮上,丰满了我人生的羽翼。在那十五年不平凡的岁月里,不管多忙多累,我始终如一地坚持业余写作,我的通讯报道经常在北京军区《战友报》和解放军报刊登。为此,我更加喜欢文字,更加沉迷于文字创作的无限乐趣之中,也更感觉到他们仿佛就是我生活里不可缺少的知己、情人、益友、良师……但在我的记忆深处,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入伍的那一刻,代表新兵在全县欢迎新兵入伍大会上的发言,我充满激情、掷地有声的演讲打动了所有在场的民兵,带兵的军官高兴地拍手称赞。那时候我只觉得身为军人是无上光荣、无比幸福的,同时更是祖国的骄傲,民族的骄傲,人民的骄傲,父母的骄傲,仿佛天地间洒满了我的豪情壮志。在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使我更深深感受到来自文字的美丽,它们是那样的激情万丈,又是那样的笑靥如花。

想起在部队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当时的部队纪律很严明,绝对不允许一个军人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而那个时代的人也非常单纯、朴实,笨拙的没有丝毫的甜言蜜语。在忙碌的军营生活里,捡拾训练间隙书写一封为革命扛枪的情书已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那时的我们,情书大致都是这样的:我为革命扛枪站岗,你为革命在家工作。我站岗放哨为保卫国家,你在家为革命教育孩子,赡养老人。这些豪言壮语的情书如今读来是那么亲切、真实、自然,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在那样的年代里,尽管没有柔情蜜意、万般缠绵,却是情也依依,梦也依依,每每怀想之际,仍会禁不住耳热心跳……

转业回到地方后,在政府机关工作,更是离不开文字,几乎天天都在和文字打交道。报告、工作计划、总结,哪样都离不开文字,即使是领导的讲话稿也大多由我提笔撰写。这些材料后来都被我束之高阁,就算是人生路上历练的素材吧。每当闲暇信手翻阅之时,那些往事就如同放映机一般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掠过,回味着我曾经的峥嵘岁月。退居二线后挂职企业,也同样又少不了和文字接触,规划农场、收购企业、设计公司未来的蓝图……哪一样都少不了文字,生活中似乎时时处处皆是文字。

这些文字都是我现实生活的记载,更是我精神生活的全部所在。游走网络,更能感觉文字的无穷魅力。从我最初创建的雅韵文社起,在那个温馨的氛围里就留下我书写文字的斑斑印痕。文字搭建了一个连接五湖四海的平台,招徕了天南地北钟情于文字的文友们。在这里,我游刃有余、潜心于文字的创作之中,从我的曼妙红尘写到我的锅碗瓢勺,从我的故乡写到我的梦醉心乡,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写到我的人生如潮汐,从我的天伦之乐写到我的人生寄语,从我的一梦衡水湖写到油纸伞下的故事,从我的……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样离开过文字呢?就算当时的文社曾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也同样是文字组合的叠现。回顾往昔,《那人那湖那事》悠然了我多少人生的传奇……我从不否认我有万种风情的婉约,也从不否认我有豪情霸气的理想,我更不否认现实的无奈与人生路上的坎坷曲折。因此在我的说说里,更加浓缩了我的人生感悟和生活总结。将这些林林总总的感悟和点点滴滴的生活归纳为文字,细碎着我生活之路和人生历程的斑斓色彩和惊艳瞬间。

在人生之路上,我也曾迷惘过、彷徨过,一个人踽踽独行在孤独与落寞的路上,仿佛梦也显得扑朔迷离。当我无法逃离这落寞的境地,无法驱逐这孤独的萦绕,满腹心事无法释怀之时,我便时常徜徉在碧波荡漾的衡水湖畔,眼望万顷碧波,心掬一泓涟漪,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消弭了那些令人烦躁的红尘俗事,继而用文字来诉说,任由斑斑忧伤流溢字里行间。我曾写过一些关于女人的文章,每次搁笔之后,相伴我的唯有空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情绪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之中,找不到任何办法来发泄,只有独对荧屏静静发呆,望着qq灰色的头像,调着隐身,什么都不愿意去做,只想静静地让无奈的思绪飘荡、蹁跹。后来,那些所有的纠结,最终都在静穆的文字中渐渐释怀。从不想伤害别人,也不想伤害自己,只为能够光明磊落地书写自己的人生之歌。

陶醉在文字中,释怀在文字里。曾阅览过一些名人名著,记得巴金最后的文字,是为曹禺的遗文集《没有说完的话》写序。巴金躺在病床上,不能握笔,就由女儿李小林代笔,他虽然是在断断续续地说,但文思却一直很连贯:“躺在病床上,我经常想起家宝。六十几年的往事历历在目。北平三座门大街十四号南屋,故事是从这里开始。”或许那些曾经轰轰烈烈的事,那些大喜大悲、大彻大悟的事,都会在夕阳的余晖里老去,唯独留下那些经年往事,童年的欢愉,在文字中沉睡不起。

再次品读那些方寸素笺上书写的款款絮语时,不觉百味交集、感慨万千。孩提时,年轻时,人至中年,那些情炽意热、辞藻铺张的断章秀句,那些浓烈抑或平淡,简洁抑或舒缓的文字,全都零碎在记忆中,一住经年。那些用文字拼凑衔接的美丽的图画,凝目细品,画中有曼妙的身影,画中有山水的柔情。那些灵魂悸动的频率,把更多的温暖飘香在缱绻的文字里,彰显了世间的真善美,融化了被坚冰包裹的心,唤醒了枯木回春。书写文字,记忆流年,那是一种甜蜜的幸福,那是一种温婉的情愫,缠绕于心,芳香四溢,流淌在生活里。为此,也零碎多少忽远忽近、忽浓忽淡的记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冰山雪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精华: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岁月不语,穿心而过,
于流年的某一刻与你相遇。
无关风月,时光就此搁浅。
思念,或深或浅,总在心上。
任一笺墨香,把岁月雕琢成最初的模样,
晕开一季又一季的温暖倾城。

文章评论共[5]个
月下的清辉-评论

幸福是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啸时心底的春光at:2013年08月23日 晚上9:20

月下的清辉-评论

幸福是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啸时心底的春光at:2013年08月23日 晚上9:21

文清-评论

宁静的夜晚,我和天上的星星一起说句“晚安”,带你进入美妙的梦境,进入甜美的梦乡!晚安,好梦!at:2013年08月23日 晚上10:01

文清-评论

宁静的夜晚,我和天上的星星一起说句“晚安”,带你进入美妙的梦境,进入甜美的梦乡!晚安,好梦!at:2013年08月23日 晚上10:05

曲径幽通-评论

苦难终将会过去,而留下的永恒的记忆。再赏大作,问好朋友!(:012)(:012)at:2013年08月31日 下午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