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格律浅谈 诗词分别嘲諷

发表于-2013年08月19日 上午10:24评论-2条

怎麼叫平仄和韻呢,韻在€律绝诗押韵是奇数句不押偶数句要押一三五七不论二四六八要押 除了第一句外奇数都是不押的 , 所有古诗词都有韵点不过未词元曲平仄宽松就有双调和单调即一韵到底的押法,律诗是八句有七言五言特色是有对仗, 对仗在三四一联五六一联,当有对仗时讲宄平仄 

对仗除了字要对平仄也要对 诗是韵文所以必要押韵 律诗的对仗方式是奇数不押偶数押 , 即一三五七不论 二四六八一定要押韵 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所有奇数绝不押而且要和偶数相反,如偶数押平韵奇数一定要收仄

如下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押十四寒韵 难残乾寒看这个看要发阳平音

而对仗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律诗在对仗时平仄比较严谨 两两相对其余就较宽像这两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

平平仄仄平平仄

蜡炬成灰泪始干。

仄仄平平仄仄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

仄仄仄平平仄仄

夜吟应觉月光寒

仄平平巫仄平平

除了字 面对应平仄也对应,平仄只有在律诗和绝句对仗比较要紧词和曲赋等没那麽重要别走火入魔了

至於平仄,除了古音外在字标整理上平韵多整理成一二声 ,仄韵是三四声,

古音唐朝论看是阳平声到明朝是仄声,口音会随时代改变。

而绝句大约就是律诗的一半,绝句只有四句,对仗平仄韵方面比照律诗,

当然绝句不一定要对仗但对仗可使诗不太松散,学好对仗写诗会比较容易,

宋朝前的口音和如今的口音不同,宋朝官话是客语和闽南语,现在的普通话是外来的京片子,绝不相同所以用普通话念诗会卡卡的如微韵和衣韵怎麽会同韵,但用闽南语和客语是通的。不过经过学者的编修仅量让他相似而己,用闽南语念诗古味更重。

如於和屋音古音相同,而且 同押 仄韵,有宋以来大家都用平水韵历代有编字所以有三十部三十一部三十三部到三十六部 清朝後用京片子有编词林新韵和中华正韵,但不完备不为文人所接受。

大家通用还是平水韵拉,但平水韵宥多版大同小异所以题诗不用题这是什麽韵,因为一押就知了,平水韵在那时好像教育部用的标准音标 不止永乐大典就有在编了,每代都编後来康熙也有编,一直有新字创出,大陆有到三十三部台湾有到三十四到三十六部

因为从元朝到清朝发明五百多字如歹徒的歹就是元後发明的,新字多了就会重编一次所以平仄是从南北朝徘体文开始,唐朝的律绝最盛,到了词就宽松,但仍有讲一点,到曲就没法讲了,因为文化断层语音改变了。

到三零年代好像开国民大会时还要通过把客语当普通话还是京片子当普通话,後来一票之差才用了京片子那一票南方人大骂是作币 诗词曲三种文字是因为音乐性不同其实文字都有优美处,但不可乱套总之有对仗有平仄,

对仗和对联不同,有些文字要讲平仄那是特色,有些就不讲了,如元曲宋词都有双调,这就是平仄宽松的现象。

律诗是南北朝的徘体文演化的,徘体文就讲两两相对读音清脆徘体文不讲韵,所以律是歌和徘文相和而成

歌谱则是自始宋词开始,词牌是一首首曲子,所以按律填词是按着旋律填不是按格律, 诗词曲都是当时流行歌,但诗时当时文人比较不通曲,只会清吟最多弹剑敲竹枝踏歌 曲子是教坊演的,到词时文人开始自度,即自己编曲弹音乐作曲加文字,所以宋词元曲都是调寄西江月,这调寄就是我要用什麽曲目来唱这段字,所以江城子西江月都是曲目,到元曲文字束缚更小,张口即来。所以才叫写诗 填词 唱曲这三动作代表其音乐性 也就是三种文字的特色 。

所以,诗最严谨.词较具音乐性而曲最即性。

而学会律的规则就会绝句了,至於对仗可以查对仗十要,大陆都把对联和对仗搞错,以为对联和对仗一样讲平仄,没那麽难哪,对仗由徘文出来所以对仗时才需得那麽讲究。

平仄是音节平音是从鼻腔到舌头出来的音调仄音是从舌根到喉咙发音

所以平滑仄浊,当你一直用平音声音会油滑 一直用仄音胸口会闪所以夹着念声音会脆., 如七言的话就一半一半三平四仄或反之,而对仗时下一句就要反衬上一句读音,这样声调才会平稳优美 如刚才举的例子:

春蚕到死丝方尽,

平平仄仄平平仄

蜡炬成灰泪始干。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句相衬,而平仄时切忌三平尾三仄尾,如未了三字都是仄或平这样念来就会很咬舌。

我不喜欢大工律其实八句都可对仗但严丝合缝就少了灵动感,最多对个两对就行拉基本规矩有出来就可

押韵的话就是同韵母 但如果中间有加入衣乌於三音就会变掉,如寒是an音但加入衣的话会变先音, 如明音情登明加入屋会变东韵登变成东腾变同

当然有些音会不变但大多会变 用时最好把这三音合起来的字弄成同韵,所以有这三音同发的字取出来作不同韵会安全点 至於对仗规则就看对联十韵要那些合掌马题韵失秥就是在框架对仗 结果牛头按到马嘴巴变成对联了

写诗规则律绝讲平仄对仗讲赋歌词曲对联不讲 古体押韵律绝一韵到底长歌会可变三四个韵曲词可双韵

现在百度的词谱都是平仄其实我看过真的词谱 是古代的五线谱上有定调换头.... 词谱都是乐谱後人用节拍填文字,填词最重要的是定调韵点,换头 看他对仗在那有对仗出再讲平仄,理解了词牌特性後找他的韵点是单调双调 双调即两种韵脚 单调是一韵到底。

然後看看换头,很多人不懂换头是什麽 我们词可以说是一阙词一阙词除了小令外,都会分成几片,一片两片三片,则是段子一段两段三段三段以上就是长词,通常常分上下阙,换头即是上下阙转换处,因为词不是铁皮一块,他像我们流行歌曲有主歌副歌,在换头处会有间奏,除了让歌者喘一口气,也让写文人转换语调。不然一句哀伤一句欢快,你唱到一首流行歌是这样你翻不翻桌? 当我们填词时通常上半阙力道要轻些,像主旋律你一开始唱得声嘶力竭,没了力气就很难听,省力的法子就是上半阙行云流水,下半阙着力些点出主题,好像副歌要唱好多遍,所以歌者到下半段会把所有力气用上这是我的经验。

就这样了,反正好诗好词不要凑字,要简洁有力词曲着重韵律性如此而己,最後看一首词对仗在那,有些词对仗很多有些词不用对仗, 有对仗处平仄就对一下有机关要遵守,像调笑令虽是小令不用对仗但机关很多算极难填的词。

对联在五代就有烟锁池塘柳就是五代一个皇帝作出来,中间一堆人对但都不工稳是到清代才对出来的,取几个不合平仄的联如下: 

上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 下联: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六峰峦色,有色皆空。 平起平落 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咩咩。 下联:水牛下水,水淹水牛角,哞哞哞。 讲个平仄吧三平尾

上联:普天同庆,庆的自然,庆庆庆,当庆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下联:举国若狂,狂到极点,狂狂狂,懂狂狂,懂狂懂狂懂狂懂。 仄起仄收

不管怎样你不得不承认他是对联吧还有更多, 对联自古以来破格太多随便一抓一大把,很多千古绝对都是不平仄的不然你去数昆明湖百字对一字字平仄给对起来,所以叫对不起啊! 最好笑的是为了平仄还说我有个下联找上联, 一般上联是考题,我们看书里都是说我有个上联各位对下联对得好有赏, 以下联找上联就像我有一答案找题目题目出得好有赏, 这好不好笑好像作弊了。

所以对仗讲平仄对联不讲只要对得出就好。

现代诗都不讲但现代诗呢源起於翻译诗是外国的东西五四後西学文人很多他们把莎士比亚或谁谁谁的品翻成中文发现咦 这也行,就推展了,所以可以用词性...西洋文学去解释他 但不是中国的东西 华人要了解华文的美子再去创新不是吗

去挖人家的古井结果回头发现家俱被别人搬走了,而且是古董家俱你会不会搥心肝啊?

ps最早翻译诗不是不押而是押西洋韵翻不过来才没押,结果国人就以为新诗都不用押了,蔚然成风.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嘲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点墨岁月点评:

中国古诗词有严格的韵律要求,依律作诗,依格调填词,蔚然成风,流传千古!但是,抛开韵律,也有很多经典佳作,不拘一格,传唱万年!作者此篇,给大家一个新解!推荐学习!

文章评论共[2]个
呆贝贝-评论

O(∩_∩)O谢谢对杂文的赐稿,问候朋友!(:012)(:012)at:2013年08月19日 中午12:29

嘲諷-回复一起玩文字 at:2013年08月19日 中午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