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天高地厚耳关音

发表于-2013年08月08日 晚上11:36评论-14条

“天高地厚”这个汉语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天地之高深莫测的,后来逐渐引申被借来用以表达自谦或者讥讽见短识浅者的常用语,叫作“不知天高地厚”。

传说远古时代,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是一个混混沌沌的大气球,盘古一斧将这个大气球劈开,轻清之气上升成天,重浊之气下沉为地,逐渐形成了蓝天白云和山川河流。日久天长,天地生生不息,仍在不断增高加厚。然而天究竟有多高,地到底有多厚,谁也难以说得清楚;所以,只能用天高地厚来形容。

史上有关天高地厚记载最早见诸于文字的恐怕就是《诗经》了。《诗经?小雅?正月》云:“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意思是说,一谈到天高,就不能不弯腰鞠躬,以示仰慕;一论到地厚,也不能不蹑手蹑脚,小心翼翼,以形容诚惶诚恐,窘迫无奈的心情和处境。《诗经》三百篇均为周武王灭商之后的作品,距今已有三千年之久。此后有关天高地厚记载的也许就是《荀子》了。《荀子?劝学》曰:“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乃战国时期赵国人,距今也有两千三百多年了。

除此之外,西汉时期的韩婴还记载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有关天高地厚的趣闻轶事。据《韩诗外传?卷八》载:齐景公问子贡曰:“先生何师?”对曰:“鲁仲尼。”曰:“仲尼贤乎?”曰:“圣人也,岂直贤哉!”景公嘻然而笑曰:“其圣何如?”子贡曰:“不知也。”景公悖然作色曰:“始言圣人,今言不知,何也?”子贡曰:“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犹渴操壶杓,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景公曰:“先生之誉,得无太甚乎!”子贡曰:“臣赐何敢甚言,尚虑不及耳!臣誉仲尼,譬犹两手捧土而附泰山,其无益亦明矣;使臣不誉仲尼,譬犹两手杷泰山,无损亦明矣。”景公曰:“善岂其然!善岂其然!”

关于这段历史轶闻故事,汉代刘向所撰的《説苑》中也有记载。以老夫的理解,其大意是说,有一次齐景公向子贡问道:“你的老师是何许人呀?”子贡回答说:“我的老师是鲁国的孔仲尼。”齐景公又问:“仲尼贤吗?”子贡回答说:“岂止贤呀,简直就是个圣人!”齐景公不以为然地笑着说:“他是怎样的一个圣人呢?”子贡回答说:“这我就不知道了。”于是齐景公悖然大怒:“你一开始说他是圣人,现在又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子贡说:“我整天头顶着蓝天,却不知道天有多高;整天踏着大地,也不知道地有多厚。我向老师仲尼学习这件事,就好比渴了拿起壶瓢到江海里舀水喝一样,腹满而去,又怎么能知道江海有多深呢?”齐景公说:“你对老师的夸奖是不是太过分了!”子贡回答说:“我在你面前怎敢口出狂言,只怕夸得还不到位呢!就算我夸奖了仲尼,这也好比用手捧两捧土添加在泰山之上,它也不会增加泰山的高度;我即使不夸奖仲尼,也好比从泰山之上取走两把土,同样无损泰山的光辉。”齐景公(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哪像你说的这样!哪像你说的这样!”

老夫既非古文学家,更非史学里手,故所作解释既不见诸名著经典,又非出自名家之言,细微之处甚或有望文生义之嫌;不过,将此番高论理解成子贡居“万仞宫墙”之下的自谦和对老师的由衷敬重,那绝对是不会为过的。

子贡不仅乃孔门“七十二贤”中的“十哲之一”,“受业身通”,足智多谋,智慧超群,而且被孔子誉为“瑚琏之器”,被后世尊为“端木遗风”,尤其在传承儒家经典方面的贡献功不可没,无人可与之比肩。司马迁曾高度评价说:“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崔述在《洙泗考信余录》中也说:“子贡之推崇孔子至矣,则孔子之道所以昌明于世者,大率由于子贡。”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子贡的大名频繁出现57次之多,而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的名字仅出现了32次。学富五车的子贡在老师孔子面前尚且自谦“不知天高地厚”,遑论我辈乎?由此,联想到三千多年之前《诗经?小雅?正月》的作者那种“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的心态,我辈在“绵绵翼翼,不测不克”的大师面前,实在不过沧海一粟,大地一尘尔!

2013年8月8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耳关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月光下的贝壳点评:

“天高地厚”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成语,作者却能成引经据典,得如此一篇有内容之文章,足见学识非浅;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今人能有如此虔诚之心少矣,想必这也正是作者文字背后的所要表达之意吧;杂文不是只有匕首投枪、针锋相对,此类或许更具智慧,更有生命力,欣赏问好,推出共赏。

文章评论共[14]个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编辑点评[月光下的贝壳]点评:“天高地厚”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成语,作者却能成引经据典,得如此一篇有内容之文章,足见学识非浅;“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今人能有如此虔诚之心少矣,想必这也正是作者文字背后的所要表达之意吧;杂文不是只有匕首投枪、针锋相对,此类或许更具智慧,更有生命力,欣赏问好,推出共赏。[删除]at:2013年08月09日 凌晨0:09

耳关音-回复谢谢月光下的贝壳编辑老师的点评和抬举! at:2013年08月09日 凌晨0:28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编辑点评[月光下的贝壳]点评:“天高地厚”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成语,作者却能成引经据典,得如此一篇有内容之文章,足见学识非浅;“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今人能有如此虔诚之心少矣,想必这也正是作者文字背后的所要表达之意吧;杂文不是只有匕首投枪、针锋相对,此类或许更具智慧,更有生命力,欣赏问好,推出共赏。[删除]at:2013年08月09日 凌晨0:11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再来欣赏先生佳作,问好。at:2013年08月09日 凌晨0:12

月光下的贝壳-回复抱歉,申请精华有点慢。 at:2013年08月09日 早上9:12

耳关音-回复再谢月光下的贝壳编辑老师的厚爱! at:2013年08月09日 中午12:16

金士渊子-评论

都是星尘。at:2013年08月09日 下午3:13

耳关音-回复谢! at:2013年08月09日 下午4:19

点墨岁月-评论

关于“天高地厚”有不同的说法和出处,作者的解读疑似正解。不管如何,我们未必非要弄清天之高地之厚,凡事有分寸就好!问好作者!at:2013年08月09日 下午5:10

耳关音-回复谢谢点墨岁月评论! at:2013年08月10日 凌晨0:54

曲径幽通-评论

拜读老朋友大作,祝幸福安康!(:012)(:012)at:2013年08月09日 晚上10:47

耳关音-回复谢谢老朋友祝福! at:2013年08月10日 凌晨0:56

呆贝贝-评论

关于“天高地厚”有不同的说法和出处,自己心中有正解就好。谢谢老朋友对杂文版面的支持,问候秋安!at:2013年08月09日 晚上11:04

耳关音-回复谢谢呆贝贝老师的点评和厚爱! at:2013年08月10日 凌晨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