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来,酷暑难耐,无意出门,于是老夫便宅在家里躺在空调房间摆弄电视。无意间浏览到包括央视教育频道在内的许多电视媒体都在利用暑假期间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点推出诸如“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别出心裁的节目。可以断言,媒体人创意策划并出台这类电视节目的初衷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无疑是想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为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氛围中普及汉字常识,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然而,透过这些电视节目所暴露出汉字教学和孩子们书写实践的现状,着实令人堪忧。
先来说何忧之有。
一忧提笔忘字。诸如“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这类电视节目均以汉字的听写为主要内容,采取选手“闯关”的形式进行选拔,优胜劣汰。令评委和观众们感到遗憾的是,一些看似最简单的汉字听写竟让许多有备参战的选手们抓耳挠腮,对大量常用字形同陌路,辨认不清,写不出来,终因提笔忘字而败下阵来。
二忧错白字连篇。可以想象,在此类节目的录制和播出期间选手们出现一些差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对于诸如“间歇”、“陀螺”、“熨帖”、“郫县豆瓣”等词组听写的差错率竟高达40%不等,特别是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这个时常挂在嘴边的动物名词能够完全正确地写出来的仅占现场成人的30%,也就是说竟然有多达70%的成人对“癞蛤蟆”三字书写错误或者书写不完全正确,这是许多专家学者们所预想不到的。汉字渐行渐远,恍若隔世,“听写大会”变成了“错字展示”,“汉字英雄”变成了“汉字败将”,这种现状岂不令人堪忧乎?
再来究其原因。
针对于目前汉字书写出现的危机,不久之前,一项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12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94.1%的人都曾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其中还有26.8%的人会经常提笔忘字,言外之意是在表明,这部分人群对汉字的健忘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为此,此种现象正在引起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有人将这种提笔忘字的现象归因于“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对此,有着“语林啄木鸟”之称的上海《咬文嚼字》名誉主编、著名文字学家郝铭鉴先生并不否认这种归因确有一定道理。这是因为,习惯成自然,“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汉字书写的历史进入了“键盘时代”,人们整天与键盘打交道,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是很自然的事。然而,郝铭鉴先生同时还认为,汉字书写出现的这种危机现象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一是目前学校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对此,郝铭鉴先生认为,过去语文老师教学生们认字,都是从“字理的层面”教学生们懂得这个汉字为什么会这么写,日后学生们再遇到这个汉字的时候,就会联想到与这个汉字有关的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这种教育对于汉字属于“深层记忆”。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大都将汉字作为一种符号,让学生们死记硬背横竖撇捺就行了,这种“浅层记忆”对于学生们学习识字来说显然是不牢靠的。
二是对于汉字的浮躁心态。郝铭鉴先生认为,中国素有“一字之师”的传统,过去如果有谁写错了汉字被别人指正出来,不仅深感自惭形秽,而且还会拜人为师,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汉字的敬畏。只可惜目前国人对于汉字的这种敬畏之心理已经荡然无存。莫要说人们对于网上的错别字已经熟视无睹;就连一些名人乃至主流媒体上出现的错白字人们似乎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可见,在这种浮躁心态之下,对于汉字书写出现的草率、错误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进行自我反思。
老夫在敝地虽有“文人”之称,亦有“书虫”雅号,甚至还正规出版过大部头的纪实性文学专著《广告到底》一书;如今虽已年逾花甲,却仍“网耕不辍”,写了大量可供孤芳自赏的“博文”。其中,不乏涉及维护汉字纯洁性和规范性的“博文”。然而,“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夫也深知自己腹中没藏几颗米,所以曾对“文人”的雅号做过自我界定,曰:“文人中的大老粗,大老粗中的文人”。这绝不是自谦,老夫在言谈话语和汉字书写的实践中犯“低级错误”甚或出“洋相”的事也常有发生。为了反思自省,不妨略举一二。
譬如,早年老夫曾在言谈话语中将中国著名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中的“论”字想当然地读作去声“lu‵n”。有比老夫见识广的朋友当面纠正说,《论语》的“论”字不该读作去声“lu‵n”,而应该读作阳平声“lu′n”。弄得老夫一时脸红语塞。后经查阅,才让老夫增长了学问。按照汉字“六书”造字理论,《论语》的“论”字是一个“通假”字,古代“论”通“仑”。而“仑”又是一个“会意字”,即繁体汉字“侖”的本义是指用牛皮筋依次穿成编好的竹简,也就是说将语言按照次序记录在竹简做成的典籍之上。同时,《论语》的“论”字也不作动词解,而作名词使用。一个《论语》的“论”字竟有如此深奥的学问,还敢怠慢么?打那以后,老夫才算是多长了一个心眼儿。
再譬如,去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老夫曾为夫人退休之后服务的太阳村儿童救助中心举办的一个公益慈善救助活动代拟一条欢迎标语交广告公司喷绘制作,待到这条标语悬挂出来之后,才发现标语内容“热烈欢迎省xx厅……”中的“厅”字错印成了“庭”字。于是就临时修改,但只将“庭”字中间的“廷”覆盖住,用毛笔加上了一个“丁”字,结果又忙中添乱,忘记覆盖“庭”字上方的那一“、”, “张冠李戴”,越描越丑,让“厅”上方多了一“、”,变成了一个“四不像”…… 老夫的这个“低级错误”被当地新闻界的一位朋友发现后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咱老兄恁大一个文人还会办这事咧?……”此事如今回想起来,依然感到脸红,只想掴自己两耳光……
由此,老夫想到了汉字文化。据说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仅存15余万片计有4500多个单字,迄今能够辨认的不超过2000个。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随着时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数越来越多。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编撰的《中华字海》,收字数量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有人做过统计,“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量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日常使用的汉字大概不过六七千个而已。如果将一个汉字比喻作一颗“米”,自己腹中到底藏着几颗“米”,恐怕只有“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了。
汉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薪火相传,源远流长,令世人仰慕。许多人穷经皓首,未必能够窥其全貌。难怪中国古来就有对“一字之师”乃至“文圣”、“字圣”的崇拜。联想到时下汉字书写的混乱现状,难道不应引起国人的深长思之么?
敬畏汉字吧!汉字宝库是一座神圣的殿堂,她会让每一个怀抱虔诚之心走进这座神圣殿堂顶礼膜拜的人受益无穷……
2013年8月6日
-全文完-
▷ 进入耳关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