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是有谁用一只巨大的筛子筛着天河,淅淅沥沥的雨滴就匀匀称称洒在了大地。晨练的人少了,莲湖公园就显得一派幽静。置身于湖堤柳岸举目远望,迷迷蒙蒙,苍苍茫茫,湖水氤氲蒸腾。岸边深黛色的垂柳,和着晨练人的红裳绿伞,绘就了一幅祥和静谧的画面;几十只在晴日里根本看不见的白鹭,一会儿凌空盘旋,一会儿点击水面。白鹭过处,划动起的微微风声、激荡起的层层涟漪声,伴着万点雨滴落下湖面的敲打声,越发显得秋晨的商州莲湖,如春睡中的少女,楚楚动人,撩人心弦。
这雨声好熟悉啊!似乎在江南的莫愁湖畔听到过这种雨声,那是作为游子,在阴雨霏霏的季节,来到江南听到的雨声,雨打芭蕉,蓬蓬声中引发的却是思乡之情;似乎在大漠塞北听到过这种雨声,那是作为过客,在胸怀块垒不得舒展时,来到荒原听到的雨声,雨打沙坑,沙沙声中感受到的却是亘古的苍凉和悲壮;似乎在陕南的深山里听到过这种雨声,那是少年情怀,踌躇满志时登临高山听到的雨声,透林穿叶,刷刷雨声幻化出的却是哗哗水声和滔滔江声。这雨声可以反映出听雨者的境况,可以反映出听雨者的心情。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天空,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是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不是北宋末年诗人蒋捷写的《听雨》词吗?三次听雨,三种境况,三种心情,读来不仅使人潸然泪下。“梧桐更兼冷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这不是北宋著名女诗人李清照吗,冷雨敲窗,凄凉、凄清、凄楚之外更带着凄迷。
然而,今日听雨,时代已前进了千年。漫步雨中,没有喧嚣,没有张扬,忘记了物欲横流,淡化了与世周旋,感受到的只是红尘之外的宁静。沙沙雨声,象是天籁之音,穿过宇宙,穿过林稍,滴入土地,汇入江河,更渗进心田,使人的心胸一片洁净。眼前,凝结着雨水的柳叶,虽经秋风浸染,此时却越显苍翠;不远处,雕甍画栋的水榭亭台,在薄幕般的雨雾中,隐隐约约,恍恍惚惚;那千滴万滴的雨点,敲击在鳞鳞千瓣的红砖碧瓦上,细细琐琐屑屑,间间密密歇歇,夹着股股细流,沿着瓦槽潺潺泻下。雨打林稍声、雨滴湖面声、雨水的滑落声,密集成网,犹如一颗湿漉漉的魂灵,在这秋晨雨中的莲湖,呼唤呢喃。
雨中莲湖,更让人留恋的是在那曲径小桥上观莲听雨。虽然秋日的荷杆已有些苍黄,但当雨滴落入尚有青绿的荷叶时,犹如珠玉落盘,晶莹剔透,截然有声。此时,那红红绿绿的雨伞,在这曲径回廊、小桥栏杆上,和着珠玉莲盖,伴着细雨绵绵,加上雨声的呼唤呢喃,不就是一幅很美妙的雨中观荷图吗?此时的人们就不禁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句来:“愁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人们就不禁想起了瞿秋白的诗句来:“这是自然的美,这是美的自然”。
莲湖听雨,画在人手中,人在画中游。
(1150字)
-全文完-
▷ 进入南山孤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