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在人间]一只薄荷油壶东洲一道泉

发表于-2013年07月27日 中午12:58评论-4条

我收藏有一只玻璃壶,祖父留下的,是真正的家传之物。这把壶的造型与普通瓶子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壶身特别大,非一般瓶子所能比拟。这只玻璃壶高400mm,底面直径105mm,壶口也比普通瓶子大些。我比较了一下,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瓶子身高一般在270mm左右,底面直径仅为60mm。我之所以把它称作“壶”,是顺应了我们海门人的习惯。我们海门人除了瓷器类的茶壶、酒壶之外,普通的玻璃瓶也称作壶的,如豆油壶、酱油壶、麻油壶、啤酒壶乃至奶壶等等,连与壶八竿子打不着的热水瓶也都称之为“热水壶”。

这只老壶存在的年代不可考,它至少伴随了我祖父的大半生。祖父生前喜欢喝酒,他原先一直用它拷老白酒(海门的米酒)的,后来因为这里大面积种植薄荷,就用它灌装薄荷油了。祖父过世那年,父亲从他使用过的一个大木柜里取出那只老壶时,壶里装着的薄荷油足足有三斤多,按当年的市值计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说起薄荷油,我不由得想起当年农村吊薄荷的情景。记得小时候,乡间每年都要种植大片的薄荷。薄荷属于草本植物,它的个头不高,长得最茂盛的也不及半人高。宅前屋后如果种植了薄荷,夏天的环境是很不错的,它既不挡风,还时时飘来一缕清香,生发出的一种特殊气味有驱赶蚊虫的功效,不像玉米高粱之类的高秆作物让人感到压抑。农历六七月份是收割薄荷的时节,农家人的镰刀刚刚经过割麦的洗礼,“刀枪入库”才不久,又要发挥它的作用了。收割薄荷,我们海门人叫做“斫薄荷”,因为薄荷秆比麦秆粗壮得多,斫薄荷的镰刀要求格外锋利,下地半天须要磨洗多次,所以农家人下地斫薄荷,不仅要带着镰刀,还要随身携带脸盆和砖头状的磨刀石。

斫薄荷是大人们的事,吊薄荷的场所可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呆的地方。吊薄荷通常是昼夜不停的,当年的薄荷灶只搭有一个很简陋的棚舍,尚未通电的年代,夜间只挂有一两盏风灯,昏暗的灯光却挡不住聚集的人气。微风轻拂的夜晚,薄荷灶四周常常围坐着一大群人,忘情的嬉戏谈笑,热闹的气氛伴着薄荷的清香把人们白天辛勤劳作的苦涩冲刷得一干二净。

吊薄荷其实就是一个蒸馏的过程,地里收割的薄荷,连杆带叶塞进一只圆柱型的大铁锅里,乡间都称之为薄荷锅,它的腰围大约三四个人才能合抱。薄荷锅上面扣着一只大喇叭似的锅盖,喇叭的小口紧扣一条白铁皮制作的盘龙似的油肠,油肠立于旁边注满冷水的一只和薄荷锅一般大小的大木桶(后来改用水泥桶了)里。薄荷锅底下有一个很大的炉膛,用于添加柴火或者煤炭,一锅浸在水里的薄荷加热至沸腾,一股带油的蒸汽从喇叭形的锅盖里冒出,输入那条九曲回肠。油肠通过水的冷却,出口处便有一股油水混合的液体汩汩流出,淌进一只专用的盛器。经过蒸汽的散热,大木桶里的冷水渐渐变成热水,一到傍晚,不少村里的男人,光着膀子,只携带一条毛巾和换洗的裤头,前来洗澡。他们一边洗澡,一边还和旁边的人逗笑取乐。

吊薄荷是一个技术活,上锅的讲究,火候的掌握,撇油的技巧,非一般年轻人所能随便参与的,所以掌锅的人大多是年长者。集体劳作的年代,一个生产队的薄荷大约要吊上十天半月,祖父和父亲总要排上好几个班头。他们轮值的日子,我当仁不让地粘在那里。一到傍晚,他们从浸着油肠的那只大木桶里舀出温热的水给我洗澡,因为水里含有薄荷油的成分,洗后觉得格外凉爽。那时正是玉米半成熟的时节,他们从地里摘来新鲜的嫩玉米,串在烧火棒上,伸进炉膛里,一阵噼啪作响过后,扑鼻的香味便四散开来。那个年代,除了土生土长的瓜果之外,这算是我最爽心的零食了。

吊薄荷最终的目的是获得薄荷油,我最喜欢看大人们撇油,撇油少不了一个下口呈斜面的玻璃漏斗和一只中间带杆的圆底撇勺。油肠流出的油水混合物,在一个盛器里经过沉淀,油在上,水在下,形成两个层面,此时,大人们拿起撇勺,小心翼翼地把油撇出,通过漏斗倒进一只一只玻璃壶里。待到接近油水结合面时,那只玻璃漏斗要发挥重要作用了。油肠淌出的液体是经过高温的,他们用手指把漏斗呈斜面的那个下口抵住,先灌入少许凉水,以免烫手,然后再把油水混合物灌入,再慢慢地移动手指,给出一个细小的缝隙,让下部的水逐渐释放,留下纯真的薄荷油再灌入壶里。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要一定的技巧,我孩提时一直觉得很好奇,常常全神贯注地观看他们每一个细微的动作。

当年,祖父经常拿着那只大号玻璃壶去薄荷灶灌油。不消说,那只老壶见证的吊薄荷历史,是很悠长的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冲冠为红颜点评:

一只传家的薄荷油壶,睹物思人,让人回忆起少年时代。
详细的文笔描述,让读者领略了一种制作薄荷油的传统工艺。
老壶见证了吊薄荷的悠长历史。

文章评论共[4]个
殊异-评论

欣赏,问好朋友。at:2013年07月28日 晚上9:19

东洲一道泉-回复感谢来访,问候老师! at:2013年07月29日 下午4:00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at:2013年07月28日 晚上11:11

东洲一道泉-回复谢谢文清老师,夏安! at:2013年07月29日 下午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