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咸驴肉
声宏紫阁
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是属于哪国的国籍,身处何地,美食始终是不同文化当中相通的一门语言。”这话说的讲究。就像西安的羊肉泡馍,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兰州的拉面,尽管这些个美味早已遍地开花,但吃起来总觉得不如在当地来的地道。如果我溜达到了那几个地方,相信这几种美味是非吃不可的。那么,到了赵州吃什么呢,首推的当然就是风味独具的赵州咸驴肉啦!
赵州咸驴肉在当地极其有名,叫法却不尽相同,有叫小驴肉的、有称咸驴肉的、有唤鲜驴肉的,不管怎样叫,都流露着吃货们对其鲜、香、嫩由衷的赞美。驴肉这香喷喷,看得见的吃食,只要与您相遇,便能挑动您的味蕾。
民间素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说法,形容驴肉之美。驴肉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它具有补血益气、滋阴壮阳、理肺通气和止烦降燥的功效。如此讲来,驴肉堪比肉品中的药品了。以驴肉为主要食材,我国许多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和地方名吃。如,河间驴肉、广饶驴肉、保定驴肉等。赵州固城咸驴肉就是众多驴肉产品中的佼佼者。不信您来看看,只要来这里的客人,无论商贾游客,还是贩夫走卒,到了饭店一准要打听到那里可以吃到正宗的驴肉,在品尝完这一风味食品后,离开的时候注定会掏出些大把的银子,换回几斤真空包装好的驴肉,馈赠亲友。
60多岁的刘文要,俗名傻孩儿。自小生活在赵州镇的固城村,这个村是固城咸驴肉的主要产地和集散地。咸驴肉经过刘氏一家4代人的精心配料制作,逐步完美,成为冀中一带名吃,他家从支起锅台贩卖驴肉至今,已经过了百余年。
相传清朝末年,固城村里一位姓刘的屠户,远走内蒙,学来了屠宰和卤肉的好手艺。之后,回乡操起了卤制咸驴肉的生意。他家卤制的咸驴肉选料精全、加工细致、火候适当,成品驴肉嫩香可口、油香不腻,肥而怡口,在周围一带享有盛名。肉铺一开张就十分火爆,煮多少卖多少,生意兴隆,畅销各地。他家煮的驴板肠更是鲜香无比,当地有“驴膑子、马板肠,一天不吃想得慌”之说。后来,刘家将这门手艺代代相传,到刘文要这辈儿,已经是第四辈儿了。60多岁的刘文要回忆说,“我从父亲嘴里知道,老爷爷就是开驴肉铺的,到父亲刘小小一辈儿,买卖做到了石家庄。刘文要说,驴肉只选用三、五年口龄。煮肉时的火候最关键,初期用大火,煮沸后压火焖肉。用大火,肉丝容易变粗,过熟过烂又会破坏营养及选形。煮肉时,除了选配上好中草药佐料,还要用百年老汤。用百年老汤煮肉,为的就是一个不变的口味。”
在当地,人们称专门煮肉卖肉的行当叫开“杀锅”的。 刘氏家族的“杀锅”开到了刘文要掌柜这一辈儿,适逢“文革”,禁绝私人做买卖,刘掌柜凭一门手艺,被招聘到当地的供销社,依然操他的老本行,这一干就是八年。这期间他在发扬光大祖传卤肉、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又学了一门灌驴肠技术,将煮熟的肋肉剁碎,再用煮肉老汤调和粉芡,加花椒、茴香、砂仁、陈皮、肉桂、丁香、姜末等,用香油和肉末、粉糊一起调拌,然后灌入肠皮中,扎口下锅煮熟。出锅后,果然入口生津,香气四溢。于是,这驴肠也成为与赵州咸驴肉齐名的一道名吃。如今,赵州城卖驴肉的门店或是摊点,都是驴肉、驴肠搭配着卖!驴肉绵而不柴,驴肠更是省牙,咀嚼起来各有各的味道,实乃一对餐桌上的绝配。
眼下,刘掌柜的“杀锅”照开,但不仅仅以开肉铺为生了。他首开了以驴肉为主要菜系的特色饭店,立字号“固城小香驴”。餐桌上摆起驴肉八卦阵,无驴不成菜。您瞧,驴头肉、驴脑、驴耳、驴唇、口条、驴蹄、驴尾、驴排、驴鞭、腱子、肋条、膑子皆可入菜,而驴下水如心肝肺、驴肠、驴肚等更是煲汤的好食材。刘氏的“全驴宴”推出后,食客蜂拥而至,只差排队叫号了。火爆的“固城小香驴”,令当地以驴肉为主的餐饮业风生水起。一时间,“岳家香驴坊”、“一品小香驴”、“ 不见不散驴肉苑”等等各立门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石塔路上的“老张驴肉店”,居然挂出这样一幅对联: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这口气不算不大吧,不过,老张可不是吹的,的的确确道出了赵州咸驴肉的真滋味,谓予不信,请来一尝!
-全文完-
▷ 进入声宏紫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