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用沧桑的眼光 为她做一件新衣裳陌上雨

发表于-2013年07月23日 下午3:49评论-1条

这雨终于是下过来了,虽然是晚了一点,等不到这一天的茉莉花早已泛黄枯萎。我和朋友共撑一把伞,在街街巷巷中流连。这是她的意思,想要考究这番美景,听听这里的雨声和家乡的有什么不同。我说这里的哪有家乡的好,怎么,不是来考究你母亲的么,倒赏起景来了。

去年她也来过好几次,奈何亲生母亲竟不肯见她,真是奇怪。而她偏偏又是那样一个温软如碧水的人,什么也不去过问,倒像真和她无关似的。

赏景便赏景好了,这地方绿影环绕,小巧的房子错落也是极有致的,倒像极了桃花岛一般的布阵,人在不知觉中就会迷醉,从此再也走不出去,或许也有一个黄药师取掉人的舌头,绑定自己的奴仆。只是不知道朋友的母亲是被什么给陶醉,竟真的不愿再离开这里。

突然朋友掏出相机要我为她拍照,我笑她已经在这里拍过那么多,还拍做什么。她回答说,以前那些都是请不认识的人帮忙拍的,那感觉就像一个孤家寡人,只能自己纪念自己,如今有哥们相陪,岂有再受那份罪的道理。

雨停了,我们在一栋小楼前歇脚,侃天侃地侃完了所有精力,我问她怎么还不走,她木讷地笑笑说那就是她母亲的房子,我上前去敲了门,朋友离开去了旁边的小店。开门的是一位儒雅的妇人,还没有等我说话她就让开了道请我进去,我疑心她怎会认得我,她笑着解释自己早就听见门口的两人在叽叽喳喳。我微微笑着问,那我可算得上是您的客人,她说是的,我又接着说您可介意我带自己的朋友过来歇歇脚,她先是愣了愣,而后又回答说可以。

我把朋友拖了过来,阿姨的眼光一直停在她的身上,那就是她的女儿,这对奇怪的母女,只认得对方的声音,却还未真正的打过照面,说过几句话也是隔着冰硬的门板。

我们进了屋子,看见了一台年代挺久的缝纫机,但擦得很干净,上面有未完工的衣裳,并不是阿姨的,更像年轻女子的服饰。阿姨很快收了衣服,招呼我们喝了几杯茶,在这期间并没有一句话,本该最亲最亲的人就如陌生人一样坐了一下午。

我坐在小吊桥上,朋友在旁咯咯地笑,我问她笑什么,她说你是不是在想我母亲再给谁做衣裳,我大惊她总能猜中自己的心思,曾经我去佛前焚了香拜会了一位大师,问的就是这件事。那师傅问我喜欢什么花,我说是茉莉,他又让我去看看花房,我果真是看到了茉莉花,开的纯洁,就像女神,用眼神轻瞥都是一种亵渎。师傅在一旁笑,这里如此多的花,施主只看到了茉莉,难免您的朋友也说过不合您心意的话,但出于对朋友的喜爱,您也总是记得那些与您心意相通的语句,世间人太执着,若都能如此,世界便清净了啊,可惜没有人可能喜爱所有的事物,施主当下应该明白了。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朋友母亲的家里,阿姨不一会儿就离开了,可能是不想上演昨天的尴尬。获得她的允许,我们可以在家里走走,可怜的朋友只能以一个客人的身份在这里浏览。

这里有一间空房,有一个衣柜,我们打开来看,全是女儿家的衣服,看得出来,那是从小到大的,为同一个人而制作的,但好像从未被穿过。有一件最大的,我取了出来,恰好符合朋友的尺寸。这时我已经知道阿姨在为谁做衣裳,突然想起昨天阿姨看朋友的眼,没有什么波澜,真正的在打量,量她女儿尺寸,把波澜都掩进了身后那台已老的缝纫机里,那是没有语言的悲伤。

我和朋友回到了自己的城市,我突然也对那些衣服背后的故事没了兴趣,可能真如那和尚所说,有什么更令我感动的事情让我把其他的都通通遗忘。或许朋友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才选择不去过问那些可能不够美好的过去,我想我们什么时候也要带阿姨也去我曾去过的那个寺庙,去看看那间花房。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陌上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冲冠为红颜点评:

小说般编排的故事,引人入胜。
一架老缝纫机,一堆无人穿过的新衣服后面隐藏着许多故事。
见之动容、听之感人。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中午时分,我带着凉茶来看望朋友。天热,注意防暑,请饮一杯凉茶!at:2013年07月24日 中午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