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头伏的饺子刚刚吃过,又到二伏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这是祖祖辈辈所留下的传统习俗。头伏饺子二伏面,今天是吃面条的日子,朋友您吃面条了吗?如果没吃的话,别急,等着,我为您送上一碗您爱吃的面!
面条,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食物。面条俗称“面”、“水面”、“面条子”;古称“汤饼”、“奢面”、“素饼”、“煮饼”、“水引饼”、“不托”等;东汉的“煮饼”、魏晋的“汤饼”都是面条最初的叫法。在古老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面条考古发现与史料证明,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既属经济饱肚的主食,还是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
今天早晨去早市,只见早市的许多面条摊床前有很多的人,在吃“二伏面”。看到这么多人在排队吃面,让我想到去年的二伏,我在我市有名的“朝鲜族大冷面”看到的顾客排队的情景。由此我想到:今天白天,这家饭店的人也少不了。超市的面条的专柜和摊区也会成为最有人气的区域,挂面、方便面、蝴蝶面等面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晚饭时,老北京炸酱面馆、四川担担面馆的人也一定会络绎不绝。于我而言,自己动手打卤煮面,是我这个家庭主妇的“二伏面条经”。
早晨,我做的是打卤手擀面,当我把刚出锅的面条盛在碗里的时候,看着面条浑身冒着热气,看似腾云驾雾、仙气十足的样子,这食中的仙子还是留恋在人间的我,散落在我的饭碗中,随和地融入各种汤料酱料,就搭配成了一顿可口又饱腹的餐食——二伏面。吃面条,营养很全面。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份。夏天温度很高,大量出汗,这样一来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还会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面条原料的硬质小麦含有b族维生素,它们对脑细胞有刺激作用。
面条,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大众食品,它的起源就在中国。隋、唐、五代时期,面条的品种更多。宋、元时期,“挂面”出现了,及至明清,面条的花色更为繁多。到2013年6月由中国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等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饭店文化节暨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上评选出了“中国十大面条”。兰州拉面、河南烩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四川担担面、武汉热干面、吉林延吉冷面。除了榜上有名的“中国十大面条”外,还有还有炒面、炒方便面、川味炸酱面、川香凉面、什锦炒面、酸汤面、西红柿鸡蛋面、鲜虾番茄鸡蛋面、香辣牛肉面、肉丝面、鸡蛋面、银丝面,拔鱼剔尖河涝面,外加小品中的“苏格兰打卤面……”
面条在人们喜庆宴席上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民间的食俗更是如此。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人类的生日”。我们这里有“人日”吃面条的习俗,并把这习俗发展到正月十七、正月二十七。吃面条的用意是“栓腿”,正月初七是栓小孩腿,十七栓成人腿,二十七栓老人腿,仍然是祈求平安健康的一种愿望。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吃龙须面,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憧憬。民以食为天,人活在世上,就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也是对“民以食为天”的最佳诠释吧!
唐代王毂有诗写道:“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热在三伏,炎炎夏日,二伏时节,人们喜欢吃些清淡凉爽的食品。在此,我给亲爱的朋友们奉上一碗二伏的凉面,送给您一个爽爽的夏日!祝您凉爽一夏!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