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水墨湖畔遇清照〔新穿越小说〕沁香一瓣

发表于-2013年07月21日 中午1:29评论-1条

这是一个初夏的早晨,我们几位研究宋代词人李清照小组的人员相约水墨湖畔,了解她的生平和美词美诗。淡淡的轻雾升在水墨湖的上空,朦朦胧胧的样子,荷花一片,碧水悠悠,我在等待阳光初后的早晨,等待小组人员的到来一起欣赏各类荷花的美丽。

突然,一群白鹭掠过水面,轻雾中传来一阵诗韵,耳畔响起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谁在吟诵?定睛一看,见一女子似飞翔的凤凰鸟在翩翩而来。唷,我看清楚了,她是一位古代女子,忽如读过她词的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奇怪,我这是在什么地方?这到底是怎么啦?我怎么会走进了宋朝的疆土。天哪,我遇到狐狸精了?我吓得蒙头就想逃。

“等一等,你别害怕,我就是你们要讨论的李清照。”

“不,我不会相信的,你己经死了近千年,尸骨也风化完了,”我还是胆子小得吓得要逃。

“嘻嘻,我其实没死,当年的凤凰鸟看我惨,就把我驮到天外的星球上去了,你们今天搞活动也是凤凰鸟告诉我的,你不见自己的包里还有我写的诗词?”

我还想转身后逃,后面来了帅哥和依人,还有沁儿和仙姑娘。他们见我匆匆忙忙的样子,笑着把我拦住了。

“什么事呀,瞧你怎么这样慌里慌张的?”

“不,不,你们看看,我后面来了李—李—清照。”

“李清照?”仙姑娘摇摇头不相信。“太好了,这正是上帝按排的节目,让我们一起去见见她。”

人多势众,我不再害怕。忽转过身去,见是李清照正在从雾中缓缓而来。她,一身古代女子的打扮,清秀的脸,清秀的发,清秀的亭亭玉立的身材,是人间很少看到的美女。

“尊敬的李大师,你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你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你写的悠闲生活,爱情生活、自然景物、怀乡忆旧。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你的人格像你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你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你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你在文学领域里取得的成就独树一帜,我们一直是你的粉丝,能否给我们讲讲你的一生。“帅哥戴着眼镜很有见地地提出了问题,细看像个军师。

“呵呵,遇到你是我们的幸运,你的诗词写得太好了!”依人微微一笑。你真是我们欣赏常谈的李清照?”沁儿瞪大眼睛问,她还在看个仔细。

“可不是吗?我知道你们都是我的粉丝,所以一定要来看看你们,今天你们想要讨论什么,需要我一起解释的都可以。”

我们听了,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是的,我从遥远的星球赶来,赶了千万里的路,今天终于见到了我的粉丝们,谢谢你们!”听她一席话,我们才信以为真。

雾没散,她盘坐在盆大的荷叶上,像观音菩萨一般的静美。“今天是个仙雾缭绕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就是大家的福份,要不我就赶不过来。今天大家随便一些,你们想说什么就提什么,我要把我真实的一生告诉你们。”

“真的?”依人和沁儿高兴得跳起来。

“谢谢大师,我们喜欢听你讲。”帅哥也嘻嘻一笑,拿出笔记本记录起来。于是,端庄的李清照就娓娓道来:

那是北宋年间。我出生于一个宦臣之家,父亲李格非系山东济南历下人,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长大后著《礼记说》数十万言,是一个有名的学者。宋朝的科举制度是诗、赋取进士的,可是李格非偏偏攻经学,写了几十万字的《礼记说》,被破格录取为进士,当上了郓州教授。他写的文章很出色,受到唐宋八大家中苏轼的赏识,是大文豪苏轼的学生,继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之后,人们又把我父亲和廖正一、李禧、董荣称作为"后四学士"。他人代表作有《洛阳名园记》、《济北集》、《礼记精义》、《永洛城记》、《史传辨志》等。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宋代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我就喜欢熟读唐代和宋代大家的诗词和精美文章。我的成长是与我所处的自然环境分不开的。幼年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

我六岁那年,因父亲作了京官,便随父母从山东章丘走进了富丽甲天下的今河南开封,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这里是我外祖父居住的地方。外祖父王拱辰从小聪明好学,十九岁便以第一名中得进士,是宋代中最年轻的状元之一,曾在翰林院十五年。我的母亲从小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学空气浓厚的家庭里,由于我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学熏陶,爱上了文学。

北宋的开封是统治阶级享乐成风的乐园,东京看似表面上的繁荣,但政治集团明争暗斗常闻。在开封,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作为士大夫阶层的闺秀,不可能像男子一样经常走出家门去接触整个社会。但毕竟出身于这个城市,不像在乡村家里那样闭塞。闲时也可以跟着大人去湖畔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还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陶冶了我美好的情操,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

“李大师,你从小喜欢写词,真让我们羡慕不己,你在我们眼里是天才,能否直接了当地谈你是怎样写作的?”沁儿又说。

“嘻嘻,”李清照在荷叶上抹了一把水珠笑笑:说起写作,其实是要有生活。少年时的我,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和无忧无虑的乐天派。随着年龄增大,我又开始喜欢学习琴棋书画,尤其还喜欢填词。我的第一首词也是从生活中而来的。那是一个初夏,是露浓压得花低垂的早晨,我来到后花园荡秋千,这是我的喜好。正当我荡过秋千欲回房想梳洗的时候,恍惚有一个人影影绰绰走进了花园。此时的我因为荡秋千已浑身热汗,衣衫似有不整,还披头散发的,只得含羞而走,慌乱中又顾不得穿鞋,头上的金钗落地。回到楼上,我回忆刚才一幕,就突发灵感,便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写成了一首小令《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青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寥寥数行,就把我活泼可爱得又有点几分调皮的形象写出来了,这首词就是我的[ch*]女作,是生活给了我创作的灵感。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觉得激励是十分重要的。我的父亲非常疼爱我,视若掌上明珠,常常把我介绍给自己的朋友。 有一次,他宴请几位文人学士,我就悄悄坐在厅堂的门边听他们评诗论文。间席,父亲拿出一首我写的词《如梦令》请大家评论。有位诗人接过来大声吟诵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话音刚落,文人学士们的赞扬声四起,都说意境优美,词句清丽,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有的说:“犹如一股山间清泉!”还有的说:“妙就妙在‘绿肥红瘦’,堪称绝唱!” 这时,坐在门边的我脸上泛着红晕,同时流露出几分得意的神色,因为这首诗就是我写的。

忽然,有位大学士叫晁补之扭过头,一眼瞥见了门边的我,马上猜到了其中的奥秘,不由得朝我一笑,然后接过话头说:“一天晚上刮风下雨,一位才女喝醉了酒,沉沉地睡着了。第二天,婢女卷帘声把她惊醒。她连忙问:‘海棠花怎么样啦?’婢女回答:‘海棠花没被打落,依然是老样子。’才女惆怅地说:‘知道吗?经过昨晚的风吹雨打,应该是绿叶儿肥厚增多,红花儿瘦损减少了。”他率先解释完词意后又稍停了会儿,然后又问大家:“你们猜,这位才女是谁?”在坐的人们一下子楞住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而父亲只是笑在脸上,甜在心里。晁补之站起来说,“告诉你们,这位小姑娘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李府的千金小姐李清照!”众人目光一起投向了门边,从此我的文才很快在京城传开,我觉得这也就是父亲的激励。

“大师你好,听说你和才子赵明诚的婚姻也很有意思,但现在外面流传的版本很多,能否谈谈你们曾经浪漫的可爱经历?”依人说。

淡淡的雾中,李清照用柔柔的手理了一下额头上的刘海说:好的,自从我喜欢文学之后,名字很快传响京城,引得宰相赵挺之之子、时在京城读书的太学生赵明诚为我大做相思之梦。一日,赵明诚在梦中忽然朗诵一首诗,醒来时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他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讨教。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明诚大惑不解。他父亲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 从此赵家父子对我的倾慕之情顿时传开,知道的人都说我们两人的才学与容貌是大门对北窗,这种结合被称为古代难得的门当户对而又才华横溢的才子佳人。

说到赵明诚,还得说说他的父亲是赵挺之,也是我婚后的公爹。他于宋熙宁三年考取进士。擅长诗文和书法,其诗作和书法散见于《宝真斋法书赞》、《绍熙云间志》、《天台集续编》、《书史会要》、《中州金石记》等典籍中。官至御史中丞、右相。最初他在登州、棣州文教部门任职,后"通判德州"。赵挺之在德州时,正值王安石变法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作为积极支持者,也在地方上开始推行变革,实行市易法,排抑奸商,以利小民。因政绩卓然,而被哲宗召见。这是赵挺之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进入了统治者的上层,同时也跌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赵挺之共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名声最大,对家族贡献最大的则是三子赵明诚。赵明诚酷爱收藏苏轼等大家的字画。他爱上了我之后。本以为两家在政坛观点不一,会有一出悲剧将会上演,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意料,赵挺之不但未加阻挠,还大力支持儿子来求亲。据说在他眼里,郎才女貌和聪慧是必须连在一起的。 

我十八岁那年,与赵明诚结婚,那年他二十一岁,还在读书。婚后的感情自然很好,可形容为是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婚后我们志同道合,一起研究诗词和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可以说我们是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赵明诚的写作和艺术技巧也日臻成熟。

帅哥说:“李大师,看你的《减字木兰花》,内容是表现对爱情和容貌的追求、刻画少女心理活动的真切我是十分喜欢读的: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这首词中更是你婚后的一种甜蜜,也是你在对丈夫的撒娇。”

李清照妩媚一笑点点头说:是的,我们确实有过一段美满的婚姻,志趣相投、携手共进,卿卿我我,无话不谈,难分难舍。记得刚刚结婚时,赵明诚才二十一岁,在太学读书,尚无俸禄。夫妇二人由于爱好相同,也可以说是志同得浪漫无限。我们也节衣缩食,经常典当质衣,那时我们喜欢到开封的大相国寺搜罗金石书画。当时,大相国寺是京城最为繁华和热闹的所在,寺内可容纳万人贸易,就像画卷清明上河图一样。那里有专门出售书籍、字画和古玩的地方。我们一旦发现难得的古籍文物,又因为囊中羞涩时,赵明诚就会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作抵押捧回家中,他成为收藏和研究的专门家。每次回到家中,夫妻二人就在灯前对坐,说说笑笑,摩挲展观买回的东西,充满着无限浪漫与温馨。 

我爱文学,多情善感是我的特点。在闲暇之时,我们还喜欢一起赏花赋诗,有时还会玩上一些游戏,有时互相斟上香茶,随意说出某个典故,还猜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甚至是第几行。猜中者饮茶,不中者不得饮。每次比赛,当然总是我赢,常常是笑得连茶水也溅出了怀子,这种浪漫诗意的生活让我自慰。 

我们婚后在京城度过了七年快乐时光,生活有如瑟瑟和鸣,浪漫而又高雅。1120年,赵明诚学成后不久,就接到了出任莱州太守的诏令。送走明诚后,我难以面对他远去的现实,一直目送他看不见背影了还木偶似的站着。离别,特别是与自己最爱的亲人离别,彻夜难眠,愁苦的滋味开始侵袭心绪。这一年重阳节,我创作了《醉花阴》,后来寄给了在外作官的丈夫赵明诚:“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幅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图跃然纸上。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为了表达他的情感,他也要写出美词来,一比高下,于是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经过三日三夜,终于写出了五十阙词。他把我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品评。友人把玩再三后说:“你的词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友笑而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一刻,年轻的丈夫无不动容。可以说我们的爱情是典型的鸳鸯蝴蝶派爱情。丈夫知自己的词作不如我,从此更是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宣和三年(1121年)秋,赵明诚把我接到莱州,从此结束了两地鸳鸯独居渴盼和愁苦和异地相思的生活。后来又随赵明诚出守淄州。然而,好景不长,宣和七年(1125年)冬,金兵灭辽后分兵两路南下,开始发动大规模的侵宋战争。此后,不幸的阴影开始久久地笼罩着宋疆大地,也笼罩着我们的心。赵明诚迷于金石研究的梦倾刻被击碎,为了金石学的流传,为了促进金石学的形成与发展。赵明诚化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亲睹官场黑暗,不相钻营于官场。正当他潜心于金石研究。正当埋首书斋之际,政局发生了地震般的动荡,我的父亲李格非在朝庭全力排斥的所谓“元祐党人”中被指有牵连,于是罢职远徒,后卒,时年于六十一岁。

而这个案件当时恰恰就是我丈夫的父亲赵挺之审判的。于是我便亲自写诗给自己的公公。但三天之后,自己的家突然被封。又不久,赵明诚在朝廷担任宰相职务的父亲突然病逝了,这时,奸恶的宰相蔡京便暗下杀机,污蔑赵明诚父亲对皇室不忠。昏庸的徽宗听信谗言,立即追回了他对赵明诚父亲的各种赠官和所加称号,赵明诚兄弟三人,也因为“父罪”而统统免职。于是,我与赵明诚只得一同返回故里青州居住。

面对官场的倾轧,赵明诚回到青州后内心深感不安,一天,他忽然对我说了这句话:“看来我们夫妻两个要在青州白头到老了。”我完全明白此话是什么意思。为宽慰他我便笑道:“你以为我是羡慕荣华富贵的人吗?我才不是呢!咱们的日子虽然是清苦一点,可是苦中也有甜。我们应该像八月场院的桂花那样:悄悄躲在绿叶丛中,在暗淡清黄中焕发悠悠芳香,甘为寂寞何为不好呢。我勉励他:从今后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整理古籍,研究金石,吟诗作词,以慰生平。 赵明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又叹道:“不做官,无薪俸,纵然粗茶淡饭也难长期维持,如果收藏书画碑帖,更是不易。”我说:“财源枯竭,更应当一切从俭。从今日起,吃的饭菜可减去肉类;穿的衣服,可减去绸绢。我头上戴的翡翠、明珠、金钗、银簪等等,统统可以去掉。家中的涂金器具,贵重摆设,刺绣之类,也可以变卖典当,一句话,除了碑帖、书画、百家书史,家中的一切全都可以变卖。”赵明诚听罢,深为感动:“贤妻所言,正合我意,翠难相随,情同手足,真是千金难买呀。天下知己,你我而已。”那一天,我们志同道合的相拥,表现了夫妻两人的患难之情。

“大师的爱情相亲相爱,令人羡慕不已。能否谈谈你们的收藏和撰写《金石录》的过程。”我终于也提问了。

李清照沉思了一下说开了:在青州这段日子里,为了撰写《金石录》,在治学著文过程中,我对自己的强记博学颇为自负,为了把文写得天意无缝,捉不到错处,于是忽发奇想,在喝茶时推行一种以考对方经书典故知识为主的茶令,赢者可以先饮茶一杯,输则后饮茶,与酒令之行大相径庭。俩人每次吃完饭,坐于"归来堂"中,烹好茶,然后一人指着成堆的书籍,要对方说出某一典故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甚至第几行,以是否说中来决胜负,并确定谁先饮茶。两人在行茶令中,由于我看书看得多,常常是我获胜。有一次赢后我就举杯大笑,由于得意忘形,乐极“翻杯”,将满满一杯茶倾覆在怀里,非但“头口水”没喝上,还连累了一身衣裙,令明诚佩服得五体投地。饮茶行令,启智助学,使人兴奋,对著书立说大有裨益,后来赵明诚终于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考古学专著《金石录》,成为宋代考古史上的著名人物。在这部书中也是凝结着我们夫妇俩二十年的心血,是奉献给我国文献宝库的珍贵遗产。

爱情和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生活部分,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走向了自己的知己爱人赵明诚,虽然两人相知相爱,但爱情和婚姻同样充满着期待的焦虑、碰撞的火花、沁人的温馨,乱世时的悲凉。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从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

时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1129年,建炎三年,赵明诚忽然被调往湖州知州,此时高宗已从杭州到建康,并下诏明诚立即"过阙上殿",领旨奏事。由于时间紧迫,不允许我们带着那么多的金石书画同时返回建康,只好临时决定由我"驻家池阳",由明诚一人先到建康赴诏,然后再回来接李清照。

六月十三日,正是盛夏时节,赵明诚离开池阳。烈日当空,我望着舍舟登岸渐渐远去的明诚,不禁泪流满面,心如刀绞,一种不祥的预感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不久,真的祸从天降,赵明诚在途中被含冤受屈,原来冤屈事情是这样的,赵明诚在出任湖州知事途中患重病,期间有一位深爱收藏者却探望他,还携带了一把石壶给病榻上的明诚鉴赏。事后,忽然又谣言四起,有人说他把石壶托人献给金国,这明摆着是投敌。他在赴朝廷述职途中一气之下忽又染病,消息传来,我觉得这完全是一件冤案。

为澄清丈夫冤案,我雇舟携物,只身一人,带着十五车金石书画追随丈夫南下。这些文物都是我们在几十年中搜集和珍藏的佳品,那上面凝结着二人的心血,记录着我们同甘共苦的幸福路程。从老家山东青州出发时,我把他们从十几个屋的收藏中品中精心挑选出来,视如生命。可是,行至镇江,一伙强盗突然从路边涌出,把大部分的物品劫去。看着强盗们合力推走一车车的文物,看着劫后的残局,好不心痛,但却无能为力。后来几经周折才到达建康,终于与赵明诚相见。谁曾想,这一见也只是短暂的重逢,赵明诚生命垂危。在床榻边,赵明诚日见衰竭,我在心中暗暗祈祷:“上天保佑明诚,我愿以自己的生命来作抵偿。”那是八月十八日,明诚遂不起。取笔想作诗,没写几句绝笔而终……

赵明诚冤枉之事怎么办?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想把多年携带的一些古董一起献给宋高宗赵构,希望皇上开恩,还清赵明诚的这一不白之冤。于是惜一切,甚至是生命,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带着仅存和储下的沉重的书籍和文物,从南京到越州,经明州、奉化、宁海、台州,然后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最后回到杭州。这一路的追随和雇船求人,历尽千辛万苦,就像是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途中,又是贫病交加,身心憔悴,与赵明诚收集的金石书画又在途中丧失殆尽。在远房亲戚的疏通和劝说下,我终于结束了追赶。

“呵呵,太冤枉了,一对美丽的婚姻从此不再,真是太可惜败了。”沁儿掉出了眼泪。

“看来自古以来,天总是嫉妒红颜的,要有一个完满白头的爱情总是如此之难,不是相隔万里,就是景愿不长。你的《声声慢》写绝了,请你能否谈谈想法。”依人说。

李清照笑笑又说:也许,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本身就是爱情无法避免的特征, 靖康之变,让我这个沉醉于幸福家庭,畅游于学术研究、文学海洋的痴人,被迫走出书斋,踏上了流亡之路。

那时候我不知道怎样才好?记得在一个深秋的黄昏,独自漫步在落叶黄花之中,无边的寂寞阵阵袭来。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颠沛流离的悲惨遭遇,终于凝结成浓缩她半生痛楚的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后来我就在杭州定居下来。奔波流徙的生活使我失去了太多,我和明诚无儿无女,失去了丈夫后,每天靠三两杯冷酒、一遍遍的回忆来排遣一个女人寂寞的时光。 记得这一日黄昏,天色灰暗,又象往常一样独自坐在窗前,静静的,任回忆的思绪飘到好远好远的地方。遥想昔日这个时候,自己与赵明诚一同出城览景,作词对诗,寻找佳句和赏玩名人字画。记得每当初一、十五、太学放假,赵明诚必会买回古帖碑拓,在烛光下品评指摘。还记得那一次,赵明诚从一位隐士手中得到白居易手书的《楞严经》,便急匆匆骑马而归,与我相对展玩。他当时那狂喜不支的样子,想到这里,不禁泪似雨下。 

那年深秋,天色越发暗了,窗外传来雨点滴落梧桐叶上发出单调的响声,不时还夹杂三两声大雁的哀鸣。园中的菊花都已开始凋谢,残存的花瓣在寒风中无力摇摆。再也不是那摘花的年龄,再也没有那看花的心情。往日皆成过往云烟,时光不会倒流,一切不会从头再来,只剩下我孤身一人。在这凄清的黄昏,冷泪流过面颊,一滴滴落入酒杯之中。举起杯将那掺着苦涩泪水的酒一饮而尽。 

“有人说,你和赵明诚这样的恩恩爱爱,同圆事业梦,赵明诚死后,你那么为什么后来还要改嫁,是不是你想冲破三纲五常的束缚,是不是你有先天的婚姻自由的因子?”沁儿又说。

李清照在荷叶旁摘下一朵花,吻了吻说:是呀,这生活和历史也有许多不公正的事,当年我在孤寂之时,我在杭州认识了张汝舟,他花言巧语,经常来关心我,对我百般示好。特别是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那时我虽然经过凄风苦雨磨难,但还称不上是黄脸婆,镜子里还有三分美艳。

张汝州这个家伙以为我家藏万贯,为骗取我的钱财,趁虚而入,对我百般示好。当时我无依无靠,在四十九岁那年,又病倒,终日高烧不退,常常处于昏迷状态。张汝舟乘人之危,用花言巧语说通过我的弟弟李迒,将我接到他的府上。这一切都是在我病入膏肓、长期昏迷不醒的情况下进行的,本人对这次骗婚闹剧毫无所知。就这样,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张汝舟以为我一定有很多古董、字画。但是婚后的张汝舟发现我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他贪财欲失望了,这个时候我已经一贫如洗。婚后,我才知道此人是个粗俗不堪的小人,这次婚姻是短暂的,我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揭穿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后来,他对我是拳脚相加,我的人格受到极大侮辱,这是一个女人最不能忍受的,于是我下定决心"惟求脱去"。百日后,我向官府告发张汝舟贪财好利暴打我的事实,状纸递到公堂,阐明了这次被"强以同归"骗婚事件的真相。

在宋代,一个女人想离婚,谈何容易!那年头,男人可以休妻,女人哪能离婚啊?女人如果告丈夫,要求离婚,即使证明丈夫有罪,诉讼成功了,女人也得坐两年牢。宋朝法律就是这么定的。于是我就被莫名其妙被拘入狱,天哪,好人为何要遭罪?真是欲哭无泪。所幸九日后获释,据说是一个担任内翰承旨的远房亲綦崇礼救了我。但这次婚变我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这是我的不幸。后来又不断遭到了封建卫道士的讥笑和诋毁,精神上受尽了折磨,之后我对朝廷和众多文士已经寒心至极。

出狱后的我,从杭州辗转到金华,开始了一段常人难以置信的隐居生活。经过风风雨雨的我对人生已经没有眷恋之情了,只是爱着自己的文字,以写词作文打发时日。这一系列的变故,使我的词情也开始为之一变,往事的追忆,对故都的怀念,身世之感,爱国之情,成了她后期的词的主旋律。

“呵呵,大师,你晚年的词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语言清丽而深婉,韵致醇厚而秀雅的独特风格,被称为"易安体",词人争相效仿,被公认为两宋词坛上的一位大家,为中国妇女在文学史上争得一席之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的觉得你依然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帅哥说。 

呵呵,我目睹了国破家亡,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我强烈的爱国情感,我是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我的希望成为幻影。记得南渡初期我写过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用于表达我对宋王朝的愤恨。

1137年,我又从金华回到临安,此时已五十四岁。曾想把平生所学传授给一个孙家的小姑娘,却被这个乖巧的女孩以"才藻非女子事"宛然谢绝。1155年我患病不起,在我身边的有我的两位弟子,她们是我至今不能忘记的忠心,这世上最见真情的时候不是在你辉煌的时候,而是在你落难的过程中,呵呵,我那七十二岁是白活了。你们都是我千年难逢的好朋友,我向你们致敬!

“李大师,你写过的文章有《词论》、《祭赵湖州文》、《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金石录>后序》、《<打马图经>序》、《打马赋》、《贺人孪生启》等,我们正在一一拜读,在你的许多文章和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我们向你致敬!”依人十分感动地说。

就在这时,李清照从荷花上站起来,抖落身上的水珠,晃动着美貌的身姿,她微微地笑着没说话。

“是的,追随你的人生轨迹,我们为历史上有你这样一位全才的女性而欣喜。你的词独树一帜,你的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人的高度赞扬。你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你不仅是宋代最伟大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我们一起合个影吧!”仙姑娘说着就从包里取出了照相机。

“不了,只要心里有影就是快乐,时间匆忙,我还要去会面另一批粉丝呢!谢谢你们!”说话瞬间,一只凤凰鸟飞来,李清照跃上鸟背,朝我们挥挥手,凤凰鸟很快飞出了淡淡的薄雾中……

太阳升高了,雾散了,清波荷叶翩然,荷花芳香。我们站在荷岸上,想到刚才梦一般的会见,不禁一个个笑出声来。

“太幸福了,我们看到了李清照,我相会了一个千年的女性,我们了解了她的大概生平!”沁儿几乎狂跳起来。

“啊哈,生活中真是有与穿越的古人会面,前看到的有有泰戈尔和普希金,今又有李清照,太神奇了!”依人笑容满面。

水墨湖畔,帅哥笑得合不拢嘴,沁儿、依人、仙姑娘都在庆幸,我们为遇到李清照这位“千古第一才女”而自豪!是她在荷旁为我们上了一堂熟悉她、了解她的浅显而又明朗的课,兴奋的心情难于言表、犹如湖畔荷花正在悠悠飘香……

2013年7月21日 匆草于馨园荷花池写作园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沁香一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月下的清辉点评:

有缘千里来相会,这次相会的人物非同小可。小说以虚实相结合,以前看过不少穿小说,都是讲现代人物穿越到古代,而这篇构思新颖,让李清照穿越到现代来。并且顺利穿越成功。李清照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文章评论共[1]个
月下的清辉-评论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at:2013年07月23日 中午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