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不挑食不争食的人
挑食和争食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不良习惯,这两种坏毛病在老夫儿时身上或轻或重都曾经程度不同地存在过。
挑食,也许源自人的一种本性,有好的不吃赖的,有稠的不喝稀的,有荤的不吃素的,有香的不吃臭的,有细粮不吃粗粮,有白馍不吃黑馍……总之,啥好吃挑啥吃,什么东西最合口味就挑什么东西吃,完全凭个人的主观好恶来决定。而争食,除了人的本性之外,也许还由于环境条件所决定。老夫家居豫北贫穷乡村,弟兄三个都生不逢时,幼年时又偏偏遇上“三年自然灾害”,平时连肚皮都填不饱,既无人教过《三字经》,更没有读过《后汉书》,也不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以经常发生与家兄争食吃的故事。不久前偶然看过央视的一个娱乐档节目,其中出场者有一家小弟兄仨组合,最大的哥哥只有七岁,中间的大弟弟才五岁,最小的小弟弟仅只两岁。也许都是杂技世家出身的缘故,他们表演的一整套杂技节目难度之高,动作之娴熟,博得了观众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当主持人问及他们的梦想是什么时,最小的小弟弟马上回答说:“吃炸鸡腿!”引得四座哄堂大笑。可当主持人半开玩笑地问小弟弟:“今天评委们只准备了两个炸鸡腿,表演得最优秀的前两位才能够吃到,你说这两个炸鸡腿应该让谁吃?”小弟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哥哥!”“为什么呢?”“因为哥哥比我辛苦!”主持人与杂技小弟弟的简单对话,不仅令许多评委和观众们为之动容,也让老夫为小时候与家兄争食吃而感到羞愧和脸红。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自然成积习,积习乃素养。一个人的素养一旦形成,基本可以决定人的一生。
譬若挑食这种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导致食物某些维生素的摄入不足或过量,对人的生长发育极其不利,过度偏食者还容易引发多种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如果仅仅是饮食上的挑食倒也罢了,假如将挑食这种不良习惯再引入生活和工作领域,那麻烦可就大多了。譬如爱情上的“挑食”,就会造成感情不专一,移情别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再譬如工作中的“挑食”,就会“这山望着那山高”,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甚至一事无成,葬送一生……
至于对争食的不良习惯就更加不能掉以轻心了。如果从小对饮食上争食的不良恶习不注意矫正,长大后将这种坏习惯引入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很有可能与人争名逐利,锱铢必较,甚或还会“摊上大事”……所以,饱受生活磨砺战国时代的屈原早在两千多年之前就曾感慨道:“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老夫一生既有幼时与家兄争食的愧疚,又有成年之后饱受事业上被人争食的痛苦;所以早就立志“做个不挑食不争食的人”。直到退休赋闲三年之后的不久之前,还有人害怕老夫会应邀到某知名公司赴任与其争食而从中作梗。于是,老夫找来发黄的《庄子》重读《惠子相梁》篇,不胜窃喜也。
《庄子?秋水》中的《惠子相梁》篇载: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鵷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这段古文的意思是说,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惠施非常害怕,于是在国都搜捕庄子三天三夜。庄子知道后主动出面前去见惠施,并对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鹓雏从南海起飞来到北海,非梧桐树不栖,非竹子的果实不食,非甘泉水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捡到一只腐臭的老鼠,正好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担心鹓雏与自己争食吃,于是便发出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不成?”
鹓雏乃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飞禽,习性非常高洁。禽兽不如,谈何素养?司马迁在《史记》中开篇便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难得看破名利二字。庄子看破了,做到了,不愧是个大智者。
其实,学会与人分享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境界。老夫非圣非贤,许多事情都未能免俗。不过,在对待名利问题上,以老夫目前的心态,完全可以实话相告:做个不挑食不争食的人,那种感觉真好……
2013年7月19日
-全文完-
▷ 进入耳关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