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姓龙,人们叫她小龙女(化名),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的大山里。小龙女四岁时,一场暴病突然夺走了母亲的生命,小龙女从此成了“莫娘儿”。“莫娘儿”的日子可不好过,小龙女知道母亲再也回不来了,就和父亲一起哭了个昏天黑地。
但是哭过之后,活着的人日子总还得过下去啊!父亲托乡亲们帮忙,草草埋葬了妻子,还没等擦干眼泪,小女儿的哭叫声又让这位父亲泪如泉涌,心里淌血。小龙女还有一个不满六个月的小妹妹,还没有断奶。现在母亲死了,她可怎么活呀?在父亲的眼里,天塌了,地陷了……
那是要命的一九七六年的春荒时节,虽然小春作物像胡豆、豌豆、大麦、小麦等粮食渐渐成熟,生产队已开始每天安排劳力扯一点胡豆豌豆,给每个人分上一点,以救活全村人的性命,人们仿佛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没有死的人再也不会饿死了,但是凭这些粮食却无法救活一个不到六个月的婴儿的生命,因为她还不能吃啊!
父亲流着还没有哭干的眼泪。把小龙女孤零零地安排在家里,抱着小女儿踏上了寻奶之路。那年月,生孩子的人家本来就不多,再加上谁家都不宽裕,刚生了孩子的和奶着孩子的母亲由于没有米吃,营养不足,自己的孩子奶水都不够,哪有多余的送人呢?父亲哀求过多少人,不知道;给多少人下过跪,也不知道;只知道走过了几个村的父亲晚上回到家里,怀里的小女儿还是饿得哇哇地哭。
心成了碎片的父亲万般无奈之下,带着两个饿得发昏的孩子跪到了村长的门前。他央求村长:“村长啊,你积积德,救救两个孩子。我上辈子肯定作了恶,现在遭了报应。孩子没有罪,求求你救救她们,我们两口子在阴曹地府里会感谢你的。”
村长也流泪了,他一把把父亲拉起来,坚毅地说:“龙大,你想干啥?两个女儿才这样大,你就想干傻事,你想害死她们吗?你当父亲的都想撒手不管,那她们还能活下去吗?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一起想办法吧!”
村长马上叫人敲钟,召集全村社员开会。
村里前两天刚下了谷种,为了能省下点谷子,让几个月没有见过一粒米的乡亲们吃上一顿米饭,村里的谷种撒得稀稀拉拉。但即使这样,还是没能给全村人留下一顿米饭的谷子。因为种子本来就留得不充足,再撒得稀,你总得保证今年的田里能栽上秧,明年才不会挨饿呀。到如今剩下来的谷子不足三十斤。要把这些谷子分下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平均一户人家还分不到一斤,分了也等于没分。更何况,好几家小孩多的生活特困户早就盯着那点谷子了。
村长讲了龙大家的情况,其实不讲大家都明白。村长说:“现在龙大家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我提议,那点谷种就不再分了,用来救一个孩子的性命吧。大家讨论一下,同意我的意见,就这样决定了;不同意我的意见,就讨论怎样分。”
社员们纷纷表示同意,他们说:“龙大拿了这谷子是救孩子的命,又不是自己去享受。这点事情我们如果不同意,那我们还是人吗?”事情就这样定了。龙大连夜把二十多斤谷子拿回家,用石磨将谷子去了壳,磨成粉,搅成糊,给小女儿喂下。
四岁的小龙女一直跟在爸爸身边,帮爸爸做这做那。当爸爸熬好了米糊糊,要给她也喂一口的时候,小龙女懂事地摇摇头,乖乖地爬到床上睡去了。
那二十多斤谷种救下了一条小生命,也救下了龙大一家人的命。
没有了妈妈的小龙女常常想妈妈,想不到妈妈就非常失望。渐渐地,以前那个活蹦乱跳,爱打爱闹、爱唱爱跳的小姑娘不见了。她渐渐地学会了分辨别人那些不同于常人的异样的眼光。
因为家里贫穷,她们的穿戴不如人家,因为没有妈妈,她们也没有其他女孩子那样会收拾打扮,这些往往要招来一些不知情人鄙夷的眼光,对这种眼光,能躲开的她们姊妹就尽量躲开;知道她们家境况的人,一般都会投来同情的、可怜的眼光,这种眼光有时候同样让人不好受。因为,这种眼光里虽然没有恶意,但是投射这种眼光的人却把自己和别人划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等级,自己明显优越于别人,而别人就只有受同情、受怜悯的份。对于这种眼光,小龙女更加害怕,她不希望和这样的眼光相对,她不能让人家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小龙女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了一种要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别人眼光的想法。
小龙女慢慢觉得,只有老师的眼光没有半点鄙夷、歧视和同情怜悯,有的只是指导和引领。老师说:“小龙女,快过来,我看看你的头上又长虱子了没有。”“小龙女,来,我给你洗头,你看,好脏。你爸爸哪有时间和精力来给你洗啊?记住,以后自己动手,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按时洗头。老师要检查哦!”“小龙女,来看老师是怎样洗衣服的,下次,你也一定会把衣服洗得很干净的。”“小龙女,今天中午就不要回家了,和老师一起吃饭。”那是因为老师家里煮了好吃的。小学时的老师是这样,初中时的老师也是这样。
还有就是同学们的眼光,总是那么友善、纯真。不但没有歧视,相反,由于小龙女考试成绩总是很好,同学们的眼光里还充满了崇敬。当同学们请小龙女为他们讲解难题的时候,小龙女的心里也涌起一丝自豪感。不少女同学和她交朋友,还把她请到自己家里去。
小龙女更忘不了本村的那些乡亲们,他们给了小龙女一家多少帮助,小龙女记不清了。小龙女只记得,他们有意无意地请龙大帮自己家做事,而实际上是请龙大父女吃饭。这种时候,小龙女的心里是快活的,因为从那些叔叔婶婶爷爷奶奶的眼神里,小龙女看不出有半点施舍的意思。那感觉就像一家人在一起团聚。
小龙女非常听老师的话,在她的眼里,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讲的课,她一句不落地记着;老师布置的事情,她一丝不差地去做。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的事理越多,她就越内敛。她的话越来越少,三天不说两句话。她只是默默地读书学习,默默地做事。
一九八八年,小龙女初中毕业参加了第一次中考,她顺利地考上了仪陇师范学校。要知道,当年的中等师范学校是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的首选。为了早日跳出农门,端上国家干部的铁饭碗,为了分解家里的经济负担,初中生的第一志愿、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师范,而不是上高中,考清华北大。小龙女当然更是如此了。当年的作文题目是给亲人写一封信,小龙女把自己的经历讲述给了阅卷老师,后来知道,小龙女的作文得了满分。
师范毕业以后的小龙女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她把自己感受到的人间真爱点点滴滴地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小龙女清楚地记得,当年自己读一年级的时候,成了光荣的少先队员。红领巾发下来了,不会系,看见别人带红领巾,也就胡乱地围在脖子上。结果被高年级的同学看见了,追着赶着拍着手笑。小龙女羞得满脸通红,捂着脸跑到了老师那里。老师给小龙女解了围,赶走了高年级的同学,又教给小龙女正确系红领巾的方法。这件事放在别人身上也许很快就过去了,忘记了,可敏感的小龙女的心里却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时时铭记在心。当了老师以后,从一年级开始,她要求班上的孩子们都要团结友爱,不允许有刺伤别人的言行存在。特别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的孩子,有残疾的孩子,弱智的孩子,小龙女更加关注,因为这些孩子更容易受伤害。
一个一年级的小姑娘,有一天放学时磨磨蹭蹭地走到小龙女面前,这小姑娘很听话,长得也乖。小龙女问她:“怎么还不回家呀?”小姑娘说:“龙老师,你今天没看过我一眼。”小龙女马上俯下身在小姑娘脸上亲了一口,说:“对不起,乖乖,老师以后再也不会了!”小姑娘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这件事对小龙女触动很大,她思考了很多问题。一年级的小孩子,已经有了那么强烈的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自己受到重视,希望自己受到关注。如果老师不在意他们,会有多少美好的童心被埋没,有多少可贵的创造精神被扼杀呀。小龙女把自己的想法和以后的做法写成一篇题为《学会关注》的文章,发表在国家级教育刊物上。
小龙女开始从一年级起培养孩子们自觉学习、自己动手的能力,她相信孩子们能做得很好。果然,在二年级时,她的努力就收到了成效。学校组织全校性的体操比赛,其他班主任老师带着学生起早摸黑地训练,只有小龙女,她叫班上的体育委员组织训练,其他班干部配合,自己很少到场,到场也只是当观众。比赛结果,小龙女的班获得第一名。
有一天,小龙女刚满两岁的小儿子突然被开水烫伤送往医院,小龙女上班迟到了一会儿。当学校领导到这个班检查工作的时候,发现这个班的孩子都在认真地学习。教室里很安静,比老师在教室里还要安静。领导知道了内情以后很震惊,他们想不到一个小学二年级的班,学生的自觉程度有这样高。
在一次教师节全县优秀教师的表彰大会上,领导安排小龙女发表获奖感言。小龙女说:“……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个社会对我有恩。小时候,我想报答的是我的爸爸,他把我们姊妹养大不容易,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艰辛;读书了,我又很感恩我的老师,是他们把我领上了宽阔的人生之路;参加工作以后我明白了,我要报答的原来是整个社会。这个社会给了我那么多的人间真爱,我要把我的爱传递给我的孩子们,作为我对社会的回报。我希望我教的孩子都能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2013.7.8.
-全文完-
▷ 进入少年狂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