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土炕上的作家梦
“我是广西的一位打工妹,偶然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听到了你的故事。你对生活那么坚强,对文学那么痴迷,对你来说,读书和写作都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我希望与你为友,祝你早日找到心目中的闪光点……”
“你的故事激励着我,你强者的姿态令我敬佩,你勤奋创作的历程令我感动,你事业上的成功令我高兴,愿你在文学的殿堂再创佳绩,为我们残疾人争一口气”
……
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听众写给泾川县荔堡镇问城村残疾青年杜志峰的部分信件内容,字字真情,句句暖心,正是这些真诚的理解和热情的鼓励,成为杜志峰多年来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思想动力和精神依托。
杜志峰是一位身体高位偏瘫的残疾青年,全身上下,除了僵硬的手指能够勉强握得住笔外,他的身体瘫软得几乎难以直坐起来,每天只能瘫伏在他独自居住的黄土小屋的泥炕上,伴着昏暗而刺鼻的煤油灯读书、写作。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对文学创作事业的无限热爱,从1996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和小说作品。迄今为止,已在国家级和省、市刊物上发表了100余件作品,并有10多篇获奖。其中,他的c女作《烛火》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子夜诗会》栏目播出后,还受到著名诗人雷抒雁的好评,并有作品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进行展藏。
“生命之初,你就没有养尊处优的境遇”
他是一个生活极端不幸的农村青年,从小就酷爱文学,梦想将来能走出农门,当上一名人民教师。然而在他16岁仅读到初二那年,一场意外的灾难残酷地降临到他的身上,彻底撕碎了他的梦想。那是1986年秋天的一个早上,他在操场上突然全身一软瘫倒在地,以后这种怪病就反复出现,最严重的时候,全身竟然像面条一样瘫软得站不起来了。经诊断,他患的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病。于是,心急火燎的父亲就背着他转辗于兰州、西安各大医院寻医问药。后来在西京医院做了颈椎环曲手术,经过长达7个多月的住院治疗,才总算有了明显好转。但是在随后一次功能恢复锻炼时,他又不慎摔倒在地,不但造成右腿股骨骨折,而且旧病复发。据他说,是一系列不成功的手术,为他留下了今天这个可怕的后遗症———高位截瘫。从此,他就只能依靠双拐支撑躯体,或者坐在轮椅上由别人来推才能够艰难移动。
病魔,不但吞噬了他美好的理想和前程,也给他本就困难的家庭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父亲千方百计都想彻底治好他的病,结果弄得全家债台高筑,一贫如洗。为他治病所借的1万多元外债,让全家人缩衣节食,整整艰难凄苦地捱了10多年才总算还清。而他父亲患了30多年的胃溃疡病,平时只能靠服几粒药片强撑着干农活。母亲整天以泪洗面,最终导致右眼失明。为了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仅上到小学三年级的妹妹杜明霞,最终也不得不辍学回家,十多年如一日地陪伴着他,专门担当起侍候哥哥的重任。
看着一家人被他拖累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样子,被疾病长期折磨的杜志峰,一度想到了自杀以寻求精神解脱。但考虑到父母及妹妹为他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他最终才打消了这个愚蠢的念头。
为缓解身体病痛和精神压力,他最早还尝试着练过书法,也学过中医,但由于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和更多的翔实资料,最终都没能坚持下来。就在他处于极度空虚和迷茫的时候,兰州某家具厂一位姓杨的厂长为他指点迷津,将他拉上了艰难的文学创作之路。
那是1994年,为了自食其力,能为家人分忧解愁,贫病交加的杜志峰十分渴望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于是,他斗胆给那位杨厂长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原本并没指望能收到回信。谁知不久,杨厂长不但随信给他寄来100元现金,还诚恳地建议和鼓励他应该去从事文学创作,这重新点燃了他的文学之梦。加上他从收音机里多次听到了张海迪和全国自强模范、陇南残疾人刘水的感人事迹后,就更加坚定了他向厄运挑战的信心与决心。
起初,当家人听到他打算从事文学创作的奇思异想后,大家不以为然,差点都没笑掉了牙。目不识丁的母亲首先就给他泼了盆凉水:“娃呀你身体都已病成了这个样子,还能胡诌出什么来呀﹖一个连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人竟然梦想当作家,我活了50多岁,可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事呀。”后来,好心的左邻右舍就都劝她“娃想做什么你就随他吧,就当是为了消磨时间罢。”
于是,为了不受干扰,父亲就将窑上打麦场边用来看护粮食的茅草房给他腾出一小间,他就搬进去没日没夜地开始潜心攻读了。没有书籍,他就向同学们借来抄阅没有纸笔,他就将过去的旧笔和作业本找出来在背面做笔记。那段日子,他整天独居小屋,闭门掩户,绝侣息朋,遨游书海,诚邀华夏先哲、异域智者面对面地畅谈交流,不知晨昏夜幕,今朝何夕。他不但从书籍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快乐,而且还爬伏在土炕上写下了长达数十万字的读书心得和笔记。《红楼梦》《古文观止》《悲惨世界》《在人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一部部中外名著,陪伴着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他又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自学完中等师范语文教材和全国高等教育成人大专自学考试的文科教材。随着对文学的熟悉和对写作技巧的逐渐掌握,他开始用颤抖的双手铺开一沓厚厚的稿纸,秉笔沉思,让激情澎湃的心在文学的天地里信马由缰,回归到童年做了很久很久的那个梦境当中。自家门前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在他眼里似乎都富有某种鲜活的灵魂和意义。他常常对着地上啄米的土鸡和树梢啁啾鸣叫的小鸟发呆出神,这些令他产生出无限的遐想并伴随着深刻的人生思考,更成为他从事文学创作的主要生活源泉。所以他的作品自始至终,总是带有一股春风扑面的浓郁乡土气息。
就这样,在饱尝过无数次投稿失败的苦涩之后,最终,他用全部心血播种的第一棵小幼苗终于开了花结了果。1996年9月6,是一个令他终身难忘的日子他的c女诗作《烛火》终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得以发表,这使得他在文学创作领域里开始崭露头角,并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倘若不能向上,那就站着死亡”
面对弯腰驮背的父亲不断从烟袋里冒出的缕缕忧伤,看着辛勤劳作的母亲,每天从田里荷锄晚归的瘦羸身影,杜志峰内心的无奈与痛苦总是难以名状。作为一位七尺男儿,他非但丝毫不能帮年迈多病的父母一把,反而还要他们为自己受罪,他觉得自己唯一能给家人带来安慰的,就只有顽强地活下去,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由此,他针对门前的那棵枯树,这样悲壮地写道就这样/你以强者的姿态站立/把一生交于足下的土地/即使不能重生/也绝不跪地乞求风雨/倘若不能向上/那就站着死亡……好一个“倘若不能向上,那就站着死亡”啊,寥寥数笔,就赋予了那棵枯树以火热的生命。他将树木比拟成生命垂危的人,又将他自己比喻成那棵在风雨中枯败摇摆的树,从而吐露出了个人绝不愿向悲惨命运低头的心声。细品这首小诗,不禁使人产生一种强烈地内心震撼与共鸣。《枯树》发表之后,《2006?中国诗历》也向他发出了收藏入选通知单。
走进杜志峰那间不到10平方米的低矮小屋,一张不大的书桌上穷案累牍。他从老师、同学处借来阅读的100多套旧文学书刊,与几十本大红色的获奖证书争夺着局促的空间。在他每天睡觉和写作的土炕上,一条污渍斑斑的棉褥下面没铺席子,只垫了一层薄薄的板箱纸和“蛇皮袋”用来防潮。本不宽敞的炕头,被成堆成堆的旧纸箱几乎占掉一半,妹妹明霞介绍说,那里面都塞满了哥哥已经读过无数遍的旧书及手抄本。由于屋内不通电,所以他长年累月只能点燃煤油灯读书、写作,使得整个屋子已被油烟熏得发黑而呛鼻。墙壁上到处贴满发黄的字画,有些是他以前学着临摹的,有些是别人赠送的。“法自石门出,气从造化来”是同村一位老先生赠给他一幅中堂上的话,也算是他多年来的座右铭。
此情此景,似乎都在向每位来访的客人,无声地描述着主人“穷且益坚”的心志。
在与杜志峰攀谈的过程中,记者悄悄打量起这个已经35岁的残疾青年。当时,他的头发脸上身上粘满细土,这大概与打麦场上父亲碾了一天的豆萁有关。他的双目因患严重近视而显得暗淡无光。双臂下面夹带的拐杖,只能支撑着他倚门站立,若想进屋上炕,就只有大声喊着找妹妹。一件半新的西装,都快遮没了大腿面,却遮不住烂得已像抹布似的红线衣袖子。深秋的天,已经开始转凉了,可他红肿的双脚上,依然没有套上袜子。眼前这个寒酸的形象,与报刊上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相比,反差极大。
在狭窄的小屋里,他热情地翻出一大摞笔记本、作品样报与获奖证书。在一本较厚的旧笔记本里,为节省纸张,他将每页纸都填充得满满当当,已发表的和未发表的作品密密麻麻地挤在上面,何止百篇千篇。在那些无数蒙灰的红皮证书里,记者发现,2002年1月,他的散文《我的读书写作生涯》,在中宣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农民日报等8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新世纪、新农村、新农民”全国农民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奖了一本书价120元的《365个第一次———共和国50年珍贵图录》。同年4月,诗歌《野花》荣获首届“西北坡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诗歌组一等奖。2003年,《我的二十五年读书梦》《一件特殊的礼物》《读书伴我成长》《书痴者言》《谢谢》等文章分别在“亚农杯”及“讲道德、讲文明”全国农民读书征文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同年10月,他的小说《我为什么还活着》在《小说月刊》杂志社举办的第二届“黄河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奖赛中获优秀奖。并有部分作品选登在《当代情感诗集萃》《红旗飘飘》《中国当代思想家宝库》《“西柏坡杯”全国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集》《书海畅游》及《春雨》等10余部书籍上。收起那些色彩纷呈的荣誉证书后,杜志峰似乎陷入了沉思。突然间,他鼻子一酸流下了眼泪。他说当年自己还曾经获得过一件价值1600多元的奖品,那是一部《诺贝尔文学奖世界文学名著丛林》,并附带金牌。那部书是自己日思夜想都非常渴望得到的珍贵礼物,可是由于家境太过于贫寒,连邮资都掏不起,所以至今也没有领到手。
据说,《野花》就是在他情绪极度低落的那段日子写出的。这首诗既饱含着他对上苍不公的控拆,更是他对自己生命的写照是命中注定/还是造物主的安排/生命之初/你就没有养尊处优的境遇/活着/不仅仅是给别人看的/要不/你也不会栖身于大山坳里/杂草丛中/曾几何时/你的生命很辉煌/然而却被挑剔的牧羊/啃咬践踏/从此你难以与同伴争奇斗艳/如今虽然残疾的身躯/再也很难冠以花的美誉/更多地承受了人们目光中的鄙夷神色……
以强者的姿态,把一生交于足下的土地10多年来,凭着自己艰苦的奋斗和努力,杜志峰的文笔变得越来越成熟和老辣起来了。如今,他的创作主题,已不再单纯围绕个人不幸的命运自怨自艾,而是将深邃的目光盯在家乡那些整日“素面朝天”的父辈及乡亲们身上,笔触也朝着农村更为广阔的天地里进行延伸,使作品整体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为了积累创作素材,从老掉牙的奶奶艰难蠕动的嘴唇,到牵着牛的父亲哀声叹气的表情,他都会死死盯住不放,以便从中寻求创作灵感,弄得母亲整天哭笑不得,生怕痴心不改的儿子照着自己胡写出来个啥在《追求》中他这样写道爷爷垦过的荒地/父亲正扬鞭策马/我也紧追其后/挥汗如雨/紧握犁把就等于握住了/生命的主题……
饭后茶余,人们常常见他撑起双拐,像座石刻般定定地伫立在小屋门前,眼珠子骨碌碌地转个不停,耳朵似乎也竖起老高。房前屋后杨柳依依,街坊邻居说笑嬉闹,塬上沟洼鸡犬交鸣。他或者安静地观看觅食的麻雀、鸽子在麦场里上下翻飞或者饶有趣味聆听村妇们农闲时聚在一起蜚短流长。所有这一切细枝末节的生活小事,都能在他内心荡起层层涟漪,生出无限感慨。有时,他觉得生活真是多姿多彩,魅力无穷,奥秘无穷。看着家乡的荒山秃岭,在祖祖辈辈们一代又一代用心血和汗水的辛勤浇灌下,一幅幅美丽神奇的田园风光,随着季节变幻不断呈现眼前,使他置身其中心旷神怡,不再感觉孤单与寂寞。然而,看到左邻右舍在市场经济的汹涌大潮里沐浴春风,一个个乐呵呵地甩掉了穷帽子,而他们家却依然贫穷如故,举步维艰,他的心头就被无尽的凄凉和悲哀占据着。于是,冬日的黄昏,或是夏天的夜晚,他就照旧抹掉泪痕,苦撑病体匍匐着爬上炕头,不断用那支秃笔向外界尽情展示着家乡蕴藏在他心里的质朴美,纯洁美,和谐美。
他身残志坚的事迹,经有人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青青草有约”栏目披露之后,一度在省内外无数青年文学爱好者的心目中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许多赞赏与鼓励的信件如雪花般纷至沓来,人们被这位贫病交加中的年轻人,对文学创作所持的那种执著与狂热精神,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在诸多来信当中,有和他交流创作体会的,有寄来稿件请他帮忙斧正的,更多的同龄人则希望通过结识他以勉励与鞭策自己。四川省南充市一位爱好文学的打工妹甚至给他随信寄来青春靓丽的玉照,并深情地说志峰大哥我已将你当作挚友、兄长,很荣幸结识你。我被你的创作精神所感动,希望我的信能给你鼓舞,让你在文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千万不能放弃,不要像我一样荒废着光阴。
杜志峰在作品中难以掩饰的“心声泪痕”,曾经赢得许多好心人的尊敬与同情,更多的人则是从精神上对他进行鼓励和支持。2003年3月,县残联领导得知他的境况后,亲自出面为他捐赠了一辆轮椅、一付拐杖和一些文学书刊。广西《绿城文学》杂志社一位副总编辑还寄来他的诗集《心系人间不了情》和一本投稿指南。平凉市作家王韶华、张怀群等人也托人捎来各自的文集。日前,中国残联理事长汤小泉也来信,意欲吸收杜志峰为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并对他多年来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不知不觉间,一轮皎洁的残月,已经悄悄地爬上了他家门前那株黑魆魆的枯树尖,户外也骤然旋起了一阵狂风。虽然,此次仓促的冒昧造访,使得我和这位残疾青年的谈话仍然意犹未尽,但是在采访结束后,心里还想对他最后说点什么,却如梗在喉找不到合适的话语。临作别出门时,杜志峰似乎很轻松地将万般荣辱心酸,皆化作对客人的会心一笑。在他脸上始终浮现着的那种满足,那种欣慰,那种神秘,绝然不是我等整天身处喧嚣之中的人们所能够想象、领会和捉摸透彻的啊返程途中,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大半天,我好像才猛地醒悟过来———这大概正是独属于寂寞中的另一种幸福吧。记者王鄱
手记:用心灵诠释人生
采访杜志峰,缘于在泾川县城的一次“道听途说”。当记者费尽周折来到他所在的问城村时,心里仍然七上八下。后经多方打听,才总算找到了他的家———一个破损不堪的陇东地坑大院。
初次见面寒暄,就被杜志峰及其家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没有人抱怨命运的不公,更听不见孤苦无助的哀鸣,大家脸上始终洋溢着一种热情、纯净而质朴的笑容。提起儿子平日读书、写作的事,目不识丁地母亲笑呵呵地说,谁知道他一天到晚黑灯瞎火地都写些啥,多少年了也没见挣回来几分钱。本来就是个高位截瘫的病人,现在又得了严重的慢性肾炎,书看得眼睛都成了高度近视还要写。负责哥哥日常生活起居的妹妹杜明霞,更是显得活泼可爱,她是全家唯一支持哥哥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毕竟因为照顾哥哥使她早早辍学回家,终生遗憾。她不无俏皮地向大家叙说着杜志峰日常闹出的许多笑话,惹得平日里少言寡语的父亲,也不时“吭哧”一声笑出声来。然而,种种貌似轻松的态度,又怎能掩盖他们多少年来内心所遭受的巨大创伤,和对未来生活的忧虑与担心?
身处这样一个贫寒农家,杜志峰从小既没有“书香门第”的熏陶,也缺乏当作家的天份,他只有一个残疾青年不愿向命运低头的决心。10多年来,他和自己的文学梦,就像河蚌之于珍珠,虽然伴随着漫长的疼痛,却强忍着使珍珠一天天长大。当人们惊羡他屋内一摞摞荣誉证书时,又有谁能想到这都是多少个昼夜痛苦的结晶啊。然而,无论付出多么惨痛的代价,杜志峰依然抱着“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态度匍匐炕头,在方寸之间精心耕耘着他心目中无限的文学袤野。
今天,对于杜志峰来说,读书和写作,绝不是附庸风雅,更不为沽名钓誉,而是他目前惟独可以选择的一种命运了。他之所以执著创作,不过是想用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自己活着并不是废人。
采访期间,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坐在旁边唉声叹气地咂着旱烟嘴,“多勤奋的娃娃呀,多善良的一家好人哪,可惜老天爷不长眼,让娃儿整天爬在炕上费脑子,老老少少也都被拖累成了病秧子,我老汉看了都替他们发愁啊!”
也有村民认为,贫病交加的杜志峰搞文学创作,纯属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仅显得有点滑稽可笑,而且也会得不偿失,将来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尽管褒贬不一,但越是如此,文学的光芒就越吸引着杜志峰去接近,去探索。在那间篷门荜户的黄土小屋,文学书刊和自己的手稿是他最大的财富。他用残疾的身体发掘文学的魅力,用健全的心灵诠释生命的意义。他轻视命运捉弄,赞叹人生韶华,抒发乡野风情,讴歌四季变化。因为文学,杜志峰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因为激情,他用文学给更多的弱者以温暖和力量。
每天起早贪黑,杜志峰或者读书、创作、做笔记,或者给外地朋友回信件、谈心得。他整天如痴如醉地沉迷在文学的天地里,孔子如东家大叔,东坡似西邻二哥,屈原披发而来,李杜联翩而至,竹林下与七贤同游,五柳前与陶令对饮……读书让他陶醉,写作让他不再感到寂寞和苦闷,他从中获得的无穷乐趣又何足为外人道。除此之外,他还抽出宝贵的时间,热衷于为村里的小学生批改作业,耐心指导他们练习写作。只要能为别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杜志峰就会彻底忘掉自己的不幸,他的内心才会感到一丝丝幸福与满足!
杜志峰,一个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在文学道路上苦苦探索与追求的残疾青年。他如今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出版一部自己的作品集。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梦,杜志峰才享受到了常人的快乐与自由;也正因为有了这个梦,他才趟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路!人生难免会有苦难和不幸,然而对待它的态度却各有不同,杜志峰以残疾之躯,贫困之境,坚忍之心,正在书写着动人的别样人生,令人肃然起敬。志峰,一路走好!
-全文完-
▷ 进入百穿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