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新乡市南的一个乡下农村,距市区十来公里远,步行也就两个小时的路程,可发小们却很少有机会进城闲逛;偶尔有谁跟随家人到市区转上一遭,也无非是想近距离看看铁路上的火车是怎样跑的,老公园里的“糖人”是怎样挑的,百货大楼里有买啥好的,城里十字卖凉粉的是怎样炒的,老太太买东西时价钱是怎样搞的……虽说儿时身上也会揣个块儿八毛的,可除了盘算多时的“定向消费”和两分钱的一个冰棍儿之外,谁也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只要能带回几个笑料可供向人炫耀也就心满意足了。如今回忆起这些简直都成了笑话,不过那时却是发小们期盼的一件乐事。
我小时候性格木讷,不苟言笑,喜欢独自观察和思考,然后把自己观察和思考的奇思怪想经过“艺术加工”与发小们分享。譬如看火车,我就曾突发奇想:火车趴在铁轨上就能跑恁快,如果站起来跑,岂不是跑得更快?然后把这个笑料添油加醋地安在一个半精不傻的人物身上再说给大家听,结果准能逗得发小们一个个都前合后仰。
能够把发小们逗得捧腹大笑,也是我儿时的一大骄傲和自豪。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欣赏故乡的自然风光,尤其是特别喜欢故乡的那条卫河。
依稀记得,儿时卫河的水很清很清,清得能够看得清河中游鱼的身影,甚至对着河水能够望见自己的面孔。特别是两岸飘拂的杨柳和葱茏的芦草,桥墩下浣衣的少妇和戏水的儿童,穿梭般忙碌的渔船和船夫驱赶鱼鹰下水捕鱼的情景……所有这些都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假如偶尔能够欣赏到一艘冒着青烟鸣着汽笛的汽船从桥下缓缓驶过,那就更不虚行了。所以,那时只要有机会进城闲逛,总忘不了站在城里十字北面那个石桥上眺望卫河的风景,甚至常常望着河水发呆:卫河哟卫河,你源自何方,又流经何地?你与并行的孟姜女河是不是“双胞胎”?河水是不是你的眼泪……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从部队转业重新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一头扑进母亲的怀抱,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思潮奔涌,诗兴大发。于是,我站在那个已经废弃的石桥上,对着卫河放歌,写下了珍藏在心底多年的诗篇《呵,卫河》——
莫道你是一条普通的小河,
却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
你和“孟姜女”在这里漂泊。
搬来长城脚下的条石、古砖,
砌成卫河两岸的桥墩、闸垛;
采来黄河源头的五谷杂粮,
在牧野的土地上春种、秋割……
呵,卫河,古老的河。
莫道你是一条普通的小河,
却受尽了人间痛苦的的折磨。
心酸的眼泪掺着河水滚滚流淌,
淌不尽千年的血泪、万载的寂寞。
京城的粮船压弯了你青春的脊背,
皇宫的苛政从你的心上缓缓碾过。
你把忧愁、悲伤注入静静的流水,
像拨动琴铉唱着古老的哀歌。
呵,卫河,苦难的河。
莫道你是一条普通的小河,
却有着慈母般勤劳的美德。
你用甜美的乳浆养育两岸儿女,
启开智慧的闸门点亮万家灯火。
大地春景绣着你青春的年华,
牧野秋色荡着你闪光的金波。
你流呵,夜以继日地流着,
犹如一架不知疲倦的戽水风车……
呵,卫河,勤劳的河。
莫道你是一条普通的小河,
却有着火一般热情的性格。
你捧一池醇香的美酒,
唱一河青春的恋歌;
给春天送去遍地新绿,
为秋天驮来金色的收获。
让荒漠的沙丘变成鱼米之乡,
让勤劳的主人收获甜蜜的生活。
呵,卫河,美丽的河。
莫道你是一条普通的小河,
却与故乡那般亲热。
你把故乡紧紧拥抱,
故乡把你深深亲吻。
故乡爱你,爱得那样深沉,
你爱故乡,爱得那样执着。
愿您接受故乡诚挚的祝福:
永远做一个故乡春天的使者!
呵,卫河,故乡的河。
这篇拙作最早被刊登在改革开放之后市文联创办并由著名作家李准题写刊名的第一份文艺期刊《春草》上,后来还在有关部门主办的全市文艺晚会上邀人作为节目进行朗诵,曾获得广泛好评。
多少年后,我才从有关资料中进一步知道,卫河原系天然河流,源出辉县苏门山和博爱皂角树,流经新乡、卫辉,在淇县与淇水合流,然后跨越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四省市,最后流入海河,故属海河五大支流之一。历史上因隋炀帝曾下诏开挖大运河,卫河得以疏浚、拓宽和修整,所以卫河古代又称御河。后来又因皂角树河源断流之后,苏门山河源的流经之地多属春秋时期的卫国,所以明时才改称卫河。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兴水利,引黄济卫,卫河一度迎来航运的黄金季节。后来由于盐碱灾害频发,上游截流灌溉,致使卫河水源枯竭;加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卫河水质一度严重污染。后经政府下大气力治理,清淤排污,美化环境,终使卫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故乡靓丽的风景。
2013年7月3日
-全文完-
▷ 进入耳关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