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写了一篇散文《小弄堂里的声音》,回忆小时候在上海石库门小弄堂生活的片断。没想到文章传发后,烟雨红尘不到一天的点击率就超过二千六,我的朋友纷纷来电表示祝贺。
文友们也先后发来短信或者评论,给予了高度评价,令我振奋和感动。月光下的贝壳说:随着作者的思绪,走进了石库门的小弄堂,仿佛已经听到里面的欢声笑语了;一件青衣说:那皮鞋敲击石皮街的声音就会在回声中传得很深很深;点墨岁月:当推开石库门的一刻,美好的记忆若隐若现,浅笔勾勒,一段经年往事浮现在眼前;雪落黄河边说:原来上海的弄堂也别有一番温馨的风景,我没去过上海,却从文里品读到了平常人生活的一部分和那份热闹之中的温暖;馨语馨原说;如沐春风,沁人心田的清芬拂过心头,落入心湖,激荡层层涟漪;费雪说:沁香大哥好,我想再听你你详细介绍一下上海的石库门,谢谢!
入夜,靠在阳台的窗口泡一杯茶,看文友们的美笔,心情怎么也不平静,于是就就翻阅一些日记上积累的有关石库门的资料,和着我的记忆又一次飞向心中的上海滩。
上海石库门的出现与形成是大概是在十九世纪的中叶,是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战乱漫延,一八六零年以忠王李秀成为首的太平军东进,以势似破竹的迅猛威力攻克了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宁波等苏南和浙北一些城市,数以万计的苏南、浙北难民进入上海帝国主义霸占的租界避难。当时的租界为接纳难民,动员商人投资住宅建设,这些住宅大都被建为排联式的石库门里弄住宅。避难者中有不少人是江南的富翁,他们带进租界的财富有利于租界经济的发展,租界内的中外房产商见有利可图,就大量修建住宅。为了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他们开始模仿欧洲英伦联列集民的形式建造房屋,同时结合了江南民居中的建筑和徽派屋韵的特色与文化韵味,在上海多个中心地区建造了很多房子。
石库门屋大多是用厚实的花岗岩和石材为门框,既牢固安全,又能显示住宅者的身份。有钱人家的门大多是乌漆的,两个铜质的大门环形成了庄重富足的感觉。门头的镂花多为欧洲巴洛克雕饰图案,十分庄重,建筑风格大多为中西合璧式。上海石库门的房型既有我国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的影子,但又不像,它们除了独门独户的外,还有适宜租房人相互合住在一起的,凡出租的房子的主人被唤作大房东,一般有二房东操作,地段热门的地方还有三房东。也就是说房子被多次接手后租出,这一部分人就是靠出租房屋获得生活费的来源,有的还发了大财。房子的天井与厨房基本是二层,也有三层阁楼的。上海的石库门一般有三开间、二开间。早期的也有少数是五开间门面,两边均有厢房,租房的邻居之间有高墙为界,既防火又防盗。客堂是主人接待客人的地方,也是家人议事及操办红白喜事的主要场所。客堂间和厢房的上方被称为前楼,通常是主人或子女的卧房,而灶间的上方则多为亭子间,再往上便是小型的晒台,可以坐着透透新鲜空气和晒晒太阳。。
“石库门”名称的起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就是好似“石箍门”,“箍”与“库”发音相似,久而久之就成了“石库门”,但大多数解释为“大门的石框、封闭式的天井,还有高墙和厚门”而得名。石库门里弄的取名也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人的心愿,各处的石库门取名繁多,除了有里、坊、邨的名字,还有德、福、康、和、吉、祥、宝、乐、安、平等字眼里转来转去。
上海的弄堂一般就是由上百个一排排紧密联体而立的石库门单元组成的庞大房屋群体。比如“里”就是指的就是居民聚集的地方,而“弄”一般就是指建筑物间夹缝通道,里弄是由多个相连小弄组成的住宅群。在北京一般称之为胡同,上海则称之为“弄堂”。“弄堂”在唐代时被称作庭中通道之意,“堂”原本是对房间的称谓,如"前为堂,后为室", 随着时代的发展,“弄堂”成为上海人对里弄的统一称呼。弄堂口上方的墙前或正门道口一般都有一座标志坊,如鸿安里、和乐里等等,上方都刻有这批房子建造的年份。有些老式的里弄还有过街楼,即在弄堂口处二排房屋之间有一道“空中楼阁”。过街楼大部分是二层,少数三层,用作居室,底层腾空,供弄堂内人车通行。如果发生了什么特殊情况,派人驻守弄堂口,就像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一样,所以小偷们都不敢随意进入。
弄堂里的连排房子,前排房子与后排房子的间隔不超过三米,大多居住面积很小。石库门单体建筑一层的平面布局是:进大门后是前天井,天井后是客堂,两侧是东西厢房,客堂后是后天井和灶披间,客堂与后天井之间有楼梯通向二层。亭子间是石库门建筑中最富原创性的建筑特征,它是夹在灶披间与晒台之间的房间。居民们来自各地,操着南腔北调,虽然有时候也有双方磨嘴皮的时候,但吵归吵,邻里大多不记仇,今天刚吵过,如果谁家外出,家里的衣服遇上雨没收,吵过架的在家的人还是不忘把隔壁人家晒的衣裳收进房。这种邻里关系至今成为美谈。
石库门建筑既符合了传统民族封闭自守的心理,也适应了富家大户的居住要求。说到石库门,就不能不说亭子间。亭子间通常是指石库门一楼至二楼楼道转弯处的一个朝北的小房间,冬冷夏热,房间面积很小,一般只有六平方米左右,是整幢房子中条件最差的,因为像个亭子大小就叫做亭子间。这亭子间的房租较便宜,大多是比较穷的人家挤在一起居住,有些房子住的人实在多,被称之为七十二家房客。在二世纪的三十年代,国内有不少文艺界人士来到上海,因生活贫困只能靠写文章谋生,就租用了廉价的亭子间。如鲁迅、蔡元培、叶圣陶、郭沫若、茅盾、巴金、于玲、丰子恺、赵丹、阮玲玉、徐悲鸿、刘海粟等等,他们都住过石库门的亭子间。现在上海虹口区山阴路大陆新邨九号三层楼的新式里弄住宅是属于改良型的石库门,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题目就是从“租界”各取半字而为,亭就是指亭子间。著名作家张爱玲的作品大都是以石库门里发生的爱情故事为背景,她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上海的过去,是当年石库门文化的一部分。
上海人,严格地说就以江、浙、粵、鲁等移民为主的人群,由于他们后来生活在殖民地的环境当中,其接受外来文化的能力迅速增强,各种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在这里碰撞、交流,最终达到和谐融合,慢慢地各种语言开始向上海话靠拢,并逐渐形成独有的石库门文化。有人说, “小巧玲珑”的石库门弄堂建筑中可以透露出上海人特有的精明,藏在里面四季相融。所谓“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就是从这里传出的精明度。!
在石库门里弄,一到夏天就更显得热闹非凡,夏天的傍晚,人们在弄堂里三五成群地聊天、打牌、下棋,孩子们放学后趴在方凳上写作业,弄堂里飘散着饭菜的香味,大多数人家喜欢把烧好的饭菜端出来,在大门口的过道上放一个小台子,或者用几只小凳子再铺上一块木板当餐桌,这就是在弄堂里吃夜饭。这时候也是一天中弄堂里最最热闹的时刻,不仅可以看到每家人家吃点啥,也是大家交流烹饪技艺的好机会,有的女主人端着饭碗去品尝阿毛娘或李婶煮的汤菜,很有意思。还可以听到男人家说说外面的新闻或透露几条小道消息。天大热的时候,男人们还会光着膀子赤着膊喝酒后啊啊哼哼的,小孩子们是最开心了,他们走东家跑西家的,快乐开心着。有的甚至全家将晚饭摆到门外头来吃。
夜深时分,有些居民已进入梦乡,也会隐隐约约传来神秘的叫卖声,仔细听才知道是卖夜宵的“桂花赤豆汤、“五香茶叶蛋”。而最有特色的叫卖声,就像我文章中写到的早晨卖大饼油条的,卖莲心粥的,还有傍晚卖肉骨头黄豆汤的,春天的卖“栀子花、白兰花”、夏天的“光明牌赤豆棒冰”。这叫卖的音量能控制到既不惊醒熟睡的人,又能让醒着的人能听清爽。总之,很有艺术水平。每个行当各有自己叫卖的节奏和特色,这种鲜活的声音虽然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但是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随着上海石库门住宅的大量出现,弄堂里的各类师傅也进进出出,川流不息,为数不少的从各地来到上海的贫民也在困境中找到了他们的谋生之路,凭着他们聪明的才智涌进了这石库门弄堂。有收旧货、修皮鞋、补套鞋、修棕绷、修钟表、配钥匙、磨剪和刀的,一天到晚到处是小贩们走街串巷的叫卖声。特别是“坏的洋伞修不?”和“修棕绷”的声音特别清脆,声调忽高忽低,像小调也像山歌,各路手艺人轮番登场没有间断,而石库门里当年的居民也从不觉得烦,就像是有些人住在铁路边,听惯了声音。因为他们不需走多远,就可以买到或修好自己家的东西,很方便的。
最有意思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声音,那就是每天清晨天蒙蒙亮,就会有一阵阵响亮的叫声:“马桶拎出来!倒马桶了!”当时的石库门房大多是没有厕所的,大小便每家是坐马桶的,马桶是木制的,每天清晨必倒。于是,前楼的和后楼的主妇或姑娘,还有亭子间的都会从床上爬起来把马桶拎到外面的弄堂里,四季风雨无阻。之后就会听到拖着粪车来倒粪的脚步声和刷马桶的响声,一阵连着一阵,这虽然有点煞风景,但却是石库门一天生活的开始。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的石库门老房子、老式弄堂等旧建筑正逐步在退出历史舞台,而保留下来的石库门又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这里已不再是民居,而是一处供人参观的,带有浓厚殖民痕迹的景点。那座标志着领导全中国人民推翻反动统治,推翻殖民主义者,推翻封建制度的中国共[chan*]党诞生的地方就夹在其中,这就是上海兴业路上的“一大”会址,成为国人感到亲切的,是非常厚重的革命历史教育基地。附近的“新天地”和各区保留的石库门,经过改造后将历史与现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透出浓郁的“海派风情”,保留了鲜明的石库门符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到上海走走,不仅看南京路和陆家嘴等世界一流现代建筑,还可看看这些带着古韵的石库门的特色建筑,在触摸中坐在餐馆中再喝一杯用石库门命名的上海黄酒,会有一种甜甜的感觉,可以帮我们打开对石库门的记忆和对一个时代的认识。
任时光流转,我们的心中永远会记住曾经有过浓郁生活气息的石库门!这就是我向文友们介绍的石库门,希望大家喜欢!
-全文完-
▷ 进入沁香一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