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沉,雨后梧桐的掌叶,还泛着连续几天骄阳炙烤留下的微红。狭窄的观湖路,人群往来如织,车潮川流不息。秒针滴答,侃侃而响,生命的年轮印着每个刻度,周而复始的转了一圈又一圈。时间执念的向前,无人问津;此刻,我只想靠近,哪怕是时光的影子。
年华多远,一万个晨曦赶着迟暮。花开花落,执念相惜。抖落时间之尘,向来回首,野渡路口,安然停靠着横放的舟子,等不见摆渡的人。
执念,系着年少时的梦。月光下,早已少了带着项圈的闰土;弟子规,依稀记得朝早起夜眠迟;暮霭中,尚听闻林竹萧萧。文学,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文学梦的记忆却在浅浅的土壤中深深的植根。因为文学,未曾历经风华,却早早的敛住了青春的叛逆。多少个日子,捧着路遥的《人生》,我记住了“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是默默无闻的,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清高的一群”,而人生是无法重来也不需要重来的。天地逆旅,百代过客。如果文学只是一场梦境,在为过独木桥而秣马厉兵的岁月,即使释不掉《古文观止》的暮鼓晨钟;那时,其实梦早就已经戛然而止了。
执念,载着成长的笔迹。文学区别于文字,只是多了对文字的执念,不分时间,无关深浅,在乎心的距离。翻看遗留的笔迹,无所谓诗词歌赋,却泛着那些年亦步亦趋的剪影。“问君飞雁缘何迟,楚客长待开卷稀”,那是梦的开始;“花谢燕飞春迟,仙侣我来名之”,写着青涩的记忆;“祖道千里长亭别,作歌朝阳易水寒”,负着青春的豪气;“春去春归草枯荣,来回一场空”,显尽未来的迷茫。每一段文字,有着不一样的心境。这些凌乱记忆的残迹,让过往不再虚无,撇开文学的梦,瞬间流白的静默中,文字如同旧时胶卷,将往昔倏地呈现在眼前。
执念,闻着爱情的墨香。四年的大学时光,终于有机会畅游在文字的国度里。东院图书馆文学区的柜阁,开通了一道通往古今的走廊。那些破旧的书线,那些不知被多少人翻起卷边的书籍,再次在我如饥似渴的过目下被疯狂的啃噬。《仍然》里晴空的白云,显得爱情是如此的澄清;《倾城之恋》里相互的揣度,终究给了爱情一个冗长的交代;《雨巷》里撑起的油纸伞,笼着幽怨而朦胧的丁香。爱情在那段记忆中,总会占据绝大部分的角落,那些风华雪月的诗篇,不过是为守住放空的魂灵,期待一场尘世中千年的遇见。当一切往昔成殇,双目下交汇的已不再有起初的情怀。
执念,刻着生活的羁绊。当生活打着一个个沉重的节拍,追逐文学的旅途中,那份热情被涤荡得一干而净。偶尔买回的书本,开卷写下名字,不得不束之高阁。生活是一本百味的书,酸甜苦辣,个中滋味被涂抹的林林种种。命运在不经意间,给未知的岁月带来数不完的错愕。“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没有经过生活的砥砺,路遥先生不会有着如此深刻的理解。少了青砖黛瓦的幽古,多了淡中知味的志趣;不变的,还是那份隐忍在心中对文学的狂想。
执念,挽着不羁的年华。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交织,暮然间,青春远去。过了做梦的年纪,掩不了追梦的心绪。余华先生曾说:当一个人物的内心风平浪静时,是可以进行心理描写的,当他的内心兵荒马乱时,心理描写难于上青天,平静的心不需要描写,需要描写的是那些狂喜、狂怒、狂悲、狂热等动荡不安的心。人世浮华,多少悲欢苦楚,多少蓬莱旧事,一段过往的执念,积蓄已久,却也需要在内心平静时才能倾泻而出。在年轮的地平线上,朝晖云露,沧海桑田,既然不羁,何需怅惘?
光影辗转,执念相惜;因此,思想不再干涸!
-全文完-
▷ 进入点墨岁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