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是一部公认的经典影片,不论从内容、含义等方面都有许多优秀之处。本影评从该片关注的问题、内容中的矛盾设置、美学上诗化语言的广泛运用,以及电影声音,尤其是电影音乐与相关情节的完美配合上,共四个方面对这部影片进行评价和评论。意在发现优点,提出推荐理由和自身见解,以同广大电影欣赏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在这里,因为我要过真正的生活。我要活的充实,汲取生命的精髓,放逐一切与生命无关的事物,当我死去时,才不至于发现自己白走一遭。”——亨利大卫梭罗
《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是大导演威尔的一部经典作品,该片凭着它诸多优秀的方面及给人震撼的整体感受,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那么,为何《死亡诗社》这部影片可以获得如此成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展开评论。
一、影片主题上对青年一代的深层关注。
以青少年为主题的影片为数不少,但质量高、评价好的片子却寥寥无几。作为同类作品里的佼佼者,本片以美国威尔顿贵族学校里的青年学生为主,写出了传统教育对青少年的扼杀与摧残,学生们被要求留一样的发型、穿一样的制服,异口同声的大声背诵着校训:传统、纪律、荣誉、卓越。在这里,学生被当作机器批量化生产的模型,他们被认为注定要子承父业,注定要成为父母理想中的那个人,不管他们自己愿意与否。这种模式不仅仅体现了教育的悲哀,更反映出了这里所谓的“问题青年”的所作所为所想的原因——查理不知天高地厚的反叛,尼尔对父亲阴奉阳违的做法以及最后的饮弹自杀……片中的一切仿佛要揪着人们的伤口不放,让人们在血肉模糊的疼痛中去关注、去思考。
如果《死亡诗社》也仅仅是以这样的悲剧来唤起关注的意识的话,那么它也难免落入俗套。不,影片没有这么做!它不仅仅关注了青少年成长过程当中的一系列问题,更是借助一名看似普通甚至有点滑稽的教师——基廷之口之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当基廷让学生们撕去教科书上千百年来被认为如同诗歌界的圣经的序论的时候,学生们很是不可思议,想是准备偷食的老鼠;当基廷跳上讲桌的一瞬间,你会发现学生们的眼睛被点亮了,点亮它们的是热情之火,是希望之火,是青春之火;当基廷在庭院里带领男孩们练习各自的步态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孩子们脸上自然洋溢的那份获得自由的笑容,他们再也不是当初的胆小如鼠的、千篇一律的机器!“哦,船长,我的船长!”不错,基廷绝对是男孩们的船长,在生命的旅途中,基廷驶着梦想之舟,载着男孩们去追寻诗歌、浪漫、爱情和自由!我想,基廷老师才是那个时代所有青年的解药,这也正是电影要表达的对青年问题的更深层次的关注,而且,这解药拥有真正确切的好疗效。
二、影片内容上多重矛盾的设置和主要矛盾的突显。
在整部影片当中,导演巧妙地设置了诸多矛盾,比如学生们同学校、老师的矛盾,学生同家长的矛盾,家长、校长同老师(基廷)的矛盾,传统的束缚同自由的呼唤的矛盾,甚至是人物自身存在的内在矛盾等等。
在这些矛盾中,有的矛盾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构成了电影情节上的顺畅发展,比如基廷和学生们的矛盾,就是相互转化的典型。基廷带领他的学生们从刚开始的胆小如鼠一步步地向着青春和自由奔跑,而学生们也由起初的对基廷的不信任和感到不可思议慢慢承认基廷是他们的船长,一起冲破束缚,站在课桌上呼唤着“哦,船长,我的船长”。这是本片极为和谐美丽的一面。
当然还有自始至终都冲突着的,而且愈演愈烈的矛盾。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与尼尔有关的两对矛盾。第一,尼尔同父亲之间的矛盾。尼尔是个极富有表演天赋的孩子,他喜欢文学,热爱艺术,相反地,他的父亲却是个固执的人,只准许尼尔按照他的意愿行事,却从不顾及尼尔的想法。这种状况从未改变,甚至尼尔成功的扮演了精灵之后微笑地等待父亲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赞许或者承认,仍然如故。第二,存在于尼尔自身内部的矛盾。尼尔是个向往自由的孩子,但是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之下,他那懦弱的一面总是占了上风,从来不敢向父亲表露心声。影片开头部分其实就有埋下伏笔。当尼尔父亲来到寝室,告知尼尔他以课外活动过多为由辞去了尼尔的校刊副编辑职位时,尼尔只争辩了一句,就立刻妥协下来,低头含泪认同了父亲的做法。当室友问及他为什么不说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尼尔的回答是“我怎么同我父亲说话是我自己的事”。在尼尔出演话剧之前,基廷曾经鼓励尼尔去和父亲好好谈一谈,尼尔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谈也谈不拢。直到演出结束尼尔回到家被父亲训斥的时候,他也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心声。
通往梦想的路断掉了,人也就很容易失去活下去的动力。尼尔生来是笼中的鸟,时间久了,他早已忘记怎么飞翔、作为鸟的天分的飞翔。或许对尼尔来说,真正的自由不是打开笼子让他飞走,而是从一开始就给他蓝天。影片至此已经来到了一个高[chao]。
纵观全片,最主要的矛盾其实是隐性的。这里的“隐性”是说这个矛盾不是表面可以直接看到的,他隐藏在所有矛盾的背后。多数评论文章认为本片最大的中心矛盾是在于传统教育同自由与个性之间的矛盾,实则不然。分析电影的相关情节和对白之后,我们不难发现,送往威尔顿学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为了找到一份赚钱多的或者有地位的体面工作,比如医生,或者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汽车经销商或石油商,进而家长们从不顾及孩子们的愿望和感受,也不会去顾及,他们把一切既定的路摆在孩子面前,不惜一切代价扼杀了所有与创造、梦想和自由有关的东西,而且这种现象并非少数。因而我说,这部影片的最主要矛盾是,歪曲了的时代价值观同人性之间的矛盾。以如此不易被察觉的角度去反映这个时代问题,实乃本片的又一大高明之处。
三、影片美学上广泛运用诗化的充满哲理的语言,使整部电影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从“死亡诗社”被重建以后的首次集会开始,影片借不同人之口,颂出了多首经典诗歌以及诗化的语言,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我在这里,因为我要过真正的生活。我要活的充实,汲取生命的精髓,放逐一切与生命无关的事物,当我死去时,才不至于发现自己白走一遭。”这是“死亡诗社”的开幕词,也是梭罗的一首名诗。我在这里,证明了生命的存在;而把一切非生命的都抛弃,意在要让生命充满活力,不虚此生。
“及时行乐,让生命与众不同”。这也是一句诗,最初是用拉丁语写成,也是本片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诗引领整部影片的发展,几个主要角色都受到这句诗的影响。比如为了爱情而疯狂的纳克斯,每次当对爱的渴望和对失败的恐惧同时向他袭来时,就是这句“及时行乐”,成了他不顾一切去追求克莉丝的源动力,即使被她的男友打得头破血流也从未放弃,直到同心爱的女孩一起去看演出,两只手终于成功地牵在了一起。
“我们虽未有移山倒海的力量,我们依然未变,同样具有英雄之心。虽时光岁月摧残,但意志不减。奋斗、寻觅、发现,但不屈服!”这首诗出自查理之口,一个自称努安达的“战士”。他叛逆,但活力四射。他有不同平常的新观念,并勇于付诸实施,但不顾后果。大胆的提出准许女生入校,这在当时是多么惊人的举动,不仅如此,当学生们都迫于校方的压力而纷纷在那份应由基廷对尼尔的死负责的协议书上签字的时候,只有他,查理——努安达,不会去签字。他是一名战士,正如诗中所说,“从不屈服”!
“我曾经有过信仰,我曾有过先见,却无法避开源源地嘲讽。接着我看见刚果河,缓缓在黑色大陆流动,金色小径穿过森林。”这是一篇很古老、很有深意的诗。影片中演绎这首诗的时候,男孩们不由地打着节拍一齐跳起了古老的印第安舞蹈,并大声唱着。这种自发的举动总能给人一种欢快的感受,男孩们好像真的看到了刚果河在夜色下流入金色森林,这色调的反差让人无比喜悦,同时更充分展现了诗的魔力。
“多数人都过着寂寞渴望的生活,别听任此事发生。要突破,别像旅鼠般盲目由崖边跳下。环顾四周,要有胆量出发,找到新大陆”。基廷用这句话来激励学生们“要突破”,不仅仅是要突破世俗,更要突破自己,就好像基廷在教导学生找到自己的步态时说的,要有个性,要相信自己,哪怕对错,青春最重要的是敢于尝试。
“我能听见我那野蛮原始的yamp(大叫声、大喊声),越过世界的屋脊!”惠特曼的这首诗,正说出了诗人的最高境界是原始的、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对诗的欲望,随时可以喷薄而出。基廷用这句诗教会了陶德创作诗歌,并且证明了,陶德才是众多学生中最具备诗人气质的那一个。
整体上来看,电影中的这些诗句和诗化的语言,一字一句的都无不在教导人们怎样对待生活,怎样对待自身,让欣赏着如同品尝一部诗歌盛宴,余香婉转,却足以铭记终生。
四、电影声音上出色地运用了符合不同场景的不同声音,尤其是音乐的安插,使得其与电影情节相得益彰。
影片的第一个音乐要数scotland the brave(勇敢的苏格兰),作为苏格兰的第二国歌,这首音乐自豪而不失沉稳,风笛和乐鼓的交相呼应,表现出了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孩子们迈着方步举旗进入礼堂,正显得朝气蓬勃,而并非像其他文章所说的那样,影片一开始其实没有多么地丑化这所学校,影片侧重的是突出孩子们身上那阻挡不住的青春的激昂与自信,所以这支音乐配合的恰到好处。
接下来的音乐是校长演讲前的很短的一段名叫carpe diem(及时行乐)的曲子了。这首音乐虽然很短,片中却出现过多次。这首形态规整的十六节的曲调,具有“起承转合”的明显结构,欢快又不失文雅,温柔地鼓舞着人心。当然,这首曲子同校长的讲话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校长和学校的传统形象从这首音乐开始就已经打下了烙印。
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当纳克斯去参加晚会之前,一段极其舒缓的弦乐配合着夕阳下洒满落叶的小径,直到对克莉丝一见钟情,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美妙。镜头随着音乐拉伸到田野边,这时我们忽然发现,连远处的天空都是神奇又充满浪漫气息的玫瑰色。影片当中,诗社成员偷偷在夜晚出去,行走在迷雾茫茫的小树林时,响起了一首to the cave(去山洞),神秘而充满活力,夜色迷人而朦胧,一只只小手电筒的微光,更增添了这次行动的趣味。
值得一提的是尼尔自杀前的音乐。那曲子低沉又悲伤,仿佛要将心儿凉透。更似一曲挽歌,在悼祭一个年轻而可爱的生命的结束,和一个梦想之星的陨落。尼尔带上演出时草编的精灵头饰的一刹那,音乐是从他的眼睛里流出来的,不是泪水,却远比泪水苍凉。陶德得知尼尔的死讯以后,悲伤地在雪地中奔跑、哭泣。又一段音乐缓缓跟上,仿佛不忍陶德如此孤独。那白茫茫的雪,同这近乎悲凉的曲调,陶德的身影逐渐远去,调子也越来越轻,画面转到基廷老师身上。基廷在教室里翻看着尼尔的书的首页那首他自创的诗歌。这时,曲子很淡,淡到似乎可以听见往事的声音。基廷开始痛哭,而音乐似乎读不懂这份哀伤,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教室中回荡着的基廷老师孤独的啜泣……
随着影片进入尾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基廷离开学生们时候的音乐——keating's triumph(基廷的胜利)。音乐从基廷转身的一刹那缓入,然后渐大,直至孩子们一个又一个地站到课桌上来呼唤一声“哦,船长,我的船长”时,音乐几乎掩盖一切声音。剩下来的没有电影的声音,只有基廷和孩子们的脸部特写,孩子们上有些许稚气的脸庞写满了自信和感激,音乐陡然变得无比激昂,基廷老师那含泪的微笑,和一句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千言万语的“谢谢,谢谢孩子们”,让整部电影以一个最终的高[chao]步入结束。欣赏者热血沸腾的同时,却不知眼泪何时夺眶而出……
总而言之,《死亡诗社》 ,一部以情节取胜的经典巨著,它使命感强,观赏性高,制作精良,文化底蕴浓厚,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
-全文完-
▷ 进入大漠荣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