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逢,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在我上小学时就会背,那时不懂诗的意思,只觉得写的很美,读着琅琅上口。随着岁月的流逝,等自己成了家,把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又教自己的女儿时,对诗里的深意也没有细想过,只觉着小孩子应该多读些古诗。等到自己的孩子渐渐长大,上了小学,就巴望着她各方面都优秀,却并非如此,想着慢慢长大就好了,渐渐感觉母亲对儿女的心是多麽的殷切。上了中学,这种殷切之心更加强烈,窃喜女儿长大了,会懂事听话,谁知青春期的孩子,你说的话她并不买帐,学习成绩不升反降,产生了抵触情绪,以致于看到父母就像看到仇人一样,瞪着眼,撅着嘴,拉着脸,爱理不理。这时,才更感觉到养个孩子真不容易,你惦记着她吃,惦记着她穿,惦记着她学习,特别是有点头疼脑热之小痒,你那心就提到嗓子眼上了。
想到母亲,养活我们姊妹几个,还是在那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吃了上顿没下顿。白天不但去地里干活,回到家里还要干家务,喂猪喂牛,农村的家务活就象老母猪活一样,干不完;晚上,还要坐在煤油灯下纺花,织布,纳鞋底子。那时,全家人穿的衣服,从冬到夏,从头到脚,都靠母亲的一双手一针一线缝起来。母亲的手,老茧起了一层又一层,冬天,手冻的象红箩卜,肿的象面包,冽着血口子,照样不停地干·每逢过年,高兴的是孩子们,母亲更加辛苦,起早贪黑的干,拆被子,洗被子,在那冰冷刺骨的河水里,洗了一蓝又一蓝;发面蒸馍,蒸了一筐又一筐。我们穿着新衣服,吃着饺子,就高兴的不得了,幸福的不得了,却不知母亲的辛苦。而现在的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天天象过年,却感觉不到快乐和幸福。
因为穷,母亲一生节俭,穿的衣服,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对女儿我最偏爱,我上高中,在县城住校,每星期回家,母亲都给我烙一兜油馍,让我带到学校吃,怕学校饭不好,而母亲他们却吃红薯面馍;刚流行的确良布料时,只给我做了一件的确良上衣,而母亲他们还是穿的粗布衣服,因母亲说我在外面上学,不能穿的太赖。 从上高中到后来参加工作,我在家的时间就不多了,母亲总是说,五妮(我的小名)最可怜,从小受苦,长大又一人在外,没人照顾。母亲说这话时,我鼻子酸酸的,心里不是滋味,因我欠母亲的更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生我养我,为我劬劳,为我挂心;远离母亲,没有让母亲的心得安慰。小时侯总有不懂事的地方,既让母亲生气,又让母亲操心。长大渐渐懂事了,又远离父母,不能在她老面前尽更多的孝心。现在身为人母,更能体会到母亲的那种无私的爱。虽然我在外面生活的比父母好,但母亲还是挂心,“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总想把父母接来多尽点孝心,为母亲洗洗脚,捶捶背,减去一些愧疚,但父母年事已高,不愿出远门,更怕我受累,那我就多回去看看父母,给他们买点吃的穿的,母亲也照样唠叨说,花这钱干啥,我和你爹吃不多,牙也不好,前年买的衣赏还没穿,都在箱子里放着,你在外面上班恁忙,就少回来吧,我和你爹身体都好,就不用惦记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呢。我愿在远方深深地为父母祝福,祈祷;感谢上帝,赐我父母有健康的身体;愿上帝再赐福与我父母,使他们在世长寿,幸福平安,一生一世住在神的殿中,福杯满溢!
-全文完-
▷ 进入柳青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