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名牌三国志
(之六)
在瑞士两天,享受到罕有的乐趣,次日醒来,旅游车直指意大利西北的米兰市。据悉米兰省是伦巴第大区的首府,位于意大利人口最密集和发展程度最高的伦巴第平原上,它是欧洲南方的重要交通点,历史相当悠久,以观光、时尚与建筑景观闻名于世。
来到米兰,司机转了几个圈,不知怎地叫大伙下车走路。导游说:“我们预定吃饭的饭店驶不进去,必须徒步走两公里"。大家跟着导游走了许多冤枉路,原来饭店搬了新址,导游还未去过,待得找到地址吃饱肚子后,已消耗不少时间。我团倒还获得安排在米兰主教座堂区域自由活动。这主教座堂建筑极其宏伟,单就雕像已超过三千多具。导游说:“这座教堂只比梵蒂冈稍逊,堪称世界第三。在这里,无论什么时候都很热闹,白鸽飞满一地,老伴把喂白天鹅吃的面包藏起,此刻拿出来喂白鸽,瞧着牠们争着啄食的样儿,真教人开心。我却在这里吃到有生以来最好吃的冰淇淋,此刻还馋涎欲滴呢!可惜,我们在米兰市逗留短短几小时,走马看花,未能洞察米兰更多迷人的妙处。
三时许,旅游车继续行程,直指威尼斯城。导游说:此去威尼斯距离三百多公里,大约四小时可达。果然,我团于七时许已经在中华会馆的饭店进食并入住三星酒店。
威尼斯这个地名几十年前我已从报章、杂志读到,威尼斯影展应该人人都听过,威尼斯水城相信许多人也久闻其名,更可以说有关威尼斯的照片也曾看过而且心痒难搔!这一回欧洲之旅,我并没留意行程包括威尼斯在内,直至旅游车驶到米兰,午饭后直指venice,我才真正理解自己快要来到数十年前梦寐以求的威尼斯。
傍晚时份,在威尼斯进住酒店时,对威尼斯平平无奇的一带平原颇感失望!还好,从酒店的客房看到意大利人对居住环境充满艺术性的布置,令人心折,叫你不能不佩服。
意大利人的卧房绝不是四幅墙壁那么枯燥,他们会为墙壁嵌上一幅画、一块木板或在转弯处镶一块镜,甚至造一扇煞有介事的假门,门上还具有开关把手,有钥匙孔,叫你信以为真。
意大利人马哥孛罗在中国的元朝住了廿多年,直到今天,我还从越南导游口中听到意大利面是他把从中国学到的技术带回意大利并且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意大利面。来到意大利的威尼斯,有关罗马帝国与意大利的历史,我无从关心,只管把心思去寻觅威尼斯水城是怎么一个样子。
早上八点多了,我团赶到码头,导游租一条船,乘风破浪,约卅分钟驶到外岛。这宽阔的水城,两旁有房屋,水面也有巨大的游轮,波浪也不算小。问导游:这水是咸是淡?回答说是海河水交相流,原来这就是威尼斯舄湖,船只穿梭来往,一片热闹,真个是名副其实,如假包换的旅游胜地。
威尼斯水城本身是个小岛,城内棋盘式挖掘的渠道便于运输货物,房屋之间凭走廊作为通道,渠水浸到屋门口或更内进俾便于装卸货物。
导游说:这岛上到目前除了做生意之外,已无人居住,因为环保支费太高。在这里,公厕收费一元半欧罗,因为要付钱让人把废物报销。
在岛上,导游指着左边的巨厦说是往昔的总督宫,右边是监狱,又指着中间渠道的桥梁说是叹息桥,桥后面的高楼是法院。这一结构就是死囚经审判后,行刑前例必经过此桥,可以最后一次见到天日,大多婉惜生命而在桥上追悔、感慨而发出声声叹息!
我团在总督宫西面的圣马可广场中央站着听导游讲解,但见他指着圣马可教堂高处的雕塑问道:“你们知道上面的装饰物哪一种最值钱"?导游阿领最喜欢用这种口吻问人,自然没人回答,他只好继续说下去:“就是那四匹神骏非凡,具有二千年历史的骏马,之后因为罗马帝国的崩溃,被天主教把这四匹马移到这圣马可教堂"。说完,导游举着小旗,带领团队向里走去,穿过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打开大门做生意,门面的装饰,自然是高质量的西化。走了许久,抵达一间毫不起眼的房屋,导游说:“大家进去参观玻璃制品的生产过程吧。同时报告各位一个好消息,这里使用洗手间不必付钱"。
这房屋空空如也,只有一匹神采飞扬,以绿色玻璃塑造的骏马,体积比真马略小。我心中不无怀疑,这匹马充其量叫做翡翠马,难道还能是古董不成?这时,一位大年纪的男人出来接待我团,于是大伙跟他上楼,在一间摆设烧制玻璃用具的简陋房子里,早就有一名四十来岁的技工在等着表演他的才艺。
这名技工用一枝合手的铁管伸进高温火炉,十只手指轻巧地旋转着铁管,终于使管头沾上一团火红的玻璃熔液,取出来之后,他挥洒自如地旋转俾控制玻璃熔液,然后用口向铁管吹气,吹一回,看看还未合意,再吹,务求玻璃熔液胀到要求的大小,再在一个铁架凹陷之处不断旋转压迫,不一会,这个鼓了气的玻璃熔液形成下方大、上方细的茶壶。别以为这就完成杰作,还有更精彩的,只见他右手仍然不断地旋转铁管,左手手到拿来一个箝子,把玻璃熔液箝住轻轻一拉,拉出一条不长不短、不粗不细的条状熔液,变戏法似的在刚成形的茶壶下方粘贴,给这茶壶装上一个精美的柄。如此神乎其技,我团看了,不约而同鼓掌赞赏。
表演结束,负责接待的老汉才正式带我们去参观玻璃工艺品门市部,一连几间房,陈列不下数千产品,各种颜色都有,甚至还有镀金的,堪称琳琅满目,可惜到处都挂上禁止拍照的告示,这些洋人显然不在乎口碑载道。这些精美的玻璃工艺品价值不菲,有数十或数百欧罗一件,甚至数千的也有,馋嘴的钻石夫妻最好出风头,跟人讨价还价,买了一个杯子,花掉二百欧罗。
我率先走出来,在门外小桥悠闲地徜徉,观看渠道流水被来往船只划出荡漾的水面似乎给这幽静的环境增添了动态。洋人就是爱静,不但是住宅区,就算超市也不喧哗,尤其餐厅,他们在进食时,如果有必要交谈,也只低语。就只咱们来自越南和中国的游客,进餐时高谈阔论,旁若无人,似乎成了习惯,这种习惯总是令洋人皱眉。
待到大伙都出来了,老伴见载着游客装饰得美轮美奂,瓜壳也似的小艇怪可爱,由一名意大利汉子戴着帽子站着摇啊摇,小艇侧向一边滑行,那种风光怎不教她见猎心喜?忍不住叫导游去打听,导游说:“这种小艇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gondola,可载游客顶多六人,半小时收费八十欧罗。老伴兴致勃勃的征求好几位团友的意见,就是没人支持,叫她意兴索然。
导游领队继续向前,走到著名的亚里托桥,但见河面宽阔,两岸的店铺生意兴旺,露天咖啡店坐满了客人,桥上更站满游客观看河面的来往船只、游艇,于是导游宣布自由活动,一个钟头之后就在此处集合。这时,恰好河边有几只gondola游艇,我叫导游向人家问明白价钱,尽管无人分担费用,也要游它一游。
坐定之后,老伴见岸边老婆子阿美的孙女阿秀脸现欣羡之色,招手叫她上船;这边厢我也见老汉阿新独个儿站着无聊,反正有的是座位,这便叫他一起同游。
说起来或许我的想法幼稚好笑吧!刚才老伴邀团友凑钱坐艇,阿坚表示:自己坐着让人家划船,很别扭,不坐也罢。这人说哪里话来?洋人坐咱们的黄包车曾经这样想过吗?他既做生意,有人帮衬自然心里欢喜,还分什么人种、肤色、年纪?你洋人让咱们服务多了,此刻老子也有钱叫你服侍服侍不也天公地道?说真的,咱们黄皮肤的炎黄子孙,有几何享受过老外给自己摇船?既然有钱能使鬼推磨,姑且让鬼推一推磨好了。
这名意大利汉子孔武有力,小艇在他掌控之下,穿梭于各个渠道之间。不知是否人们故意教我们尽赏西洋景色,家家都在窗口摆设鲜花,似乎要为同游的情侣增添一点罗曼蒂克气氛,直教我夫妇彷佛听到曾经企盼的最理想最完美的爱情进行曲。威尼斯水城因此叫我在离开它之后,直奔三百多公里之遥,抵达比萨市时,还是对它念念不忘。
比萨是意大利中部名城,位于阿尔诺河三角洲。这里有一著名的斜塔,原是天主教教堂侧面的钟楼塔,在兴建时地基下陷以致倾斜,人们本来有责任把它扶正或改建,后来不知什么缘故放弃,竟然以之当作名胜让后世瞻仰。
这著名的景点,不让旅游车驶进去,我团改乘巴士,导游在车上宣布:“六点之后没巴士可搭,如果各位不准时集合,必须徒步800咪往回走,请大家深以为戒"。
巴士在黑人摆卖纪念品的露天市场停下,导游带团一直向里走,黑人都以为我们是中国团,纷纷以国语招徕说:“一块三个,一块三个"。另一名更莫名其妙说:“阿里巴巴,虎虎妈妈,买一个吧"。教我听得心中好笑。
这露天市场一直摆到高大城墙的城门,城内是一大片草坪,右边仅有一列卖纪念品的店铺,尽头果然有一座宏伟的天主教教堂,其侧面的斜塔映入眼帘,教我感到这景点实在荒诞不经,如果这也算景点,然则胡志市的黎文士街一座四层楼的倾斜与边和统一县的斜楼不也是一大奇观?洋人就是这样天真,记得我于三年前游美国的西雅图时,参观一座地下城,原来只是百年之前的一场大火,烧毁蜡烛厂的遗址,厂主痛定思痛,于重建时把火患旧迹覆盖保存,至今竟然成为景点,跟这斜塔的侥天之幸岂不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在远处把镜头拉近,对斜塔拍了几张照片,实在觉得这景点一无是处,索然无味,颇奈女士们却开心地只管买纪念品,真教我服了她们,不论何时何地何种货色,只须有人卖,她们都买。
好不容易集合齐全,坐巴士回到旅游车的停车处,导游叫意大利司机载团去吃晚饭,车子在市区转悠许久,找不到饭店,两人叽哩咕噜谈了一会,继续开行。这时邻座的四大美人之一夸耀她刚买的指甲钳一元欧罗一个,挺便宜的,我反驳说:“等于二万八千越币还算便宜吗"?忽地,老伴指着一间屋子说:“你瞧,这房子多眼熟,来的时候,这里不是有个洋妇在门前晾衣服吗"?大家都说:“是啊"!原来,旅游车又驶回停车场去。
导游不声不响领团在路上走,转来转去,走了许久,忽见斜塔景点外围的露天市场出现,原来我团又回到刚离去的地方。团中有人说:“刚才明明见到这里有一家香港饭店,竟然叫大伙走许多冤枉路"。然而,除了此君,整团就没其它人埋怨。这时,整团人都赶到香港饭店,我和老伴落在后面,因为要买几个指甲钳,将近追到香港饭店时,被一个洋妇和两个洋女子突然拦住去路,她们手中每人拿着一张小地图,不知是何缘故?我夫妇觉得她们蹊跷,双手乱摇,避过一边,径自走进饭店。
饱餐之后,老伴早就离席走到露天市场购物,我手中拿着她的雨伞,走前去交给她保管,打算回到饭店门前的椅子歇一会,突地,洋妇和她的女儿把我拦住,倒以为像刚才双手乱摇可以奏效,岂知她俩毫不客气纠缠,幸好站在饭店门口的潘太瞧见,大声呼叫,把导游叫出来才替我解围。
大伙都出来了,这洋母女二人自然逃之夭夭。大家都叫我瞧瞧有否失掉什么?我摸右边裤袋的一百块钱尚在。忽见地上一迭折起来的白纸好眼熟,拾起来一看,竟是我的写作资料。
原来欧洲之旅前夕,因为旅游章程书写的地名全是英文,我必须上网查询,把它们翻译成中文俾方便写作,想不到这迭资料放在左边裤袋,却教该洋母女错认是金钱。
-全文完-
▷ 进入秋雨綿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