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诗意的离开木伯

发表于-2013年06月18日 下午3:13评论-3条

杨美子看起来打扮时髦,却遮掩不了她66岁的年纪,也阻挡不了她正日益加重的痴呆。要知道她已独身多年,以前有一个女儿,但女儿离婚后也就离开了她。如果说她还有一点希望的话,那就是身边还有个女儿离婚留下的外孙。美子靠伺候一个偏瘫老男人做钟点工来养活自己和外孙,日子相当辛苦。如果一切没有改变,日子也就这样平淡的过下去了。

这一天,她从医院出来,看到一具河里捞起的尸体,她是跳河自杀的初三女生。她同时看到了那个痛苦落魄的母亲。回到家,她问外孙是否认识这个女生,外孙说不知道。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她被外孙的同学的家长们叫去,才知道这女生自杀是因被6个男生六个月来一直轮番强*导致。面对这件丑闻,学校为遮丑没有张扬,女生家长为名誉也想私了,家长们就决定每家出500万给女生家长这事就算过去了。毕竟女生母亲是个农民,还是个寡妇,人生的正义和死人的名誉和3000万现金衡量,私了才是最佳途径。

如果生活只剩下这些,也太灰色了。可喜的是她还有另外的爱好,就是一直梦想写诗。纵然现在已经衰老,童年的渴望却不曾忘怀。她理解人生的苦难,但也坚持对美好的追求。她把痛苦、伤心都藏在平静的外表下,却努力用心寻找现实的美丽。她去文化馆诗歌班学习,去诗歌朗诵会听别人朗诵,为完成每人一篇诗歌的作业,她用本子记下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风吹过树叶的声音、田野里美丽的果子,她将这些都看成美丽生活的恩赐,并努力用诗歌来阐释这些美丽。由于其开朗达观的性格,以及对纯洁美好的执着,她并没有感到环境的排斥和迫力,相反她用对世界的忠诚赢得了内心世界的释然。

然而,诗意的美好并不能代替现实的生活。现实里只有残酷纵容和包庇。作为学生的家长,他们好像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责备孩子,而只想尽快摆平事情。作为管理者的学校,他们不肯承认教育的失职,而只想掩盖事实推卸责任。就是作为当事人的外孙,面对祖母特意放在饭桌上的女孩的照片,也像没看见一样,照常一边打开电视一边嚼薯片。也许所有这些人眼里,强啊奸一个其貌不扬的乡下女孩,只是青春期的一场游戏。

只有这个执着的老太太不这样看。她认为在诗歌的世界里,一朵花、一颗苹果,都包含着真实。而现实的罪恶,更加真实,也要有人承担。就算家长们帮助孩子解脱了罪恶,但这罪恶却转到了家长手里:她不能苟同其他家长强调“女孩自己也喜欢”的说辞,她不肯遗忘那个漂浮在河面上的女孩的背影,她不愿忘记那个失魂落魄的母亲的痛楚,面对死去的女孩,她不能原谅孙子,也不能原谅自己,就算赔偿不能解决问题。现实毕竟不是诗歌,诗歌中的美好,无法补偿现实里的罪恶,只有警醒和悔悟,才能缓解对你的惩罚。……然而“惊醒和悔悟”是只有文明人才有的高级情感,需要更高级的心灵才能去感受。

老太太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些,然而感受到了又如何?500万巨款,对这个靠伺候偏瘫会长洗澡打扫家务的钟点工来说势必登天。她不能告诉女儿,因为这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无能,也会给她增加更多负担。她屈尊向开练歌房的家长借,对方只说没钱。最终她决定满足会长,用自己坚守一生的纯洁换取瘫子最后一次做男人的机会,和这个世俗社会唯一能给女孩家长做的补偿。

面对那个无助也残忍的会长,她奉献了自己的肉体。面对这个冷漠又残暴的外孙,她奉献了自己的灵魂。你看就在她要将外孙送给警察的最后时刻,她开始给外孙剪脚指甲,就像他小时候那样,边剪边告诉他:“身体洁净了,心灵才能洁净。”

当几位家长都认为在凑足了赔偿款事情就要私了的时候,杨美子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亲自送外孙进了监狱,然后也像那个女孩那样跳进了河流。

女孩因为被男孩们强*,用死来摆脱了自己身上的恶名。美子向瘫子自愿的献了身,用对肉体的玷污完成了对灵魂的赎罪。钞票虽然肮脏,却正是现实中的稀罕物。同样被侮辱过的身躯,应该更可以互相宽恕吧?这关系当然荒谬且不对等。于是,再搭上了自己一生最后的绝唱。相信所有这些加起来,应该可以获得女孩的宽恕,求到上帝的接纳。

六十六岁的老妇,用最后的诗道出了十六岁女孩的心声。苍老和鲜活就这样融合在了一起,仿佛一老一少,已经跨越仇恨和生死,超脱屈辱和绝望的深渊,在另外的世界幸福相逢。

世俗的看,女孩已经死了,赔偿已经给了,学校已默认了这样的安排,家长已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就连教堂都已经让上帝饶恕了这个消灭了自己生命的罪人,一切眼看就要功德圆满,然而一切又回到了原点,这个老女人是不是多此一举?她这样执着的一切真的值吗?

这些疑问,老女人已经用行动给出答案。干净的灵魂和红尘的现实之间,总有鸿沟。坚守自我就意味着孤独寂寞,所作所为不能被人理解。一个梦里干净和纯粹的人,总沉迷于自我的坚守,无法适应这空洞的社会。最终因为现实不容一个人这样美好洁净地活着,她选择了死。

看李沧东的电影,总把人压的喘不过气来。如果说还有一丝亮色的话,往往只是在最后留下一点虚妄:《绿鱼》的最后,莫东母亲与兄弟姐妹终于开了一家小餐厅,这正是莫东死前最美好的愿望。《薄荷糖》的最后,永浩躺在野花烂漫的河滩上望着火车轨道笑着流泪,好似已走出绝望正凝视未来。《绿洲》的最后,傻乎乎的恭珠在艰难的打扫着房间,空气里飘来狱中情郎的温暖的情书。《密阳》的最后,申爱在院子里在剪发,一直喜欢并照顾她的宗灿在为她举着镜子,发束飘落在明媚的暖阳中。而《诗》的最后,河面波光粼粼,河边绿意盎然,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诗意。所有这些场景全都布满了阳光,没有一丝的阴郁。好像那刚才全部的痛苦都被这抹阳光一扫而光了,好像人生的一切不如意都在强烈翻腾后都会入定安详。只是饭店的食客正是你的仇敌,镜子外面还是那片无端的废墟,平静的水面下又多了一具惨不忍睹的尸体。所有这些都不影响此刻刹那的美丽,正如一切苦难不能压垮挣扎谋生的顽强。

都说生活会有无限多种的幸福,但现实却没到来哪怕一丁点。然而铁板一样痛苦,终于破裂了一条细缝儿,而这也许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再次重温那诗意的离开:熟悉的河边的桥上,一顶白色的帽子悠然飘落,宛如两个坠落的生命。一个十六岁,一个六十六岁,都不再纯洁,都不再希望,都带着耻辱,也都带着诗意。于是一个被糟蹋的生命,完成了对另一个被糟蹋的生命的最后的救赎。现实虽然无奈,终归不能阻挡一个人诗意的离开。

于木鱼宅

2013-6-18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春燕来精华:文清
☆ 编辑点评 ☆
春燕来点评:

看完这篇故事,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人的道德底线在哪里?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和友爱在哪里?这个社会,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用金钱来解决。老太太用纯洁的身体拯救了孙子肮脏的灵魂,如果一个生命的离开能够换来另一个生命的觉醒,是幸还是不幸?

文章评论共[4]个
一叶秋419-评论

问好祝福木伯老师,夏安!(:012)at:2013年06月18日 晚上10:08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让明月捎走我的问候,祝朋友永远平安快乐!at:2013年06月18日 晚上10:29

终南苇人-评论

诗人之死,犹如粉碎的青花瓷一般,有人踩踏,有人拾取。前来报到,问好。at:2013年06月19日 凌晨0:28

风儿那么缠绵-评论

问候老朋友好!拜读学习了!at:2013年06月19日 上午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