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时期,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相对发展,甚至有的历史学家称此阶段为“同治中兴”。可是这样的中兴局面同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比较起来,就相去甚远了!
同治年间,虽然中国的制瓷业有了短暂的好转,但是清王朝制瓷业的黄金时代是一去不返了。
同治瓷器常见日用瓷和陈设瓷,官窑多为传统器型,规整有余,灵巧不足。民窑器中以盘碗等餐具为多。还有,原来只在宫中使用,后来流传到民间的。比如帽筒。
帽筒最早出现于清嘉庆,是官员在上朝之前休息时置花翎顶戴用的,六方形居多,身部留孔。便于散去帽里的汗气,也可用于熏香除臭。随清朝的没落,光绪后期到民国,逐步演变为家户人家的陈设器,以园型不带孔居多,已不具置花翎顶戴的功能。故这种式样的帽筒,特别是画工精巧的粉彩群仙人物纹帽筒,比同是粉彩的山水纹、花鸟纹价格高,比同类青花纹式的价格也高出许多 以质地论,同治瓷器胎体有的轻薄,有的厚重,两种均较粗松;以指轻扣圆器的胎体,发出的声音较尖,似金属铜声。
以釉色论,同治粉彩釉面光润,施釉稀薄,呈莹白色,质粗松软,釉面不够平整。波浪釉现象普遍。釉质不如前朝紧密。民窑质量粗糙,少有佳作。制作不规整,厚胎者更为粗糙笨拙。色料中因施加粉质较多而显浓厚。有的延续前朝传统施绿釉,施彩较厚,釉面不够平整,呈波浪釉,但因无细小的皱纹而独具时代特色。
以色彩论,同治粉彩品种较多,但施彩不均,浓淡过渡不明显。传统涂地法已不再广泛使用,色彩不是过艳而俗,就是过冷而僵。不少器物纹饰多用红彩,而纹饰中所用红彩暗淡凝腻;表面不够光润,是清代晚期红彩的特点,这也是区别新仿同治粉彩瓷器的重要标准。黄地粉彩为彩瓷中最常见的瓷器品种。官窑器中出现了用料彩堆绘的品种。民窑瓷中多见一种厚重的粉彩绘图纹,釉色浓重,独具特色。 以纹饰题材论,饰多为寓意吉祥的纹饰,太师少保,“喜”字是常见的题材。
以绘工论,民窑纹饰绘工不如官窑细致,缺乏层次感,线条不清,呆板生硬。纹饰笔法稚拙,布局凌乱,缺少生气。 目前投资同治粉彩瓷器,特别是粉彩陈色瓷器具有升值潜力,收藏投资两相宜。其理由是:第一,这个时期民窑粉彩瓷器真品较多,对工薪族古瓷收藏者来讲相对容易,特别是对年岁比较大的收藏者,这些收藏品可能似曾相识,多少还有儿时的记忆,甚至祖辈留下的传承有序的一两件传家宝,自己有绝对的把握,也容易上手,不会有赝品之忧。 第二,同治粉彩器比同时期民窑青花器价格高,现有“一粉彩器顶三青花”之说。特别是陈设器最具升值潜力。 第三,同治粉彩器最好能收集器型完整,造形独特,画工精细者。
-全文完-
▷ 进入少妇写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