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笼之虎
(纪实小说)
一 身陷囹圄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关东大地天寒地冻,小兴安岭的严冬,大雪早已覆盖无边的树海。留守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最后五人队伍因汉奸出卖,在绥棱县宋万金屯被日伪特务机关逮捕。
时任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军政特派员兼总政治部宣传科长的于天放,就在五名人员当中。并囚禁在北安特务公室。于四五年一月起关押在北安省伪警务厅特高课收容处。这是一所特别监狱,有坚固的铁窗,三道铁门,三米高的板障围墙。连伙夫都是日本人。
于天放被关押在二号牢房,这是专门囚禁抗联的专用号子。
警务厅股长永井十分清楚于天放的大名,这位抗联的高级将领,曾经毕业于中国最高的清华学府,在远东八十八旅受过严格特种训练,在满洲民众中威望极高。这种人必须攻其心术,以利诱其志,以贿揺其心,所被利用者胜其千万兵卒。于是永井每天笑脸称于天放“于先生” ,并嘱伙食要提高,让警卫石丸兼和津村政夫多多关照于先生,有何要求立刻报吿。
于天放心中明白,目前只有吃好睡好,有了体力才能想办法越狱。
经过一段时间后,永井发现这软的在于的身上根本不起作用,于是边下令用刑。打手板,夹筷子,上大掛。最难挺的是灌辣椒水,喉咙与肚子象火烧一样难受,吐的七窍流血。电刑将于天放彻底摧毁,他身心在強电流的冲击下,如被巨雷震碎成乱刀剁成的肉馅。他瘫成一团,大恼失去记忆。这位坚強的抗联将领铁嘴钢牙中竟然一个字也没透露。这种超乎寻常的坚強毅志从何而來?从早在一九四0年于天放写给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的信中不难看出:
“天放是革命者,我已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一切,为了争取民族解放的最后胜利,为中华祖国独立自由而流尽最后一滴血。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是中国共[chan*]党员,我受过祖国深厚的培养和宠爱,民族革命的重担是我责无旁贷的神圣天职。我虽不敏,但高度的民族气节,珍贵的民族自尊心和我是誓死不渝的!任何人可以走上歧途,可以蜕化,可以成为革命逃兵,而天放是干不起的,历史的使命也不容许我有丝毫的轨外行动。”
这所监狱每月送往“七三一部队” 试验的人员三、四十人,虽对于天放豪无办法,但还是报侥幸心里。日本特务机关为得到东北抗联教导旅及对苏作战的绝密情报,故保留其被利用的可能性。这也是于天放没被送进鬼子“七三一部队” 做实验的主要原因。
于天放是抗联中几位少有的淸华学子之一,充明的头恼,多年的战斗经验,在苏联教导旅中受过特殊训练,从入狱那天开始无时不在想着找机会越狱,在日冦铁壁合围的牢笼中想要逃出谈何容易?
二 周密策划
于天放了解到日本警卫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守卫,三班倒,当班的连夜里都在牢狱就侵。警卫人員中石丸兼政当班多年,对这项无半点新鲜活力的工作早以厌烦,走路说话很懒散,常出去喝酒。那位津村政夫常和“犯人” 闲话,伪装一副和善的面孔,警惕性较差。他们常常锁上门后随手把钥匙放在对着自已二号监狱办公桌上,晚上通常放在他们右衣口袋里。这两位的生活细微特性已深深印在于天放的头恼中。
这所监狱地理位置,方位不得而知,只能听到火车的汽笛声。这要摸不淸恐怕越狱成功也跑不出去鬼子的围追剿杀。
四月的一天风很大,这是摇醒大地的劲风,以至将坚固牢不可破的监狱牢房高墙小窗吹开,外面的世界透了进來,最先映入于天放眼中的是对面一座秀丽的两层灰色小楼,蜂窝式的羊灰墙壁,半圆式的窗洞。于是在放风时问一位刚关押进來的性曲的难友。这位难友是当地人,他告诉于天放那灰色小洋楼是实业银行,在火车站北。西北是北去的铁路线,跃过铁路线往西就没人家了。于天放无意中得來的收获让他明确逃走的方向。
六月上旬,警务厅股长永井来见于天放:“于先生,请您在这张小兴安岭地图上画出苏联出兵的进攻路线。”敌人还以为于不肯答应,可于天放一反常态的答应下來,只是说明受电刑后头脑不好使了,需要时间慢慢回忆。永井高兴答应了。其实于天放心中狂喜,梦想能有一张地图熟悉一下才好,沒想到天助我也。他利用这張地图中标注的地名,地理位置,铁路、河流走向,牢记在心。同时又可利用这张地图拖延时间,寻求越狱的机会。
于天放被监禁的二号牢房是俄式建筑,室內空空如也,连犯人腰带都解下。环顾牢房四周,突然墙壁上取暖用的俄式壁炉引起于天放的注意,他仔细观查后发现,壁炉掏灰的小铁门是用铁轴穿栓的,可以拆缷下來,五寸长,半斤重,是件唯一袭敌武器。
七月五日晩十时,隔壁关押一位新“犯人” ,两天后新“犯人” 趁看守不在悄声说:“于天放同志在这里吗?”并说自己是受周保中之命回国侦察敌情被捕。系抗联二路军叫赵忠良。于天放又问到国內外形势和目前庄稼长势情况?回答:“德国已战败,苏联红军就要出兵东北。山林叶子茂密,地里庄稼已没人了。”
于天放肯定赵忠良是自己人后,便找机会把自已越狱计划一一告诉赵忠良,赵忠良非常赞同,并拟定七月十一日晩上以上厕所为由开始行动。谁知看守出去喝酒天快大亮才归來,这使石兼政又多活了一日。
于天放眼望牢房墙壁上战友留下的一行行决别诗句,愤然在墙上留下诗一首:
“中日世仇不共天,十载抗战破万难。
行动失慎遭逮捕,中国男儿入牢监。
威迫利诱逼降策,救亡信念铁石坚。
囹圄铁窗寒冬度,草木葱笼虎归山。
中共党员三路军特派員于天放
1945年7月12日
三 实施越狱
七月十二日夜幕降临,于天放虽经受过无数枪林弹雨的洗礼,生死早置之度外,但这种还从來沒有谁能从戒备森严的日伪牢笼中逃出的奇迹,能在自己身上创造出來吗?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过着,于天放高度紧张的那根神经怎么也无法平静下來,他极力控制自己。回想自己从家乡松花江上的故土呼兰河畔,走向北平清华园。这座汇集无数学者人才的校园,同时又走出很多的革命者,仅抗联队伍中,包括自己在內的就有中共北平市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巴彦三十六军创始人张甲洲,满洲省委书记、抗连三路军政治部主任冯冲云。
在突破鬼子大围剿中,翻跃人烟罕至的小兴安岭千里茫茫林海雪原,同战友李兆鳞将军,王明贵师长,克服人类难以想象的寒冷与饥饿,虽然战士们冻饿死伤很多,但最后抗联西征的胜利,在世界战争史上创造将士的生存极限的历史。
自己又有感而发与李兆麟、陈雷一起创作《露营之歌》,自已写了第四段:
“朔风怒號,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抗联遁入苏联后,以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金日成,陈雷等一大批抗联鼓干力量编入苏联远东军区八十八教导旅。自己奉命回国执行使命不慎落入魔爪。但凡有一线希望也要奋力一拚。
冯仲云曾在回忆文章中写到:
“东北抗联在默默中和敌人搏斗了十四年,他们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自已的,他们是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被日冦所奴役的同胞,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他们的志气是超常的,他们的毅力是坚决的,他们都能整个地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勇敢的精神。他们底确发辉了我们那強韧的民族性,他们在东北长期沦陷中,尤其自一九三八年以后,几乎被人忘掉了,他们好象一些被弃的人们,被抛在东北的森林中、雪原上,往來和敌人争夺着民族自由。有时候他们聚在那儿唱着雄壮的抗日军歌,有时看着那秋岭上的归云,眼中含着痛泪惘望着祖国的天野,那时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曾安慰了以往为抗日救国而牺牲的地下先烈们,他们何尝不在那个时候怀念着父毌妻子,何尝不想到自己生命可贵,但是那个伟大而又重要任务担在他们身上,为了大家的解放,全民族的更生,这个高尚的思想,竟整个地操纵了他们的精神主宰。”
午夜已过,于天放收回思续,现在已进入十二日,敌人若再不出现机会可就又失去第二次……
后半夜一点多钟,喝的醉醺醺的石丸兼政终于回來了,他首先询问:“于先生上厕吗?”于天放立刻回答:“早想要去了,憋了半天。”
于天放上了厕所回來后,说:“永井股长让我画的地图室內光太暗,在您这桌上画亮堂。”
“好的好的,出來的画吧。”石丸很高兴能在自己班上于主动完成任务,上司对自已定会大大赏赐。
于天放趁回去取地图将早已卸下的炉铁门藏在图下面。这时的赵忠良也喊要上厕所。当石丸押着赵忠良向门外走去时,留给于天放的是石丸的后背,于天放手握小炉门奋力向石丸的后恼砸去。只听“啪”的一声,这一击并没击中要害,他回头与于天放扭打在一起。隔壁就是鬼子休息室,于天放首先想到坚决不能让石丸喊出声来,顺手将手指插入石丸的囗中,另一只手死死掐住敌人的脖子。趙忠良拾起铁炉门猛击石丸头部。石丸终头部成了血葫芦,终于一命乌乎。于天放顾不上被敌人咬掉半截食指,迅速从石丸囗袋里掏出钥匙,顺利打开一、二道铁门,可是第三道铁门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可打开锁头的钥匙。急得于天放和赵忠良在走廊上來回跑动,在走廊尽头发现一个小窗囗,二人只好破窗冲出牢门。黑暗中他们摸到三米多高的板障前,赵忠良首先翻跃过去,等于天放攀上障子下來后,赵忠良早已淹没在黑夜中。于天放心想,还是年青体力好,在苏教导旅受训不久刚回來,身手比自已敏倢多了。
四 难友分离
赵忠良对当地不熟,又是夜晩,他任象中的西逃路线其实是往南,天快蒙蒙亮时才意识到跑错了,远处的吵闹声己证明敌人发现了越狱事件,赵忠良只好趟过小河隐藏在河岸密布的柳棵中。
在约定地点没遇见赵忠良,于天放只好顺铁路往北寻找赵忠良。天快亮时,他只好藏在附近一片快成熟的麦田中,在垅沟铺上麦秸,身上又盖了些麦秸,将自己隐藏好。天大亮后,鬼子飞机就在周围天空盘旋,时不时经过麦田上空。
作家刘白羽曾这样写到:“他越狱后,日本人大为惊慌,满洲国报纸上用极大的标题:‘于天放逃跑,满洲国失去一大半。’”
于天放的成功越狱,极大鼓舞东北抗日联军和广大抗日民众的抗战斗志。对穷途末路的日本鬼子以沉重打击。
日本人以白布一百匹,胶鞋一百双,劳作服一百套,满币十万元……总计百万元价格悬赏。谁若隐藏二犯全村诛灭。并动员十多万老百姓手拉手过筛子,梳篦子。可老百姓是咋想滴?海伦一个小贩情愿自己替于天放去死。许多老年人烧香许愿,老天保佑,于天放逃出去,中国胜利了!杀猪还愿!搜捕的群众手拉手,轻声喊:“于天放——藏好点。小鬼子忘了一点,你是在谁家发动群众的。就是找到于天放和赵忠良他们也不会交给你们的,除非是狗汉奸。
赵忠良宙藏夜走,第二天來到短岗屯的一片麦地里,他除了吃几个生土豆外就是搓半熟的小麦粒充饥。临近中午,又饥又渴的他向附近一个小马架走去。当时贫农茹大娘正在给家人准备午饭,看一位穿着带血的军装生人也不知來头,赵只说自已是黑河逃出的劳工,并给茹大娘使了个眼色,当家中只剩茹大娘一人时,才将自已真实情况告诉她。茹大娘何偿不知隐藏抗联的后果,但中国老百姓的良知让茹大娘最终下决心掩护自己的抗联英雄。茹大娘割了一把韭菜给赵忠良炒了两盘菜,就着粘豆包,赵忠良美美吃了一顿。赵大娘又让儿媳把血衣洗净放好,在邻居家借了一套衣服给他穿上,晩上偷偷领他到屯北瓜地刘贵看瓜的小窝棚內,对刘贵只说赵忠良是从黑河逃出的劳工,没有“良民证” 在此住几日。
为了给赵忠良送信,茹大娘借钱买火车票去克山引起地主常志义的狗腿子的注意,并发现赵忠良藏在瓜窝棚,并向伪警署报吿。赵忠良被抓后,在克山被鬼子用铡刀铡去了双腿,最后壮烈牺牲。但一口咬定并不是茹大娘所藏,鬼子没有证据,只好将茹大娘一家放回。
于天放也是采取白天隐藏,夜晚行动。好在正是小麦快成熟季节,饿了就搓小麦粒吃,扒开土中的土豆充饥,渴了喝上几囗沟渠水。这天來到北安县自民乡刘家窝棚的刘二嫂、刘国祯等九名群众中。面对人民群众,于天放并没隐瞒自已的身份。九个人谁都知道鬼子正在搜捕于天放,奖赏和诛灭全村谁都淸楚,有人动揺过,但在刘二嫂大义凛然的感招下,囗径一致掩护于将军。
在刘二嫂九人的共同努力下,于天放躲过敌人一次又一次搜捕,于七月底到达讷河老萊城,找到抗联的联络站,被安排在老乡家中隐藏起來养伤。
于天放在《牢门脫险记》中说:“东北是我的家乡,我爱祖国,我爱东北,我爱家乡,我也爱树海无边的小兴安岭。不管敌人怎样凶恶残暴,抗日斗争的烈火是不能被压下去的。我决心埋尸故土,也不离开东北一步!”
当于天放寻找赵忠良时得知他已壮烈殉国,他决心西走讷河,重组部队抗日。一到讷河就得到“八、一五” 日本投降的消息,于是组织抗日联军与回国的抗联战友汇合,开始新的征程。
建国后但任黑龙江省副省长。
从日伪监狱中越狱成功的中共高级将领唯独于天放一人。
在活着的英雄中能被称为“民族英雄” 也只此一人。
被毛主[xi]当面夸赞为:“大志大勇,人民英雄” 的传奇人物。
二0一三年六月十三日
-全文完-
▷ 进入大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