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大约在喜欢求同的地方或环境里,总是纷争不断,而又常见那些和而不同的地方,人们却相处得很和谐。
一个和谐社会,大约是因为尊重了不同而和谐,一个不和谐的社会,大概就是小人太多的原因。
同而不和的环境充斥着这样的逻辑:“我”推崇什么,“你”就必须得推崇什么,“我”认为什么是对的,“你”就必须得支持“我”的说法,“我”认为“你”应该怎样,“你”就必须得怎样,“我”想让“你”干什么,“你”就必须得干什么……。
同而不和的环境里只有等级观念,没有平等人权观念。“今天在人之下,受尽窝囊气,忍着,明天一旦混到人上人的地位,再起劲地折腾或欺负弱者”。
在同而不和的环境里,不同意味着潜在的威胁,究竟威胁了什么,其实是很茫然的,大概是威胁到了“唯我独尊”的骨子了吧。
按说孔子的这个思想,应该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文明社会应该是推崇君子的社会,可在现实社会里,人们依然还是喜欢求同排异,并以同与不同决定谁是君子谁是小人,现实社会的逻辑是:君子就是同,小人就是不同。
尽管现实社会的逻辑和孔子原来的思想根本颠倒了,可谁真正质疑过呢?
人们对于不同的事物,难道不是在拼命地排斥和抵制么?
在同而不和的环境下,ok,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一个中心一个理念一个价值观,说着同样的话,干着同样的事情,灌输着同样的价值观,对不同的事物必然围剿,直到把不同变成一具死尸。
小人之心不改,求同排异的本能不会改。
小人横行的社会不得以纠正,同而不和的现状就得不到任何改善。
我很奇怪一件事:为什么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里,反而是小人最多,而在没有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里,反而却做到了和而不同?
在很多论坛上,同而不和的现象都能成为主流,而每个人在宣扬什么的时候,必然要极力去丑化处于对立面的那些不同,当某种声音的分贝过大的时候,其实不过是在制造噪音。
同而不和的社会其实是没有宽容度的,也没有包容心。表面上所表现出的宽容其实不过是另一种方式的抵制和排斥:在内心里嗤之以鼻的同时,还可能早把对方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和而不同的环境倒是相当宽容,包容力也很强:不会强迫外国人禁用母语,不会强迫外国人入乡随俗,也不会强迫外国人接受该国的一切礼仪或道德标准,更不会用任何手段限制外国人的求财梦和奋斗理想:只要认真遵守该国的法律,任何外国人都能获得合法的求财资格或实现个人梦想的自由和权力。
是的,这个国家是美国,一些欧洲国家当然也做到了对外国人相对包容。而最喜欢强迫外国人入乡随俗的日本和韩国,怎么看都是同而不和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时刻都充斥着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外国人永远都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刻在哪些小细节方面会弄错什么,一旦在无意中弄错什么,轻则招徕一顿呵斥或无理的谩骂,重则在瞬间众叛亲离。
当然我最初也只是简单地认为在日本这个国家里,只有在对待外国人时,日本人才会表现得如此傲慢无理,但没想到在日本人之间也是如此。这个国家等级观念非常森严,暂且别说做错什么,哪怕是一句话说得不符合身份也会招徕最蛮横无礼的呵斥和谩骂。比如稍年长的人,哪怕只比对方大一岁,都敢肆无忌惮地用上级领导的口吻和对方说话,完全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平等的人类,另外,在学校里,即便是同班同学的关系,一个学生只要被老师封了个什么职位,在班级里就显然会成为一方领导,一旦霸权在握,其他同学就会变成他的受辱对象。别的同学对他只能使用敬语,而他则完全有理由对其他同学使用不带敬称甚至是带着蔑称的语言。
一个如此推崇儒家文化推崇孔子思想的国家,又会怎样解释这种同而不和的现象?
一个文明的国家所推行的价值观是:你能说什么话就表明你是什么样的人;而在一个蛮横无礼的国家里: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必须说什么样的话。
那么你是什么样的人呢?按照野蛮国家的价值观是:你现在的职业和所处的社会等级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按照文明国家的价值观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自己的未来人生,并改变着你自己的职业和所处的社会角色。文明国家的价值观令人推崇:迫于生活而屈就的当前的自己根本不是真实的自己,早晚会改变这种状况。而野蛮国家的价值观则令人沮丧: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你是虫子就永远别想当龙。注意在文明国家里,是不强调等级观念的,只强调个人在社会里所担任的角色问题: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某个特定角色的社会责任,但是个人角色可以随心所欲地转换,即社会分工不是钉死的,而是你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少事,并从社会拿回多少回报,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会妨碍这个合理合法又合情的事情。但是在野蛮国家里就完全不同:野蛮国家里推行的价值观是你有多大能力不重要,你有多少梦想不重要,你有多少工作能量不重要,你只要按照别人的吩咐干好你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而你的本职工作不是你自己决定的,而是雇用你的人决定的,雇用你的人决定你的位置和角色,同时决定你的年收入水平,而且绝对是论资排辈的。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