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涛国学文化讲座《中国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三:
半部《论语》“和”天下(一)
——从“知行”与“行知”的有机统一来看“内修圣人之道”
《论语》一书并不是孔子写的,而是他的弟子或者是他弟子的弟子们,把孔子教育培养学生时的言行以及与其弟子们相处交流时的言行记录下来后,再有规则有层次地精心编辑起来,继而形成一部精妙而微言大义的语录体著作。有人认为《论语》一书很可能是有子(有若,字子有)、曾子(曾参,字子舆)和子夏(卜商,字子夏)等弟子编辑而成的(或许是有子曾子子夏这些弟子的弟子们编辑而成的),距今大概有2500多年。
《论语》全文共12000多字,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倡“仁”的修养,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其精神实质则重在教导世人在“知行”(“学而时习之”,亦即“学而优则仕”)与“行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亦即“仕而优则学”)二者结合的前提下,如何达到“内圣外王”(即内修“圣人之道”与外践“王治之道”)而“志于仁矣”的理想目标。这与他的弟子曾子在《大学》一书中所言“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是完全一致的,同时孔子的孙子子思在《中庸》一书中所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思想理论也与之一脉相承。严格地说,《大学》、《中庸》二书本身就是对《论语》的补充与发挥。今天我们学古代儒学,必先读《论语》,再学《大学》《中庸》与《孟子》(当然亦可先读《大学》、《中庸》和《孟子》,再读《论语》),静定慧思后再回头去学包括《周易》在内的《十三经》和《二十五史》等,那么你就可以逐步感悟到古代儒学的博大精深与恢宏气势,其经世致用之学的社会价值观就了然于心了。
我们今天学《论语》,首先必须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论语》二十章,看似松散,有点杂乱无序的感觉,其实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作者精心编排的。而且编排得十分巧妙和有规律。可以这样从整体上看《论语》:前1-4章是全书的总纲(提出修炼内圣外王而成“仁”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后5-10章是对前4章的阐述与论证(即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如何看待并且践行修齐治平之道的)。《论语》之精要全在此矣。故宋人赵普称“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有一定道理的。后11-20章则在前5-10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与论证,仍然是为前4章总纲服务的。二是这本“微言大义”语录体著作,其每一章目中的每一节对话记录,都是根据每一章内容的中心需要而有序编排的,层次十分井然,而且常常采用层层梯进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引人入胜。如第一章第1节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本章结尾第16节则云“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甚至全书也是用这种首尾呼应的手法进行整理的。如全书最后一章(第20章)的最后一节(第3节)云“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就与开篇第一章的“患不知人也”巧妙呼应。说真的,当我们真正用心玩味《论语》后,细品慢嚼之余,总有一种馨香四溢余味绵绵之感,我们不但为孔夫子那种循循善诱、忧乐天下的高大胸怀、远大抱负和诚府厚重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同时也为其编辑书目的弟子们那精湛高超的编排技艺而欣然叹服。
这部书分我将分为四讲来谈自己学《论语》的感受,即君子内修之道,君子外用之道,君子以礼立身之道,君子志而成仁之道。今天我们就从第一章《学而》讲起,讲《论语》到底是如何通过“知行”与“行知”之“做学问”的方法而达到“内修圣人之道”的最高境界,或许会对我们今天世人修身养性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待续)。
2013年5月31日晚草成于养心斋
-全文完-
▷ 进入ferryma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