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童读物,既是识字读本,又起到灌输儒家思想的作用;其中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古代的教育家很是懂得知识与思想的有机结合,在识字之初,就教育人从善,善是人的本性,教育人要有善言、要有善举、要有善心,与己为善、与他人为善。为善如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倡导的人权思想,是天赋的,是人之所必备的。正是如此,古代虽是家天下,真龙天子时代,但人与人的交往,却有道德准则,那就是“善”。汉代没有科举制度,但他有举孝廉,把有善心的,办事公道的人推为各级官员;社会上不乏从善如流的达官贵人,和黎民百姓。历史书中把封建时期的等级制度说的很森严,的确如此。资本主义社会就没有等级了?后来的社会就真正走向平等了?那是教科书中所言,现实呢,谁都清楚。只要有人类存在,等级是无法消失的,只是森严程度轻重不同而已。有一点要注意,无论等级如何,但要坚守住“善”子。同阶层和不同阶层之间的交往,都要以善为本,没有什么苦大仇深的。只有如此,人心才能思定,社会才不会大乱。
其实人是需要有定力的,社会同样需要定力。封建时期和资产本主义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加强统治,除了大肆进行奴愚教育之外,还鼓励人们有自己的信仰,如加入宗教组织,允许宗教组织办慈善等。翻开史书可知,老百姓有了信仰,对统治阶级是有利的,他们可以有效地进行统治。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单从教义来说,都有劝人向善,怀柔,真诚的一面。这与促进民间的稳定,进化民风是有裨益的。向善,怀柔,真诚成为老百姓的追求,有什么比这更有利于安定团结呢?封建君王了解这些,他们不仅不打击宗教信仰,还大加鼓励,有的君王自己也皈依佛门,或入道教。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基督教天堂。从婴儿出生,到老死,整个贯穿着基督教的仪式;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一只手还拿着《圣经》,不仅向选民宣誓,还得向主保证。他们都能借助宗教的力量,为国家为个人所用,也博得教徒们的尊重,产生意想不到的凝聚力。
人是复杂的,许多事情,在言行上是很难统一的;思想上的统一更是难上加难。学习了什么文件,看了一部书,听了一场报告会,就能说思想就如何如何统一,那是胡弄人的,切不可相信。一个人的思想形成的过程,牵涉到方方面面,是错综复杂的,是一个日长月久的事。要从“人之初,性本善”开始,且与生活的环境,人文环境相匹配,要人人向善,我才有善心;人人献爱,我才有爱心。正如《爱的奉献》所唱:人人献出一份爱……如果我捐的款被别人挥霍了,我还会捐吗?如果我的善举被别人亵渎,我能心平气和吗?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众的信仰是国家安定团结的基石。一个缺少信仰的民族是难以想象的。怎不能以信权、信钱、信尔虞我诈,作为一个人得追求?那不乱了套?可怕的事莫过于最亲近的人骗了你,好朋友说我心怀叵测,师生之间的没了真诚,医患之间的缺了信任,绝不能导致人人害我,我害人人。人没了信仰,如同人失去了平衡,做任何事没了道德底线,心中除了钱还是钱,除了利益还是利益;没了爱心,没了亲情,没了善意,人心乱了。
俗话说人心是杆秤,叫人行善者,自己要先行善;叫人感恩者,自己要先知道感恩。各自都得检讨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人在做,天在看啦,不要心存侥幸。人生几十年,钱权皆身外之物,到头来不都化作一抔黄土?不管身处何种阶层,都应该这样想。比尔盖茨说,他上半生挣钱,下半生要把挣的钱花去,把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抗战期间的飞虎队员,为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民,热血洒在异国他乡;孙中山为了中国南北早日统一,把总统的位子让了…….我还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一味的追求过好日子,一味的相信金钱万能,一味的不顾别人的感受,一味的利己…….这个社会将发展到何处去呢?
“人之初,性本善”,按现代人的观念颇有点封建思想的残余,但我认为它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精髓。人们在建立新的思想体系的同时,不要一味的否定过去,尤其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检验过的思想。毛泽东当年把几亿中国人分成不同的阶级,后来又搞阶级斗争。那是特殊时期的需要。实践证明阶级斗争不能长期搞下去,否则一个有机的民族就会搞得乱七八糟,辛亏又来了个拔乱反正。总之,劝人向善、行善、怀柔、真诚,与国与民都是有利的,让善回归人之心中,不能说是歪理邪说吧。我想它也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也是以后所需要的,否则我们伟大而古老的民族不用外来的侵略,自己就陷入不能自拔得境地。
-全文完-
▷ 进入陈学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