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吃在中国南极卧冰

发表于-2013年05月28日 早上9:46评论-4条

最近公款吃喝被政策限制的厉害,因为,据说我国一年吃喝浪费的粮食可供中国人吃三年有余。但要管住中国人吃喝不容易,世人都知道,吃在中国,吃是中国在世界上的最大符号。

中国人天生就这么爱吃吗?其实是迫不得已。人类在早期吃的东西相互并没有什么差异,都是靠打猎、采集维生,和动物的谋生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大约一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进入种植、养殖的农牧业社会,食物终于有了一定的保障。考古发现,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就发现了八千年前的水稻种子,可见中国是最早进入农业社会的民族之一。地理决定论学者认为,环境决定文化,中国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适宜,物种丰富,土地肥沃,发展农业生产再正常不过,如此滥觞,中国的农业社会结构绵延了几千年,所以中国人都是农民的后代。既然是农业社会,就注定了中国人必然以五谷粮食为主要食物,但粮食的成份主要是淀粉,人是杂食动物的后裔,光吃粮食营养是不够的,且味道也在限,于是,自然而然的就要搞些下饭的菜和副食,偏偏中国大地上动植物品类非常丰富,菜品可以花样翻新的不断被开发,吃的东西也就显得格外的多起来。吃在中国,就是指中国下饭的菜好吃,一个不得已的饮食要求,演变成了大文化。

然而,吃在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件风光的事,更多的是中国人的恐惧症结。汉名臣郦食其云“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吃关系到民生的根本问题,而中国人历来是够吃的时候少,缺吃的时候多,原因很简单,农业是靠天吃饭的,风调雨顺自然是好年成,一遇旱涝就不妙了,有人统计,中国历史上,平均每七年就会出现一次大的灾害,一次灾害就会造成三年饥荒。所以中国人重吃,不是国为太好吃了,而实在是吃不容易。既然不容易,就不能乱吃,不能浪费。《周礼》规定,天子食用九鼎,上大夫六鼎,下大夫三鼎,士一鼎,鼎相当于现在的火锅;平时吃的东西,天子可用六畜,大夫按级别依次吃羊、猪,士只能吃鱼,而普通百姓非节气则禁止吃肉。所以商纣王酒池肉林的搞法是被诟病的,是亡国之兆。而孟子所描绘的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也不过是“老者可以衣帛食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天能有肉吃,确实不简单,也直到最近二十年才实现。现在我们可能忘记了,中国人以前打招呼总是说“你吃了吗”,因为吃是大事;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一定要打打牙祭,因为吃肉才算得上隆重和喜庆;敬神祭祖一定要上鱼肉等最好的食物供品,因为食物是人最好的东西,神灵也不例外,所以食可以通神;现在遗风不多了,但请吃或吃请依然大行其道,传统如此,禁无可禁。

讲到吃肉,也是一个颇有趣的问题。西方人以吃牛羊肉为主,而中国则吃猪肉,现在人都明白,牛羊肉的热量与营养比猪肉高,但中国人却大量养猪而非牛羊。历史上,牛肉除了天子饮食及祭祀使用外,其它人是禁止食用的,否则就是犯法,因为牛是农业的劳力。中国人也知道羊肉好吃,所谓大、羊为“美”,鱼、羊为“鲜”,看字的会意就知道古人的爱好,但羊肉仅限于上等人食用,猪肉依然是主肉食。中国养猪也是不得已的,肉食不能少,但农业社会荒野耕地化,已不适宜放养牛羊,猪则可以圈养,农业还为猪提供了食物来源;另一个原因是猪比牛羊有一个更大的优势——脂肪含量高,对人类生存和人体生长来说,脂肪比热量更重要,大脑和内脏器官需要大量的脂肪来供养,脂肪量猪肉是牛羊肉的三倍,食猪肉可以以少胜多满足人体的需要。有西方学者分析说,发源于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为什么禁食猪肉,原因也类似,并非猪有什么禁忌——因为实在找不出根源,而是阿拉伯世界缺少农业基础,有限的耕地和粮食用来保障人类的需要,禁止食猪,也就禁止了粮食的一种消耗。

虽说中国饮食是中国人艰难生存的一种体现,但发展中也成了中国人精神寄托和乐趣所在。《礼记》说“礼始诸饮食”,中国人从饮食开始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最终把它升到艺术和哲学的高度。《周礼》有一套完整的饮食制度,什么人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都规定的很详细。比如摆饭菜,主食一定放在右手边,酒在左手边,因为右为尊,主食为贵。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有次诸侯王宴请他,饭后是一盤桃子点心,桃子旁放了一碟小米,孔子先把小米吃了,再吃桃子,主人说你搞错了,小米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孔子说我没搞错,小米是主食,怎么能用主食去擦副食?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那我还是选熊掌吧,义与利就如饮食品质的高低,当然要选好的。先秦时世风古朴,非常注重吃的道德。六朝时期世风大变,吃喝玩乐盛行,尤其喝酒成为时尚,首先是陶渊明,然后有王羲之,极至时是竹林七贤。陶渊明喝酒败了家产,还生下酒精儿女,但留下了妙不可言的《饮酒》诗系列,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尽吐吃的美妙境界;王羲之则约一批文人,暮春时节在会稽郊外曲水流觞,醉中挥毫留下千古绝作《兰亭集序》;至于竹林七贤那是真正的吃客,如醉鬼刘伶,他随身带一跟班,跟班带一锄头,刘伶说我在哪醉死了,就在那里挖坑埋了。唐宋时期,或由于疆域拓展,或由于经济发达,吃的更丰富了更讲究了,也更有艺术气味了。如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杜甫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白居易的琵琶宴,或豪或忧或悲都那么诗情画意。至于柔弱的女诗人李清照,无儿无女,也少不了要“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却也更显妩媚。吃到了明清就俗了一些,不过也更为细腻了,清朝是集大成时,吃出了八个菜系,吃出了闻名的满汉全席。

吃到现在,有人概括出中国吃的境界是六字诀:色、香、味、形、意、趣。色香味形是物质性的,意趣是精神性的。《红楼梦》中带发尼姑妙玉请宝玉、黛玉、宝钗喝茶,茶是明前茶,水是雪花水,宝玉用玉杯、黛玉用竹杯、宝钗用珊瑚杯,时间是月下。这就是六字诀的高雅解读。

现在中国吃已是世界名片,有人统计说世界上凡上两万人的城镇一定有中国人开的餐馆,这话不一定是夸张,因为中国人到海外谋生开餐馆是首先想到的路子,搞吃是中国人天生的能力,不过正如国内吃越来越缺少传统名声不佳一样,中国吃在国外名声也越来越不妙,大有被韩国泡菜、日本豆腐压倒的趋势。时移势易,吃在中国有必要厘清一下根源,眼下更要少吃为妙。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南极卧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童话恋情精华: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童话恋情点评:

作者因公款吃喝受限想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文化,古今中外,旁征博引。结尾处更是把文章的主旨升华——时移势易,吃在中国有必要厘清一下根源,眼下更要少吃为妙。

文章评论共[4]个
呆贝贝-评论

编辑点评[童话恋情]点评:作者因公款吃喝受限想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文化,古今中外,旁征博引。结尾处更是把文章的主旨升华——时移势易,吃在中国有必要厘清一下根源,眼下更要少吃为妙。[at:2013年05月28日 中午12:37

呆贝贝-评论

贝贝前来拜读,问好。at:2013年05月28日 中午12:38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欣赏作者关于吃的佳作,当真是内涵十足,文化味很浓,大赏。问好作者。at:2013年05月28日 中午1:11

寂寞心扉-评论

我也是吃货,是极容易满足的那种!学习了at:2013年05月28日 下午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