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金钗之惜春巧姐林妹妹掉到泥里
红楼梦中十二金钗嫣红刹紫?为什么林黛玉居首?有人说他美啊!有人说他有才华,又有人说他和宝二爷有情,这都对也都不对,林黛玉美不过宝琴才不过湘云,情不如宝钗,甚至连理所当然也不及探春,笔者以为那是因为他来处成谜不知所终,整部红楼里说的也许就是林家的故事有如映着倒影时贾家是林家败落的前身甄家是林家兴旺的影子,而十二金钗里有有数个黛玉的影子,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使得伊人倩影更丰满也更扑朔迷离。
大家一定说书里明明白白说[的他是贾敏的女儿寄居林府理所当然,最后失恋呕血焚诗而死,但是笔者在林黛玉vs莎拉公主中写到,林黛玉来处成谜,为何六岁孤女也没有贴身亲随相伴,母亲贾敏不能葬在婆家祖坟就这样寄居与贾府和宝玉同居同卧,当时林黛玉真如天上飞下只凤凰来,林府无一人质疑,贾家巴不得挖出心来奉承这娇客,到后来林府一闪而逝却是在黛玉为林如海奔丧后,林黛玉回到贾府,当时贾家下人的脸孔一变开始把本来娇娇女林黛玉打下去,乃至从准宝二奶奶变成寄人篱下的孤女,熬油似的活着连病了当家作主的都没一人闻问,在笔者看来那是因为林如海死了,林家败落了,或男被流放女被发卖对贾府可有可无了,而林黛玉不不死必得焚诗毁帕而亡, 这是最好的下场, 焚诗毁帕在红楼梦后四十回,出于高鹗所改的红楼梦开头,红楼梦后四十回到底写了什么会变成禁书?是不是犯官的妻孥有更不堪的下场不如梦如仙,若他不死呢?一个败亡望族的女儿会有什么下场?书中请看十二金钗的巧姐和惜春,这便是林黛玉败亡的影子为什么贾敏会扶柩南下林黛玉却是北上,而妙玉却在途中遇盗是不隐寓林黛玉有其它结局?
有人说巧姐这个人出现得很突兀, 一是太小二是戏份不多, 同巧姐有关的情节有:九十二回,「评女传巧姐慕贤良」,巧姐同宝玉大谈女孝经、列女传;一一三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凤姐病笃,将巧姐托付给刘姥姥;一一八回,「记微嫌舅兄欺幼女」,王仁、贾芸、贾环等将巧姐私聘给外籓;一一九回,刘姥姥带了平儿巧姐藏匿乡间避祸,作媒许给周姓财主;一二○回,贾政、贾琏应允周家亲事。
在这其中巧姐有时作「大姐」,个别回次中「巧姐、大姐」同时出现,似乎是两个人 起初唤作「大姐儿」,「巧姐」是刘姥姥给起的名字。「金陵十二钗」之一,第五回判词「势败休云贵」一首及《留余庆》曲属巧姐。第六回、第七回这个人物已出现,年幼无独立情节。,在二十一节时他出痘:还有一段是他被乳母挫磨,拧了大哭都是不满周岁的孩子第四十一回,大姐儿抱着大柚子玩,见了板儿的佛手一定也要,因将柚子同佛手换过来才罢。此处有脂批:「小常情,遂成千里伏线」,「柚子即今香圆之属也,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第四十二回,大姐儿着凉得病,凤姐请刘姥姥这个有寿的庄稼人给起个名字,因生于七月七日,就以「巧」字取名,取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之意,到大谈列女传又是个大闺女了。结合第五回判词「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和画中美人纺织即所示,以及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脂批「伏二进二进及巧姐之归着」,可知后来巧姐应嫁给板儿,成为亲自纺织的村妇。现在四十回中巧姐的结局则是另一种样子,经刘姥姥作伐,嫁给了「家资巨万、良田千顷」的周姓大财主之子,不过后四十回是改编的可以略过不计以原作作依据,那么原先是结局是什么样子呢?
第五回判词是这样说的: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从判词可以看出,巧姐确实是为亲人所卖,为刘姥姥所救,幸运的是避免了被拐卖的命运,不幸的是并没有回到贾府。
贾巧姐荣国府长房长孙贾琏和王熙凤唯一的女儿,身份自然不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并没有和任何人结仇、并没有伤害过任何人、在小说大部分章节里都懵懂无知的女孩,也险些遭来香菱当年被拐卖的命运。更可悲者,如果说拐卖香菱的还是“陌生人”是“专业拐子”,那么巧姐的拐卖者则是“狠舅奸兄”。如困林黛玉是巧姐的前身,那么贾政贾赦等攵字辈的贾敏的兄弟们是不是舅,宝玉贾琏等玉字辈算不算兄?这些人对于黛玉这将发卖的孤女若不是主凶,也是不闻不问,才能算得上狠舅奸兄吧!
关于巧姐的结局,高鹗后四十回续本写得有惊无险,化险为夷。巧姐后来不仅重新回到了贾府,而且还有父亲贾琏和继母平儿的呵护。这当然是个不错的结局。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巧姐的结局。其实在第五回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就已经“确定”了。且看:
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曰: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我们从配画就可以得知,后来巧姐并没有回到贾府,而是沦落“荒村野店”的乡下,成为了一个纺织女。
而当时被雍正抄家的名门妻女甚至被发卖入教坊妓院,虽然是被感恩的刘佬佬救出来,但不知是否被糟践过,虽然嫁了板儿有刘佬佬在至少不会被亏待,可 刘佬佬不在了呢?
至于惜春则是林黛玉另一个比较干净的结局,但真的干净吗?黛玉葬花词中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沼落渠沟是其中心思想, 而妙玉结局中云空未必空,欲洁何曾洁,才是无奈的现实贾府四艳中,惜春的结局通常是最无争议的,即出家为尼。 早在第七回送宫花一节中,就已经初露端倪: 只见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一处顽笑,见周瑞家的进来,惜春便问他何事。周瑞家的便将花匣打开,说明原故。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
可智能儿是谁呢?红楼中所有尼姑几乎是无可奈何出家又无可奈何出逃,不知所踪,智能儿是水月庵的小尼姑。净虚的徒弟,自幼在贾府走动,无人不识,也常和宝玉、秦钟玩笑。长大后渐知风情,看上秦钟人物风流,秦钟也爱她妍媚。两人情投意合,两人情投意合,在馒头庵时幽会数次,秦钟返回家后,她从水月庵私逃出来找秦钟,不意被秦钟父亲秦邦业知觉,将她逐出,后不知去向,而拢月庵的妙玉也是如此。
贾府四艳中,惜春的结局通常是最无争议的,即出家为尼, 可见,惜春出家为尼的结局无可质疑。但是,她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家的,又为什么会落得个“缁衣乞食”的惨状呢?
然而这也让我们知道了,倘若家境尚好时,即使惜春心冷意冷,一味倔强地要出家,就像探春说的:“这是他的僻性,孤介太过,我们再傲不过他的。”然而贾府那么多家庙庵堂,总会为她安排个不错的去处,就如妙玉的家人一样,虽然舍了她,却仍让她带走大量古董宝贝,随身还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绝不至于看她托钵行乞去。由此可知,惜春的出家,应是在事败之后,甚至为了避祸不被发卖。
但是那个年代的女子是说要出家就能出家的吗?如果正式程序的话首先,出家人必须是一个能够自主的自由人,为人子女的,出家前要得到父母的同意;身有官职的要辞去官职;身为奴仆的要解除主仆契约;已结婚的,要解除婚姻关系;如果信奉过其它宗教,要坚决破除,断绝一切来往等。总之,在出家前要摆脱尘世生活的一切拖累,所谓的‘跳出红尘’。
要出家的也得接受‘健康检查’。患有恶疾的人被认为没有出家的资格。而佛教更加忌讳的是‘黄门’(阉人)。男性(女性)性征不全的人被视为身体不净,是不允许出家的。犯过重罪的人同样不被佛门接纳。
要受戒的人还得向寺庙交纳一定的戒金,以充戒堂的灯烛香花、戒牒、戒录等费用……,那家败了没能缴交戒金的惜春或黛玉青春年华就要青灯古佛,却不是一心向佛,竟要乞食为生,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可见混得比芳官等被姑子“拐了去做活使唤”更加不如 ,对于林黛玉惜春这等心性洁傲的岂不是比死更难堪吗?
所以,巧姐和惜春是林妹妺掉到泥里后的影子啊!
-全文完-
▷ 进入嘲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