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手拗碰熟手拗放”,是我们海门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头语,来源于老一辈人坎坷生活的经验总结。意思很明了:经过多年的生活实践,你在某个领域练就了一套熟能生巧的本领,不要轻易放弃。一旦换了环境或者换了工种,原有的特长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于发挥,在不可抗拒的竞争中难免处于劣势。
人生的舞台,不是为一个人设计的,自古以来,社会的生存规则,从来就是强者恒强,因而形成了三教九流各显神通的社会态势。常言道,圈有圈纪行有行规,能够在一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一定对某些规律参悟于心,谙熟其中的许多窍门,各种事务操作起来往往驾轻就熟。有一个典故,很能说明这个道理,说的是一个射箭高手命中率十之八九,许多人都很崇拜他,他也自我感觉良好,很有些趾高气扬。可一个卖油郎却不以为然,说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熟练罢了。说着,他拿出一枚铜钱盖在油壶口上,舀出一勺油就往铜钱眼里倒油,一勺油倒完,铜钱上不沾一滴油,他说:“这没什么,我也不过熟练罢了”。卖油郎用一技之长,诠释了所谓“熟能生巧”的本义。
以上话题,肯定了熟能生巧的优势,但这并非笔者的本意,我想对这句俗语作一下古今意义的颠覆。“生手拗碰熟手拗放”,隐含着一种狭义的生活哲理,这种所谓的经验之谈,毕竟是人们在因循守旧的社会中形成的落后观念。譬如过去一些手艺人,虽然带过一批又一批徒弟,但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不到火候,一手“真经”是不轻易面授机宜的,真正的入门弟子要经过他多年的考察,这其实就是受了这种陈旧观念的影响。
“生手拗碰”,明显是对后人接受新生事物的阻滞,它曾经妨碍了多少人“上下求索”的进程。“熟手拗放”,除了想加精自己的手艺之外,还隐含着不愿轻易把秘技传授它人的意思。这和“与时俱进”“追求中国之梦”的社会潮流是很不合拍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到处藏龙卧虎,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想占有一席之地,即使你成了某个专业的行家里手,但强中自有强中手,遭遇被淘汰的厄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我们不要被这种陈旧观念所影响,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各种技能,做个无所不能的多面手。这样,在激流勇进的社会中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全文完-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