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感受千年鹳雀无落处的悲哀心灵苦渡

发表于-2013年05月19日 晚上10:36评论-3条

中国有四大名楼,这些年我有幸拜访了三座名楼。唯独留下距我的家乡最近的鹳雀楼没有去。当时有个活思想,觉得鹳雀楼和我最近,去很方便。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啦,突然想着要去鹳雀楼看看,而且特别是的迫切。因为鹳雀楼就在黄河边上,我的家乡又离黄河不远。这个周末没有事情,于是就约上朋友一起去看鹳雀楼。

原计划用周末的两天时间,所以周六的早晨我们九点钟准时出发。因为大家都没有去过,所以上车就设定了导航。果然路程不远,从我家门口算起也就一百九十多公里的路程。而且路很好,大部分都是高速公路。出了县城,走了一段正在修筑的路,很快我们就上了高速公路。当时我想,鹳雀楼是在山西,和我们就一河相隔。但我想,中午饭还是应该在自己的家乡吃。

一路上大家情绪很高。从渭南到潼关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当时我说就在潼关吃饭。潼关很有名气,除了现在盛产金子,还是因为古代它是兵家必争之地。谁占领了潼关,谁就有可能平定天下。按照高速公路的指示牌,我们从古渡口匝道下去。原说在这里吃一顿老潼关肉夹馍,可是到了地方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那家还有些名气的肉夹馍。

因为导航设定是走高速的,下了高速,导航也开始迷糊起来。我们东拐西拐的,最后也不知道怎么就有拐上了风陵渡大桥。这个大桥我知道,是黄河上一座很老的大桥。我也知道,过了这座大桥,也就意味着我们便离开了家乡,走进了山西省。不过大家也会开心,既然走过了,那就到了鹳雀楼再吃午饭吧。山西有一道很不错的菜肴,叫过油肉,很好吃的。记得有一年我路过山西,吃了这道菜,到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念念不忘呢。

因为过了黄河,导航上显示就不到四十公里就可以看到鹳雀楼了。说实在的,说去拜访鹳雀楼,我的心里多好还有些激动。尽管前面的三座名楼都是在江南,都是建在江边。唯独鹳雀楼是建在黄河边上的。当然了,四大历史名楼都有一个特点,都是留下不朽的文章。特别是王之涣写下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脍炙人口。因为江南的三大名楼给我留下的印象极好。所以心里也在想,黄河边上的鹳雀楼一定也是引人入胜的。

在路上我们就开始讨论,说在鹳雀楼跟前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景点,一个是大唐黄河铁牛。一个是大家都熟悉的《西厢记》里所说的普救寺。我没想,读中国的历史可是马虎不得的。特别是读这样的中国历史就更不能随意了。鹳雀楼在一个叫蒲州的地方。按照导航我们很顺利就到了。原来想,到了这地方,关于鹳雀楼的文化元素就一定不会少。但是到了一个小镇上,说不上来繁华,虽说也有一点人,可和我想像的还是相差甚远。

在我的心里是冲着鹳雀楼去的。可是率先映入我眼帘的却是普救寺。普救寺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规模很小。要和我们陕西的有些庙宇比起来,还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我怎么感觉还不及家乡的仓颉庙宇雄伟宏大。不过我想,既然来了,看完鹳雀楼顺便去看看,也算是重温一次《西厢记》。

在小镇上,我们打听鹳雀楼,可发现大家很是不以为然。最后还是一位小孩告诉我说,顺着路一直往北走,走不动了就到鹳雀楼了。听着小孩子的话,我的心里还在纳闷,当年王之涣的诗章多么的令人神往。怎么会像小孩子说的,走不动就到了呢。心里这么想,可我们还是按照孩子指点的道路前行。可是走了大概有两三公里的路程,看到一个博物馆,博物馆馆名是当年的总书记题写的。这里大概就是大家常说的唐朝的黄河铁牛了。

过了黄河铁牛博物馆,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小牌子,上边写着鹳雀楼的方向。不过当我跳下车看着路牌上的标志,心里还有些想不通。因为这个表示不是朝着黄河边上,而是背对黄河。这怎么可能呢?我知道,中国的四大名楼都是在江河边上,是弄文的文人观赏自然挥毫写文章的地方。鹳雀楼怎么会背对黄河呢。再说了,王之涣的诗篇记述的也是鹳雀楼在黄河上的神韵。

可标志写的明明白白,不容我怀疑。最后我们只能按照指示的路线走下去。果然在不远的地方看到了鹳雀楼。可是就在我看到鹳雀楼的第一眼,心里就已经开始隐隐作痛了。我们先把车子泊在停车场。大概不是旅游的旺季,所以停车场里的车子寥寥无几。一个工作人员看去就是当地的农民。也不指挥,也不说话。只是看了我们们一眼,用手一指。顺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是停车场里有通往鹳雀楼的近道。也的确,从这条便道走过去,很快我们就到了鹳雀楼的广场上。

这里显得很凋零,尽管天气还不错。偶然还有阳光,可是广场上的一切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一种现代的伪劣工程。我看启功题写的牌匾也很有意思。他没有说《鹳雀楼》,而是写成了《鹳雀园》,别看这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完全就不相同了。我们买了门票,每人五十元。在门口我想选个角度留个纪念,但是选择了半天也没有满意的地方。没有办法,我只好把写在墙壁上的王之涣写的诗篇拍了下来。

走进去,远远望去,鹳雀楼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雄伟壮观。特别是院子里的布置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座现代公园。甚或连现代公园都算不上。没有多少人。只是不远处挂了一个红颜色的横幅,上边写着欢迎著名诗人们来这里采风。那些著名诗人没有说,自然我也就不知道了。这时候大家的情绪已经开始低落了。不过想法是我的,我把大家号召来的,所以我不能情绪低落。我说登上鹳雀楼一定会有一番意想不到的美景。

也不知道是心情的问题,还是因为这里真的就是这样的环境。我感觉有些憋气,闷热的都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楼前的石阶倒是不少。我没有具体去数。似乎应该是超过一百个台阶了。好不容易登到楼前,原说在这里拍一张有鹳雀楼字样的照片。结果到了楼下上边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可是和其他的几座名楼不一样。难道这是设计师的疏忽?甚或是设计人员的无能。

看不到也就照不了了。我们开始往上爬。爬到第二层,这里楼的结构也打出我的意料。都是封闭的,根本看不出去。我也不知道当年鹳雀楼就是这样,还是今天的人为了节省开支有意设计成这样的。第二层里边像是个展览馆,各式各样的泥塑都用。看得出来都是一些历史的典故。就连唐明皇和杨玉环的故事也被泥塑到了鹳雀楼里。好像还有女娲补天的故事。我粗粗游览了一遍,心里有种被捉弄的感觉。因为这些泥塑实在是太粗糙了。好些已经都裂纹了。

再说鹳雀楼的建筑,也是很劣质的。那些粗大的柱子,大概也是因为原料的问题,都裂开了缝子。对于这样的大殿柱子,我知道古人是怎么做的。他们是要在很粗的松木上用石灰拌上猪血,然后用粗布一层一层的裹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千年不朽,万年存在。可这里的一切倒好。好像就是用现代的劣质胶水拌上石灰涂抹上去的。一风干,到处都是裂纹。给人的感觉不是沧桑,而像是现代的一种低劣的做旧。

爬到第三层,依然还是封闭的。这时候我真的有些不明白了。既然是鹳雀楼,既然能让王之涣写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绝唱,恐怕就是这样的建筑结构是不行的。一直登到第四层,总算有了可以瞭望的地方。楼里边什么也没有。就是有几摊卖旅游小纪念品的在不停地吆喝。但是这些吆喝对我来说早就已经麻木不仁了。因为这一层可以到外边去瞭望,所以我正要出去,却被一位坐在殿门口的中男子给拦住了。

他说一听我是陕西渭南的。就知道我这人不简单。我仔细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位中年男子,穿着一身中式服饰,我就知道他是占卦骗钱的。不过他也不容易。竟然能听出来我是哪里人。但是他搭讪是想让我回话。可我没有回,因为连续爬了四层高楼,早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他看我不理他,接着说,我戴着墨镜很帅,不戴墨镜也帅。年轻的时候一定更帅。

我一听哈哈大笑起来。算是释放吧。我用手一指外边说,先算算鹳雀楼为什么会建设在这样远离黄河的地方呢。那男子先是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他说这还不简单。这里好征地嘛。再说远离黄河建设起来也方便,也可以少掏钱呀!看来这位大仙级的人物常年呆在这里也不全是浪得虚名。

有了这几句话,我反倒觉得他亲切起来。于是我就问,怎么看不到黄河呢?他说是因为今年能见度不好,所以看不见。如果天气好一些,朝北边看还是能隐隐约约的看到黄河的。这也符合更上一层楼的意境嘛!他说到这里把话锋一转说,占一卦吧,说准了给点吃饭钱。说不准可以走人。我笑着摇摇头说,我从来不占卦的。不过我们可以堵一堵。他瞪大眼睛问赌什么?我说赌鹳雀楼到底在哪里?

这怎么赌呀?谁能知道鹳雀楼在哪里呢。现在修建在这里了,就算在这里吧。他问我在哪里?我说至少应该和黄河在一起。他笑了,说我这人也太认真了。现在都什么世道了,谁还会咬这个死理呢。不过他也说了,赌一把也行,赢了也就算有饭钱了。最后我拿出一枚硬币说,正面他赢。反面我赢。说完我把硬币抛起来,等落在地上的时候,竟然是正面。他一看很激动,说他赢了。说这是天意。

我输了,我给了他五十块钱。他很高兴,我也坦然了。尽管他说的天意未必就对。可现实留下的苦涩的确如此。一千多年了,寻觅鹳雀楼本身就是幼稚和无聊。要不是王之涣那二十个字,历史的故事怎么会让今人演义的不堪入目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心灵苦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精华: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如今的时候,太多应该保存的东西难以保存,
太多应该保留的东西,
也都随着年代的前行渐渐走远。
作者的文章总让人走进深思之中,
一种无名的忧虑在心头萌生。

文章评论共[3]个
点墨岁月-评论

前段时间看些中国名楼的诗词,发觉其实鹳雀楼或许被人慢慢淡忘了。鹳雀楼之别,或许如同作者所描述的,有其异样的历史痕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都知道这句名言,可能很少知道是写鹳雀楼的。江南三大楼有如大山之云烟,需摈弃浮萍登高望远;鹳雀楼仿若大山之石阶,待卷起衣袖拾级而上。欣赏作者的这篇好文章!问好!at:2013年05月20日 下午5:13

心灵苦渡-回复握手问好! at:2013年05月20日 晚上10:46

文清-评论

带着午茶来看望朋友,问好并请茶!at:2013年05月21日 中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