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在抗战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中国共[chan*]党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制定了教育服务战争并与战争结合、与生产劳动结合,群众路线,统一战线等方针政策,给抗战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年冬,沾、利、滨工委成立后。工委的领导同志十分重视根据地的教育工作。他们遵照“民族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教育方针,逐步开展改造旧学制的工作,因而根据地的教育工作发展得很快,使原伪政府及村民自费开办的学校逐步接受了党的教育方针,纷纷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变成抗日的学校。
沾滨第三抗日小学,前身为国民党政权控制的一处中心小学,1943年秋,更名为沾滨第三抗日小学。为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条例。规定“抗日小学应依照国防教育方针及实施方法以发展学生的身心,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及抗战建国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抗日小学教育,应依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以促进学生的民族觉悟,养成学生的民主作风,启发学生的科学思想,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兴趣,锻炼学生的健壮体格,增进学生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培养学生为大众服务的精神。”它规定了小学教育的任务,明确了小学教育的目的和发展方向。
沾滨第三抗日小学校址在今梁才乡北石村,这所学校有学生200余名,该校生源来自谷家周边(滨、利、沾三县一带)村庄,日伪“扫荡”时师生疏散,“扫荡”过后再集中上课,设有高小、初小班级;教师十余人,名誉校长窦贯五,教务刘洪祥(单寺乡洛王人),训育刘振宇(利津人),事务高殿林(梁才乡北高人)。
鉴于当时政局,学校使用的国民旧课本,逐步改用抗日课本,并选用《渤海日报》的文章及党的宣传品为教材。在课程设置上,分两部分:一是政治常识,注重统一战线与抗战政治教育,使学生关心抗战,对抗战形势有简单的了解。二是基础知识课程,初小与高小略有不同,初小有国语、算术、常识、美术、劳作、音乐、体育;高小有国语、算术、政治、自然、历史、地理、美术、劳作、音乐、体育等。劳作以生产劳动为主,体育以军事训练为主。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均被列为正式课程。社会活动包括抗战宣传、优待抗属、站岗放哨等。生产劳动主要是帮助抗属挑水、推磨、打柴、耕地、收秋和参加副业生产。随着抗战的发展,课程内容进一步增加科学知识,把政治同科学结合起来,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知识结合起来。
抗战时期根据地小学的教育方法,是在同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反对注入式教学,并不是不要记忆,对重要的科学知识、结论、公式都必须牢固地掌握,但不要死记硬背。起初,许多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快摆脱注入式的约束,后随民主生活的开展,社会活动的加强,客观上给旧教学方法以有力冲击。再加上积极引导,使许多教师创造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拆字教学法、实物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既突破了原来旧教学方法的束缚,又符合根据地的生产、生活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教育虽以传授知识为主,但教学中充满了爱国抗日的革命教育内容,而且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学生还参加了站岗、放哨、散发传单、查路条和反对敌伪奴化教育的斗争。由此可见,沾滨第三抗日小学的普通教育也是与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滨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赵修德同志多次来校巡视,并在资金、人员配备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很大帮助;民主政权的政工人员魏进、邢涛、吕忱等经常到校宣讲抗日救国道理,全国各地的抗战形势,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形势及教唱革命歌曲等,给学校带来了活力,师生们怎强了抗日必胜的信心。
该学校为党培养了一批进步青年,他们毕业后,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滨县独立团政治部宣传队即是由该校学生为基础组建的。1944年春,为避日伪“扫荡”和国民政权干扰而迁至谷家。1945年夏,日伪“扫荡”频繁,学校无法维持正常上课而解散。
-全文完-
▷ 进入韩洪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