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人天生具有欣赏和体验美的愿望。
仅仅是欣赏美,就足可以让一个人活下去。死亡是每一个人必然的归宿,一个人的生命无论长短,最终都要归于死亡。所以有视死如归之说。但是,美会让人流连忘返。当一个人看到湛蓝的天,皎洁的云,青翠的山,碧透的水,鲜艳的花,翱翔的鸟,还会有归去的念头吗?
古代有一类被称为隐士的人,如许由、庄周、鬼谷子、严子陵、陶弘景、陶渊明、王维、吴镇、林和靖、黄宗羲等等。他们或因官场失意而远离龌龊的朝堂,或因看破红尘而远离喧嚣的都市,但是安逸、宁静的大自然给他们留下了一片净土,于是他们选择了亲吻自然而没有归去。
陶渊明在挂印隐逸于乡间后,真正感受到了的自然之美给他饱受创伤的心灵带来的安慰,于是欣然命笔记下了自己当时的心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生不逢时,无奈于奸佞当道,朝廷昏暗的王维,在山水间倘佯时,深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美的赠与,于是便把自己的一颗怅然若失的心了无痕迹地融合于大自然的美丽之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不仅自然美可以使人流连忘返,亲情、爱情、友情等等社会美同样具有感召力。母子之间的感情是最温馨的美,恋人之间的爱情是最醉人的美,朋友之间的友情是最真挚的美。一个人获得了这些感情,就会感到生活的美好,自然不会产生归去的念头。
孟郊早年生活贫困,大半生处于颠沛流离的宦游生活之中,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爽,直到46岁始登进士第。他前妻早死,三子夭折。仕途的坎坷,家境的凄苦,不幸的遭遇,都没有使他悲观失望,因为他家中有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牵挂他的母亲,离开家乡时母亲慈祥的关爱使他无时无刻不铭记于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司马相如志大才高,但家徒四壁,生活清贫,虽长期离乡宦游,欲求一官半职而终不得志,他于万般无奈中回到家乡。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到了知音卓文君,一见倾心的爱情,使他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他的一曲《凤求凰》赢得卓文君芳心的故事,不仅在当时即广为流传,而且成为流芳千古的佳话: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王昌龄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他不拘小节,特立独行的性格,终遭致朝中同僚的谤议非难,而被贬至荒蛮的岭南。可以想见他当时的心境是多么的沮丧,但恰在此时却收到了好友李白于京城寄来的一首发自肺腑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展开诗笺,王昌龄当是温馨倍至: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生活中当然有许许多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总是存在着假恶丑。但同时也有真善美,只要你用心,去欣赏,就会感到生活终究还是美好的。为了活着而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美。
参考资料:
1、为了信仰而活着
瞿秋白临死,选了块好地,说:“此地甚好,拿酒来!”谭嗣同主动赴死,“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2、为了义而活着
豫让死前说:“士为知己者死。”聂政、专诸、荆轲莫不如此。
3、为了有价值而活着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为了复仇而活着
勾践卧薪尝胆
5、为了权位而活着
跋扈一生的武则天,临死前很后悔,赦免了很多人,去掉了自己的皇帝号,并立“无字碑”,羞提一生事。
6、死前的真言
⑴陆机临死,慨叹:“华亭鹤唳,岂可闻乎?”,李斯临终:“牵犬东门,岂可得乎?”他们一生谋于政治权谋,死时仿佛在走回家的路,又回到了童年和故乡,去听听鹤声,遛遛狗玩。
⑵柳如是让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说:“水太冷,不能下。”
⑶陆游想看到“王师北定”,宗泽还想“过河!过河!过河”,诗人方向则在墓碑上刻“我想写一首诗”。
⑷,苏东坡是彻悟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⑸生是一团火,死是一堆灰,死让人冷清;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死让人觉得诱惑而美丽。王小波已经找到了他回家的路、死去的路———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⑹梁武帝萧衍的一生,如在一幕生动的戏剧里,不停地转换角色,颇有传奇色彩。《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二》记载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幕:于是景决石阙前水,百道攻城,昼夜不息。邵陵世子坚屯太阳门,终日蒲饮,不恤吏士,其书佐董勋、熊昙朗恨之。丁卯,夜向晓,勋、昙朗于城西北楼引景众登城,永安侯确力战,不能却,乃排闼入启上云:“城已陷。”上安卧不动,曰:“犹可一战乎?”对曰:“不可。”上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因谓确曰:“汝速去,语汝父,勿以二宫为念。”因使慰劳在外诸军。梁武帝真是晚景凄凉。当乱军攻入皇宫之际,下人问:“还可以打吗?”武帝叹息:“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失去何憾之有?”是啊,他这一生,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似的,来也空空,去也空空,自己得了,自己又失了。
⑺成吉思汗死前想些什么?人啊,就像那草原上的花,她盛开了,一阵风吹过,她又灭了。一代人逝去,一代人又重来。
-全文完-
▷ 进入草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