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读张爱玲的《小团圆》周兆燎

发表于-2013年05月11日 上午10:23评论-6条

(一)

数次读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总是读不下去,太琐碎了,都是女人之间斗嘴、吃醋、絮叨,近乎无聊,毫无意义。

现在我硬着头皮读下去了,渐入佳境,须知张爱玲就是要描摹、表现她所熟悉的那种“近乎无聊,毫无意义”的生活方式。其实,除了英雄好汉,显赫权贵,我们芸芸众生都是这么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是张爱玲一生的真实写照。

书中的女主人公九莉就是爱玲,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旧家,父母不和,终于离婚,牵累了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九莉自幼敏感,自卑,除了对佣人韩妈有点亲情,对父母没有任何好感,父亲为了一个小贱人,可以把亲生女儿痛打,其地位竟不如一个丫环;母亲也不是好东西,恶狠狠地对她说:“你害死了我,你自生自灭吧!”

九莉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不怪她一生孤僻,为人刻薄。张爱玲的小说,很少有诗意,有一点点也是触景伤怀,她的感觉与众不同,比喻繁复,她的艺术价值就在这里。

九莉没有一技之长,让她做女工不如去死,唯一的出路便是嫁人。幸亏有一个叫邵之雍(胡兰成)的才子喜欢上了她的小说和人,比九莉大十七岁呢,还有老婆孩子。九莉倒不介意,而且脸上有了一丝丝微笑,但每次邵先生来访,九莉都不留饭,因为她不是主人,半靠卖文为生,伴着三姑艰难地过日子。

有一次邵先生提来一箱钱(法币,不值钱)送给九莉,九莉顿时理直气壮留饭,从此大胆接受了对方的亲热。这真是一双才子佳人,连男女之事都搞得那么雅致,富于诗意,但九莉此前不是一个缺乏诗意的女孩吗?不同了,她有了博雅的邵先生就不同了,邵先生更是鬼话连篇,说什么“我想抱着你睡一觉,光抱着。从前我在乡下捉到一头小鹿,抱着她睡觉。她的力气很大,差点跑了,我就抱紧她,可是一觉醒来,她还是跑了——”

九莉整个儿人都变了,应该说爱邵先生的才,也爱他的财。如果他不慷慨解囊,九莉就始终放不开手脚,原因很简单,你连个身外之物都不舍得,我如何舍得把终身托付与你?

女人一双眼睛盯着男人的钱包,是偷偷观察她在他眼里到底值几个钱,这是女人卑微的心态,与生俱来,没办法。

男的不给钱,女的就是倒贴、犯贱,哪怕夫妻,也谈不上一家亲,一句话,还是钱亲,没有金钱关系,那个肉体关系不是滋味。

(二)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上海一位“马脸獠牙”文人在新民晚报发表文章,对客居美国的老朋友张爱玲表示深情怀念,并希望她返回祖国,但爱玲压根儿鄙视他,他算是自作多情。

爱玲一生没有国家和民族意识,太自私了,她只爱一地一人,一地是她生长的上海,一人是大汉奸胡兰成,但解放初期她经香港出走海外后就没想过要返国,至于胡兰成,千刀万剐的,实在伤透了她的心,她宁可老死没有牵挂和是非的他邦异乡。

然而,爱玲在封笔之作《小团圆》中着墨最多的还是老不死的胡兰成,明明是一个生离死别的结局,她偏偏看作“小团圆”,她从爱上胡兰成之始便知他们相爱不得善终,那么在小说中团聚如何?我想,这是爱玲的潜意识流露,你可千万不要点破她,否则死要面子的她会换掉这个好书名。

爱玲的小说从来一稿成,少有修饰,唯独这部《小团圆》改来改去,总是不满意,乃至临死前留下遗言烧掉书稿。我看完之后也觉得不好,开头乱七八糟,全书结构松散,语言粗糙,若非有史料价值,谁要出版这种破小说?

《小团圆》终究以其真诚赢得了我的喜欢,爱玲既是一个自私之人,她就大胆表现自己的自私。“商女不知亡国恨”,她,一个煎熬在爱恨之中的弱女子,数度想从高高的楼顶上跳下自杀,会像其他热血青年一样去爱国吗?她恨不得抗战不要胜利才好,这样胡兰成也不会亡命天涯,沾花惹草,她和兰成是前世的因缘。

这时有一个无耻的文人趁虚而入,他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马脸獠牙,此人为中共地下工作者,妻妾数人,曾经被胡兰成从日本宪兵队手里救出,却忘恩负义,屡屡离间张、胡,因为他也打起了张爱玲的坏主意,有一次在电车上竟当面耍流氓,用两个膝盖夹住爱玲双腿,他认为汉奸之妻,人人可欺。

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爱情是盲目的,不可救药的,爱玲就是爱那个大才子汉奸,他走后她百无聊赖也与其他英俊小生同居过,但心心念念还是老丑胡兰成。这是被鬼捉住了,于是爱玲一生的爱呀,恨啊,全在胡兰成一人身上,临终前到底绝望,嘱咐一把火烧掉《小团圆》,灰飞烟灭。

我为张爱玲感到悲哀,女子无才便是德,谁叫你看上一个“可憎才”啊!

2013-5-11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周兆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洗炼的文笔,严谨的文风,这当是解读和评论的精神。
兆燎的文字在原作基础上作了更深层的解读,让人在叹婉的同时,不由得为民国第一才女所倾倒…… 
《小团圆》中,张爱玲回忆了一个真实得近乎苛刻的自己。这样的书写对读者来说是新鲜,对作者来说,却不是惟一的尝试。
坦白说,这是静月所偏爱的“赏析”方式,静月总是以为,作品本身的“好”,因文友深入的读,会更为深厚和贴己。

文章评论共[6]个
静月清荷-评论

问好兆燎。静月观摩并学习。at:2013年05月11日 上午10:40

周兆燎-回复多谢编辑赏识拙作,不胜荣幸。 at:2013年05月11日 上午11:59

静月清荷-评论

问好兆燎。静月观摩并学习。at:2013年05月11日 上午10:41

静月清荷-评论

编辑点评[静月清荷]点评:洗炼的文笔,严谨的文风,这当是解读和评论的精神。兆燎的文字在原作基础上作了更深层的解读,让人在叹婉的同时,不由得为民国第一才女所倾倒…… 《小团圆》中,张爱玲回忆了一个真实得近乎苛刻的自己。这样的书写对读者来说是新鲜,对作者来说,却不是惟一的尝试。坦白说,这是静月所偏爱的“赏析”方式,静月总是以为,作品本身的“好”,因文友深入的读,会更为深厚和贴己。at:2013年05月11日 上午10:41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深度的解析溶于自然流畅的笔法中,大赏,张爱玲的一生皆在此文了。at:2013年05月11日 中午12:07

穷凶极恶-评论

我不觉得张爱玲有作者说得这样悲哀。站在爱情的角度来看,张爱玲是伟大的,至少她真的爱过。假如把张爱玲和杜拉丝放一起来欣赏,你会觉得她的伟大足以超出所谓的阶级和国度。每个人的意识不一样,思维方式的不一样,所以价值观也不一样。不过可惜的是张爱玲晚年的才思退却了,或许她就印证了杜拉丝的那句格言。我从未写过,只是自以为写过;我从未爱过,只是自以为爱过;我什么都未曾做过,只是在紧闭的门前等待。at:2013年05月11日 晚上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