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本打交道也有好几年了,虽然不比张爱玲两三岁就可以在一些前朝遗老前摇头晃脑地背古诗词,也不比三毛初中期间就读完了市面上所有的中外名著,但自我认为随喜过的书本也不会少,尤其在中国这个阅读量持续下降的国度里。
于我而言,读书就是在最热闹的红尘中做着最孤独的事,而且乐此不疲。也有名人说过,读书就是与高尚的人对话。有些人认为读书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既不能当钱花,又不能当饭吃,因此对之嗤之以鼻。实际上,读书的作用非常大,它可以洗礼一个人的精神和升华一个人的灵魂,使人产生质的蜕变,使一个人充满气质。要不然,古人也不会留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遗训。
中国作为传承至今的文明古国,沉淀了先人无数的思想与经验,给后人留了一笔珍贵的宝藏。经史子集,医药卜术,浩如烟海。即使穷尽一个人的一生恐怕也难以将某一种钻研透,更遑论全部。不过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们不必每一种都要过目,稍稍捡些喜欢的就读,让先人的精神能够传承下去就行。以前有陆游恨不得化身千万赏梅花,而今我也希望有无数分身一起读书。若此生不够,再加来来世,够吗?
记忆中看的第一部小说似乎是古典名著【镜花缘】。那是一本破得不成样子的旧书,失去了封面,只有上卷,半白半文言,也难为自己读完了。或许就成那时开始,我对书的迷恋一发而不可收。
可曾感受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名白衣青年吟着【诗经】走过秋水湖畔的诗意惆怅;可曾听过“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被弃女子独守尊严时的浅唱低吟;可曾见识过“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偏舟醉酒的风月情怀;可曾误解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痴情女子坚贞的等待—书中有世间百态,有酸甜苦辣,那是一场场真实生活的缩影,令人为之欢喜,叹息,如痴如醉。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平凡的世界】无疑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路遥以如椽的手笔向我们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十年风雨历程,同时爱情故事也写得十分感人。当我读到孙少安的没有结果的爱情时,我深感失落,叹息连连。可读到孙少平的爱情时,我几乎要流泪了,久久不能释怀。当我沉下心细想后,却觉得非这样不可。他们是毕竟两个世界的人,注定了有缘无份,只好用田晓霞的因公牺牲来祭奠这一份真挚的情感,给读者一份菲薄的安慰。
说到读书,就不能不提【红楼梦】。四大名著,我看的第一本是【水浒传】,接着是【三国演义】,最后是【红楼梦】,【西游记】只看过电视。【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无法逾越的高峰,不然也不会有“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美誉。自初中接触后,我对她的喜爱与日俱增。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书,读的次数越多越有趣味,就像美酒,时间越长越香醇,令人回味无穷。我迷恋双玉之间的淡淡恋情,那种温情不浓不烈,却渗入了骨髓中,隽永深刻,再难忘怀。我也喜欢书中的诗词,时常吟诵,自得其乐。我不想去了解它体现的真实历史,原谅我的鄙薄,我只是单纯的喜欢着这样一部作品,无关其他。
我不晓得这个喧嚣的社会中还有多少人肯花一些时间读书,于浮世中获得心灵的片刻宁静。只是我们再也看不到古人晒书的美好场景,也享受不到红袖添香的脉脉深情了,也体验不到三更有梦书当枕的洒脱疏狂了。这是属于古时的风雅与韵致,是一种梦,不可能出现在如今的生活中。如果强行模仿的话,只能是东施效颦邯郸学艺,徒染使人笑话罢了。就像报道中所说,某个学校要求学生穿古装诵【论语】,却被批评为哗众取宠。有些美只能留在过去,有些美只能怀念。无法复制,无法重现。
如果我死了,就给我燃几册书吧。让我魂魄跟着残灰逆时光而上,去体验那唐风宋雨,体验那古时的风情。
-全文完-
▷ 进入荒唐主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